学术投稿

彩超技术对诊断早发性乳腺癌的应用分析

徐铅

关键词:彩超技术, 早发性乳腺癌, 诊断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彩超技术对诊断早发性乳腺癌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合术后病理诊断,将患者分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为早期乳腺癌患者(n=26例),B组为良性肿块患者(n=26例),C组是非早期乳腺癌患者(n=8例).通过彩超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比患者特异度和灵敏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并且对三组患者超声图表象进行对比.结果 A组、C组患者特异度和灵敏度、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C组的表现均为边缘不规整,形态不规则B组26例患者当中,形态不规则患者为15例,所占比例为57.69%,有1例为边缘不规整,占据比例为3.85%,2例变现为微小钙化,占据比例为7.69%.结论 彩超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正确诊断率.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蒙药吉祥安坤丸(马力吉-18)对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蒙药吉祥丸(马力吉-18)对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卵巢早衰的患者74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实验组行蒙药吉祥丸治疗.对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月经复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蒙药吉祥丸(马力吉-18)治疗卵巢早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萍;包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妇科体检中实施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妇科体检中实施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科体检中实施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CT阳性结合高危型HPV检出阳性的85例患者,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含义(ASC-US)呈阳性65例9(76.47%),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呈阳性6例,占比为(7.0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呈阳性6例(7.06%);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呈阳性5例(5.88%);非典型腺细胞(AGUS)呈阳性3例(3.53%);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呈阳性1例(1.18%).其中经病理学检测CINⅠ型24例,占比28.24%;CINⅡ型24例,占比28.24%;CINⅢ型37例,占比43.52%.病理学检测确诊87例;TCT单独检测结果呈阳性共51例(10.2%),阳性符合33例(64.7%);高危型HPV单独检测结果呈阳性共188例,阳性符合54例(28.7%)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结果呈阳性共85例,阳性符合率为97.9%.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结果与TCT、高危型HPV单独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明显,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体检中实施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符合率,对于及时发现并积极干预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效果和意义.

    作者:梁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体位干预的护理探索分析

    目的 探讨对腰麻+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行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体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9例.常规组仅行500 mL复方平衡盐水+500 mL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研究组在短时间内与对照组输入同样液体的同时,给予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体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接受腰麻+硬膜外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及升压药的使用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研究组使用升压药几率1例(1.69%)显著低于常规组21例(35.59%),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腰麻+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患者给予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体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低血压综合征,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作者:王雯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B超及钼靶X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为乳腺疾病患者筛选有效的诊断方法 .方法以5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B超和钼靶X线诊断,将上述两项诊断结果 和病理结果相比较,择优选取.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在部分乳腺疾病的诊断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B超的诊断准确率高,辐射小,费用合理,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加以推广.

    作者:张金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护理要点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0月到我院就诊的96例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和实验组(优质护理干预),每组48例.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SAS评分、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较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高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宫颈炎三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类别慢性宫颈炎的适宜治疗方法 .方法将32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按照糜烂程度和类型分组,并对其采用相应药物治疗、微波治疗、联合治疗三种方法进行疗效的比较和研究.结果 三种治疗方法以联合治疗疗效佳,对慢性宫颈炎一次性有效率达99.1%,微波治疗次之,有效率为97.3%,药物治疗效果较差为83.5%.结论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各型慢性宫颈炎,具有疗效好,对患者副反应小,术后创面愈合快的特点和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郭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两种方式用于异位妊娠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

    目的 对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两种方式用于异位妊娠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3年期间至我院住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5例.均对患者进行例行的体质检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腹部超声检查,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腹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联用阴道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 以及手术治疗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诊断正确率(14.93.3%)相比于对照组(12.80%)高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能够有效准确的对患者的异位妊娠症状进行诊断,且使用这种联合的检查方式能够大大降低患者临床诊断中出现的误诊以及漏诊等现象,应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多加推广.

    作者:邵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效果

    目的 观察精细化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40例NICU新生儿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施行常规护理与精细化护理,比较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促使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推广和实施.

    作者:吴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控制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体重控制干预对其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三餐前胰岛素注射进行血糖控制,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体重控制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则只进行常规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前后的FBG(空腹血糖)与2 hPG(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体重增加量.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感染、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污染),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比较两组新生儿情况(包括: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3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重增加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的感染、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污染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体重控制能够非常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作者:黄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彩超技术对诊断早发性乳腺癌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彩超技术对诊断早发性乳腺癌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合术后病理诊断,将患者分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为早期乳腺癌患者(n=26例),B组为良性肿块患者(n=26例),C组是非早期乳腺癌患者(n=8例).通过彩超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比患者特异度和灵敏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并且对三组患者超声图表象进行对比.结果 A组、C组患者特异度和灵敏度、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C组的表现均为边缘不规整,形态不规则B组26例患者当中,形态不规则患者为15例,所占比例为57.69%,有1例为边缘不规整,占据比例为3.85%,2例变现为微小钙化,占据比例为7.69%.结论 彩超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徐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达因-35和二甲双胍预处理对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产生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和达因-35预处理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促排卵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妇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PCOS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达因-35预处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比较两组促排卵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排卵率、妊娠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H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FSH水平无明显变化,LH/FSH比值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预处理肥胖型PCOS患者促排卵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人工流产致继发不孕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致不孕症的原因及对策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继发不孕症患者32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孕症的原因并分析对策.结果 245例曾接受过人工流产手术或药物流产清宫术,占75.2%,另外81例或者自然分娩后放置节育环避孕,再次取环后即不孕,或者患宫外孕行单侧输卵管切除或保守治疗后不孕,占24.8%.我院从2012年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PCA)以来,建立健全了完整的术后随访制度,随访率达到90%左右,在所有随访的病例中,目前尚未发现继发不孕症患者,今后有待继续观察.结论 人工流产是继发不孕症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妇产科医务工作者要加强妇女保健知识宣传,杜绝或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从而达到减少继发不孕症的目的.

    作者:张德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回顾这5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手术结果 ,测定并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患者在月经周期第3天时的血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5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0.2±13.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9.6±17.9)ml,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2±2.4)h,术后均无发生感染、皮下气肿、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两组患者的血E2和P水平较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FSH和LH水平较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操作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虽不能完全避免手术对卵巢组织的损伤,但目前腹腔镜手术已是妇科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术式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8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挂线造口术对于前庭大腺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5年06月至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8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均为单侧囊肿,年龄21~53岁(30.2±3.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挂线造口术治疗.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以及术后恢复情况;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中及术后疼痛感均较轻微,术后即可恢复日常活动.随访1年,未有复发病例,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挂线造口术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较好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董美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过程中,常见的临床应用诊断手段就是借助CT和B超两种手段,本文通过对CT和B超两种诊断手段的对比分析以研究两种手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关于两种诊断手段的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数据分析以及比较的方式来对此进行研究.数据调查的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为期三年;调查对象为我院近三年收治的妇科盆腔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这200例患者有16例子宫内膜癌,11例卵巢癌,62例卵巢良性肿瘤,34例子宫颈癌,68例子宫肌瘤以及9例子宫肉瘤;调查内容为各个病例中盆腔肿瘤患者采用CT、B超及手术后病理证实,借此分析和对比CT和B超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的价值.结果 本次数据搜集分析主要集中于B超和CT在妇科盆腔肿瘤中的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子宫肉瘤、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等六项病症的诊断符合率的分析,其中B超对此六项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25%、88.21%、89.16%、50.12%、96.17%、80.00%;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68%、76.23%、83.11%、50.05%、92.86%、62.14%.由此数据,在各项病症中术后病理与两种手段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可见B超的诊断符合率略高于CT,符合统计学差异,具有研究的意义.结论 在妇科盆腔肿瘤疾病诊断过程中,B超和CT作为两种常见的检查手段,B超相较于CT不仅在诊断符合率上B超的略高于CT,而且B超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无创等优点,可见B超是检查盆腔肿瘤佳的首选方法.

    作者:何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对于妊高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治疗的88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纯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情况较之于对照组要更接近于正常水平;此外,观察组母婴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母婴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13.64%.进行比较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式相较于单纯给药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更明显,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降低,由此可见,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健康状况改善的作用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健康状况改善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76例,38例为对照组,38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为综合护理,就情绪变化、满意程度、生活质量及体重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焦虑水平及体重指数均有所改善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从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满意率(92.11%)显著大于对照组(68.42%);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 患者不良情绪的好转、体重指数的降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有赖于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董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剔除术和开腹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方法 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开腹组实施开腹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剔除术是一项优质高效的手术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可实现小创伤、少并发症、快速康复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欣;薛爱存;金琦;王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米司非酮,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减小、血红蛋白值提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止血效果好,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值等指标水平.

    作者:周莉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的意愿将于我院诊治并分娩的GDM患者52例分为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32例)和未接受系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20例).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与未采取及时干预方法的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显著降低,羊水过多和剖宫产发生率较低,胎儿窘迫发生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效干预措施对改善GDM患者生活质量和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