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纤维支气管注入肠粘合剂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护理

张光玉;万爱芳

关键词:
摘要: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是胸肺外科较严重的并发症,残端吻合口瘘形成以后,如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手术失败.过去对此并发症多采用开胸瘘口修补术或胸廓改形术,组织损伤大,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不易接受.我院自1996~1998年,对5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导管注入肠粘合剂(OB胶),修补瘘口取得成功,在此项治疗中,术前有效的教育,正确麻醉及术中配合有效的注药,术后全面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确保了整个治疗的成功.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取出幼儿光滑异物1例体会

    1病历介绍患儿,女,11mo,于2004年3月26日,误将一节电池吞入胃内,旋即哭闹不安,急诊入我市某医院儿科观察治疗4d后转入我院.

    作者:苏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左侧髌骨骨折脱位合并股骨外髁骨折1例创伤机制分析

    1病历介绍患者,男,57岁,因车祸摔伤致左膝肿痛、流血、活动受限1h入院.患者入院前1h,左侧膝关节内侧受撞击,即出现肿胀、疼痛、破皮流血、活动受限.查体:发育正常,神清语晰,双侧视力正常,心、肺、腹阴性,左侧膝部肿胀青紫,内侧有一纵行5cm伤口,活动出血,左侧髌骨向外侧脱位畸形,压痛,左侧膝关节侧位X线片示:左侧髌骨向外侧脱位合并股骨外髁骨折(无移位).

    作者:钟明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胎儿生长受限病因分析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yestricton FGR)是围产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高危妊娠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对FGR诊断的标准是指孕周大于37wk胎儿出生体重<2500g,或体重低于其孕体重的10百分位数或其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分为三大类型,即内因性、外因性和混合性三种.

    作者:韩玉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2学年荔城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调查

    因病缺课是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荔城区中小学生的因病缺课情况,掌握其原因,探讨降低因病缺课率应采取的措施,荔城区卫生防疫站于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对部分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林玉英;林珍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45例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塞(ACI)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部病变.病情多严重,致残率、死亡率很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积极的治疗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近2年来通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CI患者45例,并结合整体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萍;韩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诱发急性左心衰的原因分析及救治护理68例

    急性左心衰是因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时引起的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死亡.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68例经临床观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蓓玲;吕兰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组织多普勒对室性早搏定位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对室性早搏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 58例室性早搏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采取左室长轴,心尖二腔、四腔及左室短轴切面图,发现室性早搏后冻结,应用DTI功能及电影回放,观察室性早搏的起源点及激动程序,并与正常窦性心搏对照分析.结果能明确异位激动起源点的患者56例,2例定位不明确.组织多普勒成像显示:室性早搏激动起源点为鲜亮的红黄杂色斑点,电影慢动作回放时,可见其激动程序呈短暂地向周围散射状.结论组织多普勒对室性早搏的定位直观且敏感.

    作者:刘阳贵;栗魁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定位方法的改进

    目的了解改进的经皮股静脉插管的方法.方法选用瑞金医院2003年1~12月需迅速建立中心静脉径路的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插管难以施行或插管未成功者及因输液或静脉营养需置中心静脉插管者,施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结果本组共148例,行154次股静脉穿刺置管.154次股静脉穿刺插管成功153次(99 4%).结论作者运用改进的方法经验,非熟练者的操作者占3/4以上,穿刺成功率高达99 4%,仅1例因非技术原因未获得成功.

    作者:徐慧;万亮;邵向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给予鼻胃插管分次灌注或缓慢滴注流质营养液,观察其效果及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能改善营养状况,维持电解质、氮、液体平衡,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营养途径,但必须加强管饲的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国珠;韦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高压氧治疗恐惧患者的心理护理

    选自我院2000~2003年高压氧治疗患者36例.进行心理护理,效果较佳,报告如下.

    作者:安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颈心综合征36例误诊分析

    颈椎病继发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者,称颈心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人,但文献提及甚少,一般医生对该综合征缺乏认识,因而易误诊.本组1998~2004年36例误诊为心脏病的颈心综合征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王达建;王新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双鼻进路鼻咽部活检术(附病例报告)

    对鼻咽部可疑病变取活体组织做病理检查是早期诊断鼻咽癌的必要方法,我科于2001年3月开始采用鼻内镜下双鼻进路鼻咽部活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志刚;张云高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心肌缺血新药曲美他嗪的临床应用

    三甲苄嗪(又称心康宁、曲美他嗪,Trimetagidine简写为TMZ)用于心绞痛治疗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相比,TMZ不引起或引起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1],但对缺血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肌缺血主要是一种代谢病.

    作者:付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器械灭菌效果91例次分析

    目的找出快速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保证腹腔镜手术的开展.方法通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甲醛熏蒸,快速灭菌器三种不同消毒方法消毒腹腔镜器械,分别采样检验.结果使用甲醛熏蒸消毒要求时间长>90min,而且残留刺激性气味.用医用内镜灭菌器消毒腹腔镜器械可以达到灭菌效果,而且消毒时间较短30min.结论应用内镜灭菌器消毒灭菌效果好,优越性大.

    作者:苏润霞;金颖;赵根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2004年5月23日,锦州市凌河区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6例.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证实本次食物中毒为亚硝酸盐所致,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晓艳;董慧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塞50例临床观察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目前人类疾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其中脑梗塞占脑血管疾病的80%,因此有关脑梗塞有效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4年3月应用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塞5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素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日益增多.在医院,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加.由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衰老退化,在病理、生理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老年人较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如不予以重视,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作者:程秀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内科保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11例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坏疽,以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感染性溃疡或坏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院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糖尿病足11例,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范学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远红外热像仪在乳腺健康普查中的应用及健康宣教

    乳腺疾病是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乳腺癌又是女性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年轻化.因此,未病先防,早期诊治,做好乳腺普查及宣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检查至关重要.我院体检中心自2001年2月至2004年2月运用远红外热像仪进行健康普查7200例.在普查过程中,特别注重健康宣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消渴病从痰论治的理论探讨

    消渴病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消渴病己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并成为人们生活质量下降、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黄齐豪;李学应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药文化研究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