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张艳;李红文;惠蓉;张玉莲;仵晓荣
目的 探讨研究多种方法用于产妇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自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进入我院足月妊娠产妇120例,并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和C组40例;A组使用双球囊促宫颈成熟法;B组使用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法;C组使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法.结果 三组促宫颈成熟结局效果各有优势,A组剖宫率优于B、C两组(P<0.05).Bishop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率A组低于其它两组组.结论 通过自2018年1月~2018年6月进入我院治疗的120例患者治疗结果分析得出通过使用双球囊促宫颈成熟法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作者:高淑友;商瑞华;张静;刘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损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会阴裂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16.18%)明显低于对照组(58.62%)(P<0.05);观察组产后3 d伤口疼痛、会阴水肿发生率(8.62%、1.72%)明显低于对照组(29.31%、15.52%)(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的围产期护理要点及心得.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90例剖宫产患者,分对照组、综合组,对照组以常规基础护理为主,综合组应用围产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剖宫产患者满意程度;剖宫产期间依从性、剖宫产全程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心理量表评分;剖宫产手术引发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综合组剖宫产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剖宫产期间依从性、剖宫产全程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量表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组心理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剖宫产手术引发的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综合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和减轻不良心理.
作者:任爽;赵俊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对年轻患者而言,罹患癌症不仅使她们承担躯体的病痛,也带来了心理及社会家庭方面的问题[1].因此,年轻宫颈癌治疗后的生存质量问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性生活是女性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术后性功能的改变也大大降低了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了解及评价现阶段妇科临床医师对≤35岁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康复关注度情况,笔者通过邮件及书面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娩方式选择对初产妇与再生育产妇产后盆底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手法肌力测试标准,根据所有初产妇、再生育产妇的盆底肌肌肉收缩强度及持续时间评定盆底肌产后受损情况.分别比较观察初产妇、再生育产妇行剖宫产、阴道分娩后42天、3个月、6个月盆底肌受损情况.结果 对初产妇、再生育产妇测定结果显示,与阴道组相比,剖宫产组产后42天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的损伤情况均较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6个月的结果显示,阴道分娩、剖宫产后初产妇、再生育产妇Ⅰ类、Ⅱ类盆底肌纤维的康复状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对初产妇、再生育产妇的近期盆底肌有保护作用,但是妊娠对盆底肌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何种分娩方式,初产妇还是经产妇,远期盆底肌损伤效果无明显差异.分娩方式还是要综合把握各项剖宫产指征合理选择.
作者:胡丽英;赵卉荣;赵丽珠;刘爱花;赵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总结分析一例2型糖尿病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此患者的护理重点围手术期血糖的管理.护理难点:围手术期饮食管理,小结手术是一种应激源,指南中在应激与代谢稳定状态下,每千克体重每天所需30kcal的热量供给.结合该患者的实际体重,计算出每日需要1800Kcal热量.由于患者体重超重又是围手术期,因此制定患者个体化的饮食食谱,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更好的控制血糖,且在住院期间,该患者无任何不适主诉
作者:周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8-16周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 M对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行8-16周终止妊娠的82例健康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流产成功率(97.56%).结论 米非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8-16周妊娠的应用价值较高,属于易行、可靠、简便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对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利用抽样数表法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括患者50例,分别给予其保乳手术治疗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一般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美容效果的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均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术式,比较而言,保乳手术美容效果更好且能够进一步优化与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唐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血压是生命体征一项重要指标,在心功能正常情况下,常见造成继发性低血压原因是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容量扩增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抢救极低血压时,应快速扩充血容量以恢复重要组织器官正常灌注压,笔者曾遇到患者在极低血压时予以快速扩容后,患者症状没有好转,反而感到胸闷、呼吸困难,有一种濒死感.糖皮质激素是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对儿茶酚胺类升压药物具有很强增敏作用,能抗休克,在抢救席汉氏综合征急症的替代疗法时具有快速升压与改善症状的作用.
作者:杨昌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和对比安宫黄体酮和优思明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5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展开研究,随机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实验组给予优思明治疗,以止血有效率,止血控制时间,复发率和大出血率等四个评价指标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止血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止血有效率(80.00%);实验组止血控制时间为(3.54±1.12)d,显著低于对照组止血控制时间[(4.85±1.26)d];实验组复发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实验组大出血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结论 优思明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熊佳易;陈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就诊的81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常规护理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出现声音嘶哑、头痛、切口黏连、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率7.3%显著低于对照组37.5%,x2=5.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37例,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26例,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0.2%显著高于对照组65%,x2=7.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中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措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少,满意度高,为临床理想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史玲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门诊2018年1月~2018年9月接收的TAO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分层资料下的TAO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女性TA O患者外观评分显著低于男性;静止期TA O视功能评分及外观评分显著高于活动期;伴有复视、结膜充血或眼睑闭合不全的TAO患者视功能评分及外观评分均显著低于不伴有上述临床症状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活动期及伴有临床症状的TAO患者生活质量越差,临床护理上应加强生活安全指导、心理护理.
作者:温友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术式将早期乳腺癌患者176例分为保乳组(106例)与根治组(70例).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保乳组、根治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术后乳房外观的满意度.结果 保乳组与根治组术前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等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提高,保乳组各项评分均高于根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保乳组患者对术后乳房外观的满意度为99.1%(105/106),根治组患者对术后乳房外观的满意度为58.6%(4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早期诊断结果,在符合保乳术的手术指征前提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能大程度的保留乳房,符合现代女性对美的要求,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医患和谐关系的构造,有诸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令新;姜坤;张立芳;胡素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孕妇两种留置尿管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需要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成功插入导尿管后常规组导尿管气囊注入盐水10 mL,轻轻向外牵拉导尿管有阻力即可;观察组成功插入导尿管后往气囊注入盐水5 mL,轻轻牵拉导尿管有阻力再回送导尿管0.5~1 cm.结果 观察组孕妇尿道刺激征明显减轻.结论 采用观察组的方法留置导尿管,孕妇疼痛减轻,舒适度增加,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但冬玉;刘晓莹;李均齐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10~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米非司酮,观察组给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流产效果、胎儿排除时间、流产时出血量及流产后2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流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胎儿排除时间更短,流产时出血量及流产后2 h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临床效果好,出血量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唐烨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助产护理防止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60例待产产妇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面助产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采用助产护理的实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3%,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0.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助产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将新生儿生存质量提高,保证母婴安全,值得在医院推广采用.
作者:卓秀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阴道B超联合腹部B超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妇产科就医的宫外孕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以诊断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阴道B超组、腹部B超组以及联合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腹腔内不同大小包块的情况.结果 经过检查后,对比三组患者的宫外孕诊断准确率以及腹腔内不同大小包块的检出率,联合组明显优于阴道B超组与腹部B超组.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阴道B超组和腹部B超组相比,联合组的诊断准确率高,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更加详细,对于后续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上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宫颈炎应用左氧氟沙星结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任选120例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经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与16.67%,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应用于宫颈炎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子宫瘢痕妊娠终止妊娠中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56例子宫瘢痕妊娠终止妊娠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患者采取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杀胚后清宫,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即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甲氨蝶呤灌注后清宫,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HCG下降比例、转经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终止妊娠过程中采取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有积极临床价值,可促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马涛;张晓红;路红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疤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8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监护下清宫2例,UAE后超声引导下清宫4例,宫腔镜下治疗3例,药物治疗后行单纯超声引导下清宫术7例,其中采用球囊压迫止血4例,大出血并输血2例.结论 超声是剖宫产疤痕妊娠诊断的主要手段,联合核磁共振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更利于临床分型和评估.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和应急处理,无一例脏器损伤和子宫切除,预后良好.
作者:张丽丽;邱剑萍;沈建花;陆秀芳;陈碧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