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玲
目的 了解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隆林各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当作观察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与观察组(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各5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方面要比对照组薄,且P<0.05;同时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要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刮宫术后服用米非司酮的疗效要比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优化,且对子宫内膜的增长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对此值得推广和完善.
作者:何彩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预处理对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诱发排卵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胰岛素抵抗型PCOS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低热量饮食和规律耗能锻炼).第1组采用单药达英-35进行预处理.第2组采用单药二甲双胍进行预处理.第3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进行预处理.结果 治疗后第3组性激素指标水平及HOMA-IR和HOMA-β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第1组和第2组(P<0.05).第1组、第2组、第3组诱发排卵率分别为56.7%、46.7%和83.3%,第3组诱发排卵率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对胰岛素抵抗型PCOS患者进行预处理,可以缩短预处理的时间,诱发排卵成功率高.
作者:李翠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病患80例,依据患者手术适应症及患者个人治疗意愿,即终手术方式差异性分组研究,其中腹腔镜组40例,开腹组40例,对比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数据方差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在切口疼痛、盆腔粘连、症状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更具优势,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提高恢复质量,清晰的术野减少病灶残留及后期复发风险,疗效得到患者认可.
作者:李卫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取我院一年内收治的6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给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血糖指标与HbAlc指标均有所下降,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FBG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治疗中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治疗期间安全性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王文娜;孙杉;马海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碘海醇联合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实施碘海醇联合HIFU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以生理盐水代替碘海醇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辐照时间为(598.45±120.82)s,总辐照能量(228792.61±54793.23)J,明显小于对照组所需要的时间与能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能效因子为(16.08±3.04)J/mm3,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经B超介导的肌瘤穿刺注射都一次成功,实验组发生2例下腹部的轻微胀痛,对照组发生6例,没有出现其他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碘海醇联合HIFU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得到应用.
作者:黄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选择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9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护理前,但是对照组的掌握程度(5.36±0.29)分较观察组(8.1±0.31)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予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可以提高其避孕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其生殖的健康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禚召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观察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护理配合及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10月期间收治的48例卵巢囊肿患者为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治疗,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患者手术各项指标,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全面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左爱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研究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预防以及诊疗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从2016年2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妇科诊治疾病患者88例,随机将选取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妇科疾病保健预防措施与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患者对妇科疾病的临床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对妇科疾病的临床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健康教育的临床干预模式对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对提高我国广大女性的预防保健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加强孕期监护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3月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电脑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0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检测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检测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孕期监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对比患者自然分娩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对比母体并发症与围产儿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加强孕期监护,可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崔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受体结合型肿瘤抗原(RCAS1的表达在SiSo细胞)是一种人类肿瘤相关抗原,可以帮助肿瘤逃避免疫监视从而使肿瘤细胞得以生存.本研究旨在评估RCAS1人类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我院甲状腺标本6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27例为甲状腺癌组织和对照组34例为甲状腺良性增生组织,并采取免疫组化SP法进行测定RCAS1蛋白表达情况.观察RCAS1蛋白良性和恶性病变患者和相关类型的甲状腺组织病理学表达.结果 临床上RCAS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因素并无太大关联,与肿瘤良恶性有关.结论 检测RCAS1蛋白表达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用于临床诊断良性、恶性甲状腺肿瘤筛查、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意义.
作者:刘婷;李晶;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清扫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7月~2016年底宫劲癌清扫术后3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经治疗3例病人治愈.结论 宫颈癌清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机率较高,加强宫劲癌清扫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有利于病人的预后,提高对宫劲癌清扫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减少发生率.
作者:杭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实施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对其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组研究的对象,根据术后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平均分组走甲组、乙组,每组90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实施全程关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均通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甲组90例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是80.0%;乙组90例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是9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实施全程关护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其患肢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剖宫产是一种临床在临床比较常见的外科手术,主要是利用手术切开母亲腹部和子宫的方式将胎儿娩出,已经成为处理难产和高危妊娠的主要医学手段.虽然剖宫产手术在临床的应用比较成熟,但是术后仍可造成疼痛的症状,对产妇的机体造成影响,不利于产妇的恢复.本次将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护理对策进行综述,以期改善剖宫产术后的疼痛情况,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
作者:许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2月~2017年0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开展常规护理的为常规组,开展优质护理措施的为实验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马志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中药周期疗法联合激素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站2016年1月至11月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3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周期疗法联合激素治疗的方案,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单纯的激素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联合激素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奇芬;钟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替勃龙片联合替硝唑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55例阴道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观察组给予替勃龙片联合替硝唑.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15%较对照组的76.62%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替勃龙片联合替硝唑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经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效果及对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诺和锐治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及C肽分泌、β细胞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IS)的水平.结果 经诺和锐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FBG、2hPBG、HbA1C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及C肽分泌、β细胞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均有所升高,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诺和锐治疗,可改善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海梅;王文娜;孙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出14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行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宿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盆腔结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女性盆腔结核患者120例临床表现:腹胀腹痛34例,月经失调4例,盆腔积液50例.原发性不孕有80例,继发性不孕有20例.宫颈II度糜烂有24例,接触性出血有10例.有19例患者可触及盆腔包块,存在不同程度压痛.经治疗1~1.5年,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短半年,长5年,120例女性盆腔结核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出现结核复发的情况,且无出现明显并发症,自然怀孕有4例,流产有4例,宫外孕3例,辅助生育8例.结论 女性盆腔结核患者诊断和鉴别难度大,需依靠多种辅助检查、诊断方法、临床综合分析等进行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治疗上需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以抗结核常规治疗为主,个体化治疗为辅的方法,以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凌凤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分娩,而实验组产妇给予无痛分娩,然后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镇痛效果(98.33%)、阴道分娩率(90.0%)高于对照组的(90.0%)、(70.0%),同时实验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6.24±1.21)h、剖宫产率(10.0%)低于对照组(9.86±1.65)h、(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无痛分娩技术引入到临床产科之中,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妇的分娩疼痛感,促进产程进展,避免出现宫缩乏力现象,确保母婴的安全.
作者:郝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