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娟
目的 分析对宫外孕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80例宫外孕患者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联合组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联合组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总有效率、2年内宫内妊娠率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血清β-HCG迅速恢复正常水平,提高了宫内妊娠率.
作者:马艳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对这些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及连台手术和心理状况对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知,对于不同的手术方式,其在非手术时间和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对比差异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需要在术前开展心理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培训,帮助患者提高手术室护理效果.
作者:董亚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讨论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86例,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患者,常规组使用拉贝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组以常规组为基础使用硫酸镁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血压变化、24小时尿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都有所缓解,但是治疗组优于常规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24h尿蛋白量均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率较好,解除全身小动脉痉挛从而能够降低患者血压,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伶俐;彭凌湘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应用在妇产科患者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88例妇产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进行分组,纳入对照组的44例患者服用丹锦片,纳入研究组的44例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片,对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临床痊愈率更高的是研究组,患者细菌清除率高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的也是研究组,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应用在妇产科患者的感染治疗中对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有利,应用安全、可靠,更具有应用于妇产科感染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李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用药不同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人数均为随机选择的30例,A组应用阿那曲唑,B组应用非米司酮,C组应用依西美坦,D组应用来曲唑,分析对比四组的治疗效果、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有效率为70%明显低于其他三组,B组的治疗效果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有效率为90%、C组有效率为90%、D组有效率为93%,A组、C组、D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的不良反应占比为26.7%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不良反应占比6.7%、C组不良反应占比10%、D组不良反应占比13.3%,A组、C组、D组出现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米非司酮不作为首选用药.
作者:范淑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入的80例产妇,按照产妇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产妇.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风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娩结果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对照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29例自然分娩,11例剖宫产,对照组21例自然分娩,19例剖宫产,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身体因素和心理因素、胎儿因素、分娩异常因素、产后护理不当等因素都会引发产科护理风险事件,可通过风险护理干预来确保产妇安全.
作者:王华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操作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的6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0,1)分布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依据情况定于瘢痕组织下方开刀,实验组产妇手术位置在瘢痕组织上方.对比两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差异.结果 实验组产妇平均手术时间39.4±13.3min,短于对照组的50.1±12.7min;实验组出血量243.2±25.4ml,少于对照组的352.7±24.9ml,差异显著(P<0.05).结论 合理确定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切口位置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方面有着突出意义,通常将切口选在瘢痕下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杨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针对产科出血性休克疾病的临床致病原因进行统计,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这些患者的临床出血性休克原因进行统计,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快速治疗,消除患者的出血性休克疾病的发生几率.结果 采用全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人数为1例,次全子宫切除的患者人数为1例,还有4例患者采用的是介入治疗方法.结论 对于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情况,出现问题之后能够积极寻找造成患者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对患者开展临床抢救治疗,这是当前降低产妇死亡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王婧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妊娠期妇女应用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对我院产科门诊760例妊娠妇女产前检查时进行宫颈病变筛查,采用TCT检查,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 为确诊标准.对细胞学异常的孕妇孕期和产后随访.结果760例妊娠妇女中,宫颈感染性疾病发生率6.1%(50/760),TCT检查细胞异常的发生率1.2%~9/760.结论 产前检查是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良好时机,应用TCT、阴道镜检查再加上必要情况下实施的宫颈活检,这些措施是孕妇在怀孕期间进行宫颈病变检查的很好的措施,如果检查结果为细胞学不正常,要首先排除是浸润癌,然后在孕期先不做任何治疗,但是要实施严密的监测,在孕妇产后再进行治疗.
作者:吴海霞;钱乐英;赵晶;韩晓萌;温永秀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宫颈息肉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宫颈息肉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宫颈息肉切除效果;手术耗时、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息肉切除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出血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息肉患者行宫腔镜手术疗效肯定,息肉切除彻底,耗时短,出血少,并发症少.
作者:吐尔逊古丽·海木都拉;阿米娜;陆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米索前列醇对于胎膜早破宫颈不成熟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胎膜早破宫颈不成熟的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和静滴催产素,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然分娩人数为53(88.33%)例,对照组患者自然分娩人数为42(70.00%)例,且实验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胎膜早破宫颈不成的患者使用米索前列醇,能够提高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并缩短产妇的产程,有利于减少产妇的痛苦和提高胎儿的生存率,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许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应用地屈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11例,应用黄体酮治疗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地屈孕酮治疗的57例患者为研究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孕酮和β-HC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孕酮和β-HCG水平更高(P<0.01),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1),继续妊娠成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翠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治疗的5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怀疑存在厌氧菌感染的患者可给予甲硝唑,两组患者均药物治疗14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抗菌药物研究指导原则和细菌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25例患者中治愈2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5例患者中治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临床中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盆腔炎患者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朱莉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宫腔粘连(IUA)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量减少、痛经、闭经、不孕、反复性流产等,且不孕不育率高达43%.中重度宫腔粘连对女性正常生育造成直接影响,易出现流产、早产、反复种植失败等情况,持续妊娠后可引发多种产科并发症,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滞留、胎盘植入等,病情严重者甚至需切除子宫挽救生命.因此,对有生育要求及希望改善月经问题的女性患者而言,早期积极进行相应治疗及生育管理十分重要.
作者:周利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米索前列醇,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时、产后2h、产后3d出血量更少,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两组呼吸困难、发热、咽干、寒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缩宫素和卡孕栓联合使用对于产后出血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当中随机选择60例,在胎儿娩出之后即刻用药,组别分类根据用药方式进行,对照组(30例)的用药方式为缩宫素,观察组(30例)的用药方式为缩宫素结合卡孕栓,比较疗效.结果 在产后2h、2~24h出的出血量上,对照组显然多于观察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照组显然高于观察组,差异较为显著.结论 通过缩宫素联合卡孕栓对产后出血进行预防,可以将出血量有效控制在低水平上,疗效显著.
作者:朱芸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B超检查用于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88例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象,对其实施阴道B超、腹部B超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 作为标准,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阴道B超病灶情况影像显示效果优于腹部B超,阴道B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B超(P<0.05).结论 腹部、阴道B超检查应用于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均能取得较好效果,但阴道B超诊断可获得更加理想影像学显示,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肖晶;马立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和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80例患者做我诶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随机编码,选取前面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剩下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对本次研究中的两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的临场感染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通过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患者中出现的手术室感染仅为10.0%,远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27.5%,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性进行对比,其满足统计学意义,也就是P<0.05结论 在开展妇产科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临床发生术后感染的几率同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有较大关系,开展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
作者:段士华;王丽辉;陈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诊剖宫产、择期剖宫产对母婴的临床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2017.2~2018.2期间本院收治98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6例择期剖宫产作为研究组,42例急诊剖宫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膜内剖宫产术,分析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围术期母婴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分别为(61.36±8.49)min、(210.72±23.45)ml、(40.31±11.52)h,对照组分别为(50.94±7.62)min、(350.54±32.46)ml、(55.49±16.83)h;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t=23.765、t=5.2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6%,与对照组的19.05%相比明显更低(x2=8.745、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择期剖宫产较急诊剖宫产对母婴危害更低,临床上应尽可能通过择期剖宫产帮助产妇分娩,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肛门排气,同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改善母婴预后,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作者:钟金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优思明与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及对性激素、脂代谢、体重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8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优思明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达英-35治疗,比较患者的血总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脂代谢(总胆固醇T-CHO)指标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T、FSH、LH、T-CHO水平及体重均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而言,给予达英-35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在降低患者的性激素、脂代谢及控制体重方面,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卢理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