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少腹逐瘀汤配合桂枝茯苓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研究

张海燕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少腹逐瘀汤, 血清, 桂枝茯苓汤
摘要:目的 对慢性盆腔炎应用少腹逐瘀汤配合桂枝茯苓汤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少腹逐瘀汤联合桂枝茯苓汤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8%、7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A、IgG、IgM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慢性盆腔炎应用少腹逐瘀汤联合桂枝茯苓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指标,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且总体疗效显著,方案推广意义大.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高龄二胎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高龄二胎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高龄二胎孕妇200例,按产前诊断次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产前诊断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焦虑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预后焦虑评分及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连续性、系统性的全面人性化护理向高龄二胎产前诊断孕妇提供保健知识及积极的心态,可以改善孕妇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欧水英;王桂英;温素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桂枝茯苓胶囊辅助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桂枝茯苓胶囊于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照随机数表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67例,给予3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33例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辅助治疗.对比二者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显著优于对照组69.7%,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辅助治疗卵巢囊肿可明显提高临床总体疗效.

    作者:邢树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少腹逐瘀汤配合桂枝茯苓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慢性盆腔炎应用少腹逐瘀汤配合桂枝茯苓汤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少腹逐瘀汤联合桂枝茯苓汤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8%、7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A、IgG、IgM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慢性盆腔炎应用少腹逐瘀汤联合桂枝茯苓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指标,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且总体疗效显著,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581例体检育龄妇女TCT筛查宫颈癌病变的流行病学的调查

    目的 探究育龄妇女TCT筛查宫颈癌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体检的育龄妇女58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TCT筛查,并对检出宫颈癌病变患者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581例育龄妇女中,265例(45.61%)TCT筛查结果显示宫颈病变阳性;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年龄41~49岁的育龄妇女发生宫颈病变阳性的机率高,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阳性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 宫颈癌病变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为改善育龄妇女的生存质量,应定期开展TCT筛查,尤其是对于年龄41~49岁的农村育龄妇女.

    作者:候卫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分析红藤败酱汤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红藤败酱汤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3.7~2016.3.6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将实施西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应用红藤败酱汤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红藤败酱汤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王彩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自拟养精育胎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滑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养精育胎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滑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脾肾两虚型滑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中药自拟养精育胎方加减口服,分析先兆流产症状改善情况及保胎成功率.结果 68例患者中显效38例(55.9%),有效20例(32.4%),无效10例(14.7%),治疗总有效率85.3%(58/68).结论 采用自拟养精育胎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滑胎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春华;梁静雅;李尉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差异不显著,治疗之后研究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水平分别为(1.26±0.19)ng/mL和(4.57±0.65)ng/mL,比治疗前有效改善,并且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苏丽丽;李海莉;邢鲁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佳乐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佳乐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绝经妇女,年龄46~65岁,绝经均为4~15年.取环前口服补佳乐1MG(1片)每日1次连服7天后行取环术,节育环均为宫内不锈钢单环.结果 40例绝经妇女均取环成功,随访观察半年均无子宫内膜增厚及阴道异常流血现象.结论 补佳乐用于绝经后妇女的取环术效果好,成功率高,且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对子宫损伤,疗效显著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时相比较,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疼痛、月经失调等症状,且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杨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立哌唑对精神科药物所致的内分泌影响改善

    目的 探究阿立哌唑对精神科药物所致的内分泌激素催乳素升高的改善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因为精神药物所导致的内分泌激素催乳素升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患者持续应用对应的精神科药物,观察组则给予阿立哌唑展开治疗,治疗周期为三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给予治疗一个月后、两个月后及三个月后血清中催乳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催乳素含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催乳素含量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相反呈现明显的提高趋势(P<0.05).结论 对由精神科药物所致的内分泌激素催乳素升高症状患者应用阿立哌唑展开治疗,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血清催乳素升高症状并使其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作者:张云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实施子宫前壁切除及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实施子宫前壁切除及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74例).所有患者按照回顾的方法(因为术前并不知晓植入程度)分为对照组(50例),与同期实施宫前壁切除及修补术的观察组(2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总失血量、住院时间、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子宫切除为10例(20.00%),显著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月经紊乱几率低于对照组(4.17%VS24.00%),P<0.05.结论 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实施子宫前壁切除及修补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不仅手术操作简便还可使患者子宫得到大保留.

    作者:宁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子痫前期孕妇采用解痉抗凝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子痫前期孕妇采用解痉抗凝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5年2月1日至2016年2月1日子痫前期孕妇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将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子痫前期孕妇新生儿死亡发生率2.4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88%、产后出血量、水肿消退情况、孕妇自觉症状消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子痫前期孕妇实施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邹路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清CA-125、CA-153、HCG在卵巢癌联合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血清CA-125、CA-153、HCG在卵巢癌联合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月7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卵巢癌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血液样本,分别检测血清CA-125、CA-153、HCG单独及三项联合阳性检查结果.结果 血清CA-125、CA-153、HCG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90.67%(68/75),显著高于单独血清CA-125的57.33%(43/75)、单独血清CA-153的22.67%(17/75)及HCG的30.67%(2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A-125、CA-153、HCG在卵巢癌联合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意义较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朱凯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雌激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血浆性激素T、LH、FSH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应用雌激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对血浆性激素T、LH、FS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研究,各36例.对照组采用雌激素补充治疗的方式,观察组采用雌激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性激素T各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性激素T、LH、FS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雌激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方式,能有效降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品质管理圈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于对照组.观察组95%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质管理圈活动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韩改英;徐龙花;邱鑫;宋彦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湿热淤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湿热淤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治疗1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6.00%、1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湿热淤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晨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脉血康胶囊在妇科领域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归纳脉血康胶囊在妇科领域中的部分适应症,并进一步探索其在妇科疾病中的治病机理.方法 分析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流产等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并通过典型病例分析脉血康胶囊的治疗效果.结果 脉血康胶囊治疗多种妇科疾病疗效显著.结论 脉血康胶囊在妇科领域中值得推广.

    作者:姚美玉;王斐繁;张灵娟;苏改娟;李柏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B超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6例,并对其施以X线与B超检查.综合分析本组患者两种检查的结果,并对其诊断准确率作出比较.结果 B超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0.36%,明显比X线组的96.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影像显示,低回声型23例,占总比例的41.07%;中等回声型13例,占总比例的23.21%;高回声型15例,占总比例的26.79%;混合回声型5例,占总比例的8.93%.结论 和X线技术相比,B超技术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更高,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误诊的概率.

    作者:杨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临床诊治分析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GA)是宫颈腺癌的一种罕见亚型,与其他类型的宫颈腺癌相比,VGA发病相对年轻,以外生型为主,一般无卵巢、盆腔淋巴结的侵犯及远处转移,预后极优,许多专家指出了,应施以比照普遍的宫颈腺癌更为保守的一类治疗方式.因VGA的发病数少,关于诊治及预后尚存有争议,目前无确切、标准的治疗计划.对VGA施以治疗要凭借年龄、留存生育功能与否、肿瘤分型与患者回访情况而汇编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作者:刘洋;王芳;葛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阴道镜引导下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镜引导下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300例阴道镜引导下活检作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7年9月325例阴道镜引导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阴道镜拟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病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114例,均进行宫颈环切术,比较两组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对照组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符合率85.67%,观察组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符合率75.69%;对照组80例阴道镜下活检CIN患者中,LEEP刀术后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者占47.5%(38/80),术后诊断减轻者占22.5%(18/80),术后诊断加重者占30%(24/80),观察组114例阴道镜下活检及颈管搔刮病理CIN患者中,LEEP刀术后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者占83.33%(95/114),术后诊断减轻者占13.16%(15/114),术后诊断加重者占3.50%(4/114).两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病理诊断,可提高子宫颈病变筛查的准确率,起到早治疗子宫颈癌前病变的作用,降低了低诊断和诊断过度情况,减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避免过度治疗.

    作者:应洁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