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镜引导下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应洁瑜

关键词:阴道镜引导下活检, 宫颈管搔刮, 组织病理学, 宫颈环切术, 子宫颈病变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镜引导下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300例阴道镜引导下活检作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7年9月325例阴道镜引导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阴道镜拟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病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114例,均进行宫颈环切术,比较两组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对照组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符合率85.67%,观察组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符合率75.69%;对照组80例阴道镜下活检CIN患者中,LEEP刀术后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者占47.5%(38/80),术后诊断减轻者占22.5%(18/80),术后诊断加重者占30%(24/80),观察组114例阴道镜下活检及颈管搔刮病理CIN患者中,LEEP刀术后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者占83.33%(95/114),术后诊断减轻者占13.16%(15/114),术后诊断加重者占3.50%(4/114).两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病理诊断,可提高子宫颈病变筛查的准确率,起到早治疗子宫颈癌前病变的作用,降低了低诊断和诊断过度情况,减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避免过度治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镜引导下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镜引导下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300例阴道镜引导下活检作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7年9月325例阴道镜引导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阴道镜拟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病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114例,均进行宫颈环切术,比较两组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对照组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符合率85.67%,观察组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符合率75.69%;对照组80例阴道镜下活检CIN患者中,LEEP刀术后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者占47.5%(38/80),术后诊断减轻者占22.5%(18/80),术后诊断加重者占30%(24/80),观察组114例阴道镜下活检及颈管搔刮病理CIN患者中,LEEP刀术后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者占83.33%(95/114),术后诊断减轻者占13.16%(15/114),术后诊断加重者占3.50%(4/114).两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病理诊断,可提高子宫颈病变筛查的准确率,起到早治疗子宫颈癌前病变的作用,降低了低诊断和诊断过度情况,减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避免过度治疗.

    作者:应洁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T及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及肌层受侵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CT及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及肌层受侵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01月01日~2016年01月01日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将术前CT及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评估CT及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及肌层受侵的价值.结果 100例子宫内膜癌中,无或浅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62例,深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38例.60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40例患者无淋巴结转移.CT鉴别无或浅肌层浸润和深肌层浸润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96%、72.73%、82%、48%及62.96%、76.92%、85%、50%;MRI鉴别无或浅肌层浸润和深基层浸润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44%、73.68%、85%、42%及59.18%、75.47%、87%、40%.CT及MRI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4%、100%、100%、95%及91.59%、97.85%、98%、91%.结论 CT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高,MRI预测肿瘤肌层浸润程度高,对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选择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

    目的 分析在人工流产以后宫腔粘连预防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手术的产妇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参照组单纯行常规流产手术,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配合宫腔内注射宫安康(透明质酸凝胶)3 mL.结果 研究组宫腔粘连发生情况明显要比参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流产以后宫腔粘连预防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能够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陈双凤;伊丽奇;那日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盆腔操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血清相关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慢性盆腔炎采取盆腔操联合奥硝唑治疗方法对患者血清相关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清相关免疫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0%较参照组患者的78.00%高(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采取盆腔操联合奥硝唑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曹淑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品质管理圈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于对照组.观察组95%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质管理圈活动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韩改英;徐龙花;邱鑫;宋彦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比较

    目的 研究与探讨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均较好,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以及治疗的彻底性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冯丽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孕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量化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抑郁和焦虑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其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整,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的因对自身症状进行改善和调整,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等.

    作者:高静;党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差异不显著,治疗之后研究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水平分别为(1.26±0.19)ng/mL和(4.57±0.65)ng/mL,比治疗前有效改善,并且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苏丽丽;李海莉;邢鲁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照组以阿卡波糖治疗,研究组以DD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均下降(P<0.05),而研究组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DDP-4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一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48例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一般护理干预方式,予以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化疗知识了解程度、PICC血流感染、满意程度、静脉炎、皮肤局部坏死等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临床护理成效明显,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采纳.

    作者:于小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析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其预防对策

    目的 对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针对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其通过法律意识、业务水平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质量,保证孕妇住院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得知其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以及服务意识淡薄导致其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忽视患者本身的安全,医院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结论 通过对当前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建立对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保证孕妇的生命安全等.

    作者:党进;高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少腹逐瘀汤配合桂枝茯苓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慢性盆腔炎应用少腹逐瘀汤配合桂枝茯苓汤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少腹逐瘀汤联合桂枝茯苓汤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8%、7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A、IgG、IgM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慢性盆腔炎应用少腹逐瘀汤联合桂枝茯苓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指标,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且总体疗效显著,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湿热淤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湿热淤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治疗1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6.00%、1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湿热淤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晨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产科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3月~10月作为对照组,将其2016年11月~2017年3月作为实验组,各8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强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率及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评估与护理干预是减少产妇发生危险的关键.强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干预、协助诊疗,尽量避免病情恶化;通过正向的护理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及提升满意度.

    作者:邓宝平;王桂英;骆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讨论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实验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糖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中使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可有效对血糖予以控制,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临床上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晓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临床诊治分析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GA)是宫颈腺癌的一种罕见亚型,与其他类型的宫颈腺癌相比,VGA发病相对年轻,以外生型为主,一般无卵巢、盆腔淋巴结的侵犯及远处转移,预后极优,许多专家指出了,应施以比照普遍的宫颈腺癌更为保守的一类治疗方式.因VGA的发病数少,关于诊治及预后尚存有争议,目前无确切、标准的治疗计划.对VGA施以治疗要凭借年龄、留存生育功能与否、肿瘤分型与患者回访情况而汇编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作者:刘洋;王芳;葛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自拟养精育胎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滑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养精育胎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滑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脾肾两虚型滑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中药自拟养精育胎方加减口服,分析先兆流产症状改善情况及保胎成功率.结果 68例患者中显效38例(55.9%),有效20例(32.4%),无效10例(14.7%),治疗总有效率85.3%(58/68).结论 采用自拟养精育胎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滑胎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春华;梁静雅;李尉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立哌唑对精神科药物所致的内分泌影响改善

    目的 探究阿立哌唑对精神科药物所致的内分泌激素催乳素升高的改善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因为精神药物所导致的内分泌激素催乳素升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患者持续应用对应的精神科药物,观察组则给予阿立哌唑展开治疗,治疗周期为三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给予治疗一个月后、两个月后及三个月后血清中催乳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催乳素含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催乳素含量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相反呈现明显的提高趋势(P<0.05).结论 对由精神科药物所致的内分泌激素催乳素升高症状患者应用阿立哌唑展开治疗,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血清催乳素升高症状并使其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作者:张云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止血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结果 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发现,实验组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感染与失血性休克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现象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剖宫产产后出血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妈富隆与妇康片治疗上环后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目的 对比研究妈富隆与妇康片治疗上环后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定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以来收治的72例上环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等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参照组妈富隆治疗,给予研究组妇康片治疗,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7.78%(28/36)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34/36)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累积出血量、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少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康片治疗上环后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其他指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兰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