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外治法治疗手部指掌关节痛疼、功能障碍56例体会

马永胜

关键词:手部关节, 痛疼, 功能障碍/中药外治法, 病例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56例的病例观察,考察中药外用法在治疗手掌部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运用中药熏洗和离子透析的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记录结果.结果:经过数疗程的治疗取得好的效果,临床治愈36例,占总数64%,显效13例,占23.2%,好转,5例占8.9%,无效2例,占4%,有效率达96%.结论:中药及熏洗和离子透析的方法在临床治疗因创伤、筋伤、类风湿等引起的关节功能受限具有很好的效果.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患关系沟通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实施,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情感信息沟通的重要性日益彰现.沟通是一种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技能,而在医疗服务行业中更为重要[1].

    作者:娄福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技术发展的高新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我国传统中医药不可避免的走高科技的道路,其中以中药注射剂更离不开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持.

    作者:刘玉东;李艳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中PSA和FPSA检验方法和临床应用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术后疗效监测的主要指标,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游离前列腺抗原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异常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脑动脉硬化患者临床期血脂异常情况,为脑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50-80岁的脑动脉硬化患者42例,男20例、女22例,编为脑动脉硬化组;随机选50-80岁的非脑动脉硬化患者22例为对照组,男8例、女14例,进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检测.结果:脑动脉硬化组中血脂异常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0.01,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男、女患者发病情况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高血脂是脑动脉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

    作者:周丽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自闭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展障碍、语言沟通能力缺陷为典型症状,并伴有刻板行为的一种严重的广泛性发展障碍.由于病因不明,现在仍没有治愈自闭症的特效药,对自闭症的治疗主要以教育训练方法为主.目前以行为主义理论、感觉统合理论、教育发展理论以及心理理论为基础,自闭症治疗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有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结构化教育以及心理理论训练,另外还有游戏疗法、音乐疗法和针灸治疗等.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给自闭症患者回归社会带来了福音,在儿童广泛性发展障碍的矫治中,自闭症已成为一种救治价值大的发育障碍病.

    作者:侯佳;徐大真;孔存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和法与小柴胡汤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人体辨证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之说,和法就是使其无所偏也.小柴胡汤是和法的代表方剂,通过对其配伍组成的分析,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戚迎梅;马桂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例氯胺酮麻醉致呼吸抑制的报告

    氯胺铜基础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通过1例患儿对氯胺铜高度第三所致的呼吸抑制的抢救过程,体会到对于基础麻醉术后的患儿应密切观罕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警惕药效个体间的差异,力求及早发现问题和尽快处理.

    作者:范维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方法:通过对住院患者51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针对饮食、用药、运动、生活方式、心理等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指导前血压控制者29例,控制率为56.86%,而指导后血压有效控制者47例,控制率为92.16%.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升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当多的证据表明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治疗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治疗护理可以改善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毛丽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社区预防是脑血管病防患的重要防线

    开展社区预防和健康教育,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倡运动、锻炼,提高慢性病和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人群的参与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可降低脑血管的发病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区预防是脑血管病防患的重要防线.

    作者:马春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早期母乳喂养中常见乳房问题及处理

    对268例产妇在早期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乳房问题:乳头扁平或凹陷、乳头皲裂、奶胀进行了临床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乳头偏平或凹陷使用乳头伸展练习法和注射器抽吸乳头法纠正,经处理后首次吸吮成功距分娩的时间为15.91±2.64h(1.5-70h),出院时吸吮成功率97.9%;对乳头皲裂者着重纠正含接姿势,同时利用产妇自身乳汁治疗创口,治愈率100%;对奶胀者进行热敷、按摩、拍打乳房,增加喂哺次数,及时排空乳房,1-2天解除率100%.

    作者:刘承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等院校本科生指导老师的工作体会

    文章论述高等院校本科生指导老师的工作体会,主要从加强导师的自身建设和本科生导师的指导内容与方法两大方面阐述了本科生指导老师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方法,强调导师要努力塑造自身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并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做人、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

    作者:张秋云;付修文;章红英;车念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术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安全有效方法,我院自2005年12月成立介入中心以来,先后为14例患者安装了永久性起搏器,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李婉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浅谈护理差错事故的成因与应对

    随着法制的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已形成一种趋势.在这种形式下,医护人员必须加强风险意识,完善制度,自觉落实告知义务,遵章守纪.

    作者:王艳;李琼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多次定位技术提高磁共振扫描质量

    目的:探讨多次定位技术如何提高磁共振扫描质量.方法:对100例颈椎一次定位进行扫描与100例颈椎二次定位进行扫描的磁共振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使用二次定位技术扫描的颈椎图像质量明显高于一次定位组的颈椎图像质量.结论:对于磁共振常规定位较难的部位使用二次或多次定位可提高扫描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梁志伟;江新青;夏建东;汪珍穗;郑力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浅谈卫生检测中质量控制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卫生检验工作主要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准确的技术依据,实验室提供的每一个数据通常具有法律意义,因此这些检测数据的质量不仅影响卫生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同时直接影响卫生执法的公正性、权威性.鉴于卫生检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检测质量管理当然被提供数据和运用数据的各个方面所关注.

    作者:李家学;王旭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生化汤加减在人流术后的应用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临床上较为常用,但人流后出血的情况时有发生.人流后阴道淋漓出血不断者(出血超过7天),西医认为是子宫复旧不良或少量胚胎组织残留所致.其处理不外抗感染、止血及再次手术清宫.

    作者:冯利;黎烈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浅谈排便失禁的护理

    目的:提出排便失禁的原因,针对病因提出护理措施.方法:根据病因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培养患者的饮食、排便习惯,给予心理护理,使患者充满了自信心.

    作者:伍翠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下肢浅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体会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疾病,根据病变的具体部位分为大隐静脉曲张与小隐静脉曲张,根据发病的原因分为原发性浅静脉曲张继发性浅静脉曲张.

    作者:杜景辰;田秋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山香园片治疗急性咽炎9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山香园片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6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山香园片和头孢氨苄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2.9%,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分别为67.7%、93.3%,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咽干燥灼热症状疗效和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治疗组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山香园片是治疗急性咽炎患者疗效好、使用方便、安全又经济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渊华;黄瑞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云南大理地区亚麻油中脂肪酸的研究及开发利用

    目的:研究云南大理地区亚麻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并通过与其它食用油进行比较,体现亚麻油的营养及保健价值,改变人们对亚麻油的看法,为充分开发亚麻油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云南大理、新疆、青海、内蒙、甘肃和黑龙江9个产地亚麻油中脂肪酸的组成,以及亚麻油和几种常见食用油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结果:9个样品中,内蒙产的亚麻油中a-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高分别为53.29%和14.42%,质量好,云南大理产的亚麻油中a-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与内蒙产的接近,分别为51.97%和12.94%;亚麻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和n-6之比大于1,而其他食用油中二者之比都小于1.结论:云南大理产的亚麻油质量较好与内蒙接近,这将为亚麻的种植、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食用油中有必要适当地添加亚麻油,以补充a-亚麻酸摄入的不足,减少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杨永寿;肖培云;刘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