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何磊

关键词:内分泌失调, 不孕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到院就诊的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单纯西医疗法,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大多数女性肿瘤患者因为早期病变较为隐蔽,并且还缺少有效的筛查方式等原因,而发展成为中晚期,促使女性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受到较为显著的影响.单一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都较低,不利于肿瘤筛查和诊断,为此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技术也就受到了较多关注,而本文也是就女性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娜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造成卵巢早衰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造成卵巢早衰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治疗的卵巢早衰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75例.A组给予黄体酮和结合雌激素片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补肾调经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卵巢早衰患者给予中医补充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还能提高卵巢早衰的治疗效果,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可为临床治疗卵巢早衰提供临床经验.

    作者:程晓彩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的96例宫外孕患者应用掷骰子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及单纯的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症状反应判别治疗效果并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所用时长、阴道出血时长、患者腹部疼痛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部胀痛等不良反应的概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相联合对宫外孕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能够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减少患者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秦小军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雌三醇软膏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雌三醇软膏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6月到门诊要求取环的已绝经妇女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取环前一周开始阴道局部用雌三醇软膏,每晚1次加术前2小时米索前列醇200 ug阴道穹隆上药;B组仅术前2小时米索列醇200 ug阴道穹隆上药;C组取环前一周开始阴道局部用雌三醇软膏,每晚1次.结果 三组中A组宫颈软化效果100%,B组83.33%、C组66.67%;A组和C组的阴道充血减轻,粘液增多,阴道弹性改善较B组好;取环术中各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取环顺利.三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雌三醇软膏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于绝经后取环困难的妇女简单、易行、安全,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拜如霞;陈桂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导乐配合血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新生儿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导乐配合血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个案204例,按入院次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按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常规产程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导乐及血糖管理.结果 实验组孕妇高血糖例数明显减少、实验组新生儿出生0.5h、2h血糖稳定,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导乐与血糖管理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稳定,对控制理想的新生儿血糖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海燕;王桂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二孩孕妇孕产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二孩孕妇的孕产期健康教育需求现状,并对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月在我院建档的二胎孕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第一次妊娠时参加孕妇学校情况、孕产期健康教育课程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二孩孕妇中高龄孕妇比例高达26.25%,两次妊娠间隔时间较长,间隔5~10年的占45.00%,超过10年的占13.75%,且80.62%的二孩孕妇第一次妊娠期间未参加过孕妇学校;二孩孕妇对调查的11项孕产期健康教育课程平均需求率不高,为40.19%,其中,产后康复(72.50%)和二孩妈妈孕产期保健(58.75%)两项课程需求突出,排前两位.结论 二孩孕妇妊娠风险高,其孕产期健康教育需求特点突出,但主动学习意愿不强,应重视该人群的风险知识宣教,改革创新孕妇学校课程内容及授课形式,满足二胎孕妇人群健康教育需求的同时,提高其参与积极性.

    作者:张俊清;王巧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医汤剂及护理对晚期卵巢癌患者临床疗效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汤剂及护理对晚期卵巢癌患者临床疗效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住院行放化疗及手术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抽取122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对症护理组)对照组和(中医汤剂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组)观察组,例数均为6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6、IL-10以及TNF-α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IL-6、IL-10以及TNF-α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数据无差异(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IL-6、IL-10以及TNF-α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在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53例/86.88%、58例/95.08%,优于对照组的42例/68.85%、50例/81.96%,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给予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医汤剂及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对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马洁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超声普查乳腺结节与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超生普查乳腺结节与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实施乳腺结节及甲状腺结节超声普查的受检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普查结果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未检出乳腺结节)与实验组40例(检出乳腺结节),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乳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发病率为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2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伴随患者年龄的增长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越高,随着超声分级的增加,乳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不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结节患者发生甲状腺结节的概率较高,且乳腺结节患者不同年龄、超声分级的分布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情况均不一致,说明乳腺结节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及发生存在较强的联系.

    作者:吴俊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对哺乳期乳腺囊肿切开术患者临床疗效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对哺乳期乳腺囊肿切开术患者临床疗效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住院行超声穿刺治疗的哺乳期乳腺囊肿患者,随机抽取133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症治疗护理组)对照组和(上述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治疗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6、APN、TNF-α等炎症因子进行比较,同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IL-6、APN、TNF-α等炎症因子两组患者数据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IL-6、APN、TNF-α等炎症因子以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给予行超声穿刺治疗的哺乳期乳腺囊肿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辅以相应的口服中药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APN、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提高了患者的疗效,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温晓琼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与生化五联对阴道疾病的诊断效果

    目的 探究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与生化五联对阴道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阴道疾病诊断患者,均接受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以及阴道炎五联检,分析其检查的结果.结果 生化五联检查,其假丝酵母菌、滴虫、清洁度几率与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联合检查的假丝酵母菌、滴虫、清洁度几率均明显高于单独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及单独生化五联检查(P<0.05).生化五联检查的真菌性阴道炎检出率明显高于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P<0.05),生化五联检查与联合相比,其真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疾病诊断患者在疾病检查中应用阴道分泌物常检查以及生化五联,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将两者联合诊断,则可将诊断的价值提高.

    作者:张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手术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病例,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图像诊断,比较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符合率及不同切口处肌层厚度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96.20%)较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87.34%)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肌层>2 mm时,三维联合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97.56%)较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80.49%)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前壁下端切口处肌层<2mm时,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与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相同.结论 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诊断价值高,尤其在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肌层厚度>2mm时更具有优势.

    作者:陈澄;肖春梅;冉素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为切口感染经过干预组,对照组为缺口感染未经过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通过护理后,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的分析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术后切口感染率不断降低,适合临床上的推广.

    作者:范玉洁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针对乳腺钼靶BI-RADS分级进行个体化宣教的评价

    目的 探讨针对乳腺钼靶BI-RADS分级进行乳腺患者个体化宣教的意义.方法 护士随机选择行钼靶检查的患者10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根据钼靶结果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然后和对照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乳腺癌早期筛查信念量表结果普遍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乳腺BI-RADS分级针对不同级别的乳腺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提高患者对自身乳腺的认知.

    作者:刘娜;王建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糖浓度、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更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更能有效降低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丽卿;许晓娜;李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心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心理干预是目前一种较为主流的治疗方式,尤其对于产妇生产之后的抑郁症有着较为重要的效果.近些年来,心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在临床上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从孕期、产时与产后三个方面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包括着形成良好医患关系,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引导等等,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对产妇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杭海峰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胎盘早剥的发病因素及早期防范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因素及早期防范.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6月我院9例胎盘早剥孕妇,回顾性分析孕妇胎盘早剥的发病因素及观察干预后新生儿窒息率、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结果 胎盘早剥发病因素发病因素中,妊娠高血压占33.3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占1.11%,胎儿生长受限占11.11%,宫腔内压力骤减占22.22%,脐带、胎盘异常等因素占22.22%.干预后,9例胎盘早剥孕妇自然分娩率22.22%,剖宫产率77.78%,新生儿窒息率22.22%;均未出现死亡例数.结论 胎盘早剥对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预防该病关键在于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而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前需掌握疾病发病因素及诱发因素,继而起到避免诱发因素影响的作用.

    作者:徐寒凝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阴道分泌物的检验结果分析

    本文主要是就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主要是就我院妇科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以此来探究引导分泌物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够更好地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患者防病意识,减少不必要的病痛.

    作者:吕洪芹;林春艳;王晓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比较采取腹腔镜式、开腹式两种术式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抽签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在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预后指标.结果 (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6个月,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为86.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6.7%(x2=5.253,P=0.022),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好、恢复快、安全性高、预后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预防对策

    目的 探究分析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预防对策.方法 择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都昌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行腹部手术者74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处理)与B组(针对性处理)2组,每组37例,对比组间切口感染率,评价效果.结果 A组中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率为10.81%,B组针对腹部切口感染预防措施,施行多角度的感染预防,感染率为0%,经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预防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注重感染控制,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王勤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疤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对剖宫产疤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阴道超声对93例诊断为疤痕妊娠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3例诊断为疤痕妊娠病例中,孕囊型78例,包块型9例,误诊5例,诊断正确率93.5%.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疤痕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斌;沈洁;唐静;冉素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