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大秀;段秀卿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或与变态及遗传因素有关.临床上以腹泻、粘液便、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为主.该病病程长,反复难愈,单纯西医治疗,临床效果欠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保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有许多老年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小便的异常改变.对女性来说,以小便失禁为多见,表现为临厕紧迫,不能自控,经常是未及临厕,小便已出,或夜尿增多,甚者夜间可遗尿4~5次之多,有时白天亦不能自控,强行自控后,再次临厕,则不能自解;而男性则多表现为小便淋漓不断,或排尿不净,夜尿多为其特点之一.
作者:谢牡丹;孟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膝部伤筋是针灸门诊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温针灸加拔罐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作者:王丽;赵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提高糜烂型足癣的临床疗效,缩短其疗程,用银花、黄连、明矾的水煎外洗液对72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表明,其痊愈、显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3%硼酸溶液组(P<0.05),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史新明;刘海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99年12月~2001年8月,笔者采用自拟消疣散水煎服治疗扁平疣,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臻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家父王善玉,男,61岁,于1998年4月初突发癫痫样抽搐、昏迷,持续约2min后苏醒,以后频繁发作,经本市市立医院CT检查示:大脑顶叶左镰旁硬膜下有一圆形高密度灶,面积约46.1mm×44mm的占位性病变.
作者:王贵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在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实践中,无意中发现红叶铁树叶、旱莲草二药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随后有意识地对高血压病进行使用,并自拟红叶降压饮.自1988年应用该方剂主治高血压病178例,通过临床疗效及对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均较满意,现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具有补肾益气、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对脑缺血性大鼠模型的体重、神经症状、被动性条件反射、血液流变性、血小板聚集、自由基代谢、脑梗塞面积的指标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Right Mi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R-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6月龄)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对照组、复方仙灵脾大、中、小剂量组.结果:复方仙灵脾注射液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神经学症状,显著延长被动性条件反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降低全血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使血浆SOD升高,MDA下降,缩小脑梗塞面积等.结论: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在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又能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功能,减轻急性脑梗塞时缺血损伤.用于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作者:李国庆;武继涛;王同聚;郑绍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96年至2001年笔者根据中医津血同源、痰瘀相关理论,采用益气化痰祛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吉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温胆汤为治痰祖方,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因其药简效宏,千百年来,救治患者无数,倍受医家所喜爱.历代医家多有延用,时至今日,更是多有发挥,兹将其衍变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共同道参考.
作者:陈火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雌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成分为雌二醇.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除对生殖系统具有调控作用外,还有其他生物效应.本文就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米芳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病毒性肝炎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为了了解和掌握我市目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及其流行情况,本文分析了200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旨在对确定我市防治重点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拉弟;赵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冯志荣主任医师系全国名老中医,擅治肿瘤及各种疑难杂证,在防治肿瘤及临床实践中有着独到的经验和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随诊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冯师的有关学术思想简介如下.
作者:谢席胜;魏雪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之一,但尚无根治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伤寒论>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梅林;田智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莶草为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和毛梗豨希莶(Siegesbeckiaglabrescens M.)的地上部分,又名火莶、猪膏莓<新修本豨草>)、猪膏草(<本草拾遗>)、大叶草(<中药材手册>).
作者:许志;高秀芝;田景奎;刘安;王雪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反复自然流产、死胎及出生畸形儿、智力低下儿等不良生育者是妇产科门诊常见的疾病,致病因素除了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影响胚胎或胎儿发育外,遗传因素颇受重视,研究发现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异常是导致不良妊娠及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我院遗传咨询门诊,2000年1月~2001年12月有反复自然流产及不良生育史夫妇502例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希琴;郑梅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日趋增多,特别是顽固性胃脘痛颇为多见.为探讨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与药物,笔者于1997年3月始选用胃痛愈治疗顽固性胃脘痛5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宋开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傅山(1607 1684),字青主,山西太原阳曲西村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其学术思想,遥承易水学派,深得东垣、薛己精华.其治疗除重视脏腑辨证,强调补气血、健脾胃、益肝肾外,又有所发展,即一是根据妇女的生理特点,重视舒肝解郁;二是因妇女以血为本,血之生由脾之健运,而脾恶湿,故治疗时尤重视祛湿一法.笔者通过学习<傅青主女科>,对其治湿的学术思想略有领悟,现分六个方面,略陈如下.
作者:冯文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急性眼外肌麻痹系由一条或数条眼外肌完全或不完全麻痹所引起的眼位偏斜,为临床常见的眼病,多一眼发病,起病突然,伴有复视、头晕、恶心呕吐及步太不稳等症状.
作者:刘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97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治疗胆道系统结石,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