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杨慧霞

关键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 早期诊断
摘要:目的 探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收治的35例Stanford A型AAD患者行TTE检查的临床资料,以增强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为金标准,记录TTE检测准确率,并记录TTE检测特点.结果 TTE检查准确率为91.4%,与CTA检查相当.TTE检测显示主动脉内膜漂浮和/或主动脉壁内血肿占42.9%,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占34.3%,升主动脉内径>42 mm占68.6%,主动脉瓣反流占54.3%.结论 TTE与CTA诊断Stanford A型AAD的检出率相似,临床医师可根据其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阳性结果及早确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Galen静脉瘤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感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无视物旋转,无复视、黑噱及意识障碍,无言语笨拙,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无四肢麻木、抽搐及肢体活动不灵,无头痛、发热,无胸痛、咯血,在家未予特殊处理,症状无改善,遂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行头颅CT示:脑出血破人蛛网膜下腔、脑室,转入本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差,食欲不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发现“高血压病”1年,未服药治疗,血压未系统监测.

    作者:张洪胜;韩志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持续质量管理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目的 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 调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15至2017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情况,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通过对本科室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感染例数的监测,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持续性的改进,对比实施PDCA前后CRBSI发生率.结果 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2年后,感染率从13.19%降至3.45%,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以降低CRBSI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宇;曾德望;苏彩虹;李红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营养教育卡教育模式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成功孕妇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评估营养教育卡教育模式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成功孕妇妊娠糖尿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5月在本院进行辅助生殖助孕成功孕妇29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51例,对照组144例;试验组采用营养教育卡教育模式进行饮食指导,对照组参加医院定期举办的孕期相关健康教育课程;比较两组之间孕期体质量增加、OGTT血糖值的差异以及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孕期体质量增加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P=0.000);对照组OGTT的FPG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18);1hPG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P=0.000);对照组2hPG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00);对照组GDM发生率(11.1%)高于试验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29,P=0.038).结论 营养教育卡教育模式能降低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成功孕妇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应推广使用.

    作者:陈钰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型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抗生素的出现和使用,在减轻患者病痛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然临床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发生率逐渐增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细菌耐药的典型致病菌,具有毒性大、类型多、难治疗的临床特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甲氧西林耐药外,同时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多种药物耐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目前已成为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分型和治疗药物分析亦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爽;刘昂;赵龙玉;马萌;马正;李士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

    目的 探讨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剖官产产妇11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5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给予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干预.结果 联合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掌握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喂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联合组喂养舒适率、喂养自信率、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增强喂养舒适度,减少母乳喂养并发症,丰富喂养知识,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技能,促进纯母乳喂养行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地氯雷他定联合内窥镜鼻窦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2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两组均进行内窥镜鼻窦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血清TIgE、ECP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6%,高于对照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TIgE、ECP、TNF-α、IL-6、IL-8、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上疗效良好,不但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还可以减轻炎性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德;沈丽丽;王英;许晓丹;岳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以改善该类患者妊娠结局.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孕检并住院分娩的493例孕妇为观察对象,将其中229例未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作为试验A组、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38例孕妇作为试验B组,同时将226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详细记录、统计、分析本研究49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认真记录并比较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 试验A组、试验B组与对照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等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B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A组及对照组.493例孕妇中有3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发生率为7.70%.吸烟史、饮酒史、HBsAg、ALT、GGT等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率影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吸烟史、饮酒史、HBsAg、ALT、GGT等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故患者应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合理适宜的饮食、适当适量的运动及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控制血糖及抗病毒治疗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子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骨质疏松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29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PKP术后是否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将患者分为再骨折组与未再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手术部位、骨水泥注入方式、术前椎体内是否合并裂隙样变、椎体前缘高度(AVH)恢复率、术前骨密度(BMD)、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后凸角变化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298例患者,平均随访(28.74±4.81)个月,发现37例患者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12.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骨折组与未再骨折组的性别、BMI、手术部位、骨水泥注入方式、术前椎体内是否合并裂隙样变、AVH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骨折组与未再骨折组年龄、BMD、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后凸角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D、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是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PKP术后有一定的邻近椎体再骨折风险,临床应重视此类患者BMD、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等情况变化,并予以针对性干预处理,以降低PKP术后再骨折发生率.

    作者:张光辉;史少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回授式方法护理在脑内血肿清除手术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回授式方法护理在脑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需手术治疗的脑内血肿患者64例,按照掷骰子原则分为两组(n=32),研究组患者采用回授式方法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GCS评分(9.01±0.68)分、AS评分(7.65±0.89)分、SSS评分(45.86±7.93)分、FM评分(52.06±9.61)分,对照组GCS评分(12.07±0.86)分、AS评分(14.51±1.37)分、SSS评分(31.52±6.69)分、FM评分(39.32±8.67)分,两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脑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开展回授式方法护理有利于患者后期神经功能康复,该护理方法个体化特点明显,能显著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和生活质量.

    作者:于翠玲;韩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灸疏经调脏法对脑梗塞偏瘫患者康复疗效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针灸疏经调脏法对脑梗塞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梗塞偏瘫患者,用单双号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灸疏经调脏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13.26±0.61)分、(52.28±11.6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疏经调脏法应用于脑梗塞偏瘫患者中有显著临床疗效,其对患者机体康复有利.

    作者:刘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性别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主要生化指标的比较

    目的 研究男性、女性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各项生化指标的结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各1 000名进行研究,均接受生化各项指标水平测定,比较不同性别人群的测定结果.结果 健康组男性各项生化指标(TC和HDL-C除外)均高于健康组女性(均P< 0.05);亚健康组男性各项生化指标(TC、HDL-C和LDL-C除外)均高于亚健康组女性(均P< 0.05).亚健康组男性FPG、TG、TC、LDL-C、ALT、AST、GGT、UA分别为(6.34±0.82)mmol/L,、(3.40±1.96)mmol/L、(5.13±1.02)mmol/L、(3.36±2.35)mmol/L、(20.15±3.26)U/L、(21.18±3.18)U/L、(25.31±1.19) U/L、(310.15±22.82)μmol/L,均高于健康组男性[分别为(4.93±0.50) mmol/L、(1.10±0.32) mmol/L、(4.70±0.75) mmol/L、(2.73±0.54) mmol/L、(34.75±4.18) U/L、(25.96±2.27)U/L、(46.52±3.30) U/L、(382.05±16.42)μmol/L],均P=0.0000;亚健康组女性各项生化指标(Cr和HDL-C除外)均高于健康组女性(均P<0.05).结论 男性、女性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提高检测结果对于健康状况判断的准确性,应该按照不同性别、不同人群设定参考区间,不能完全依从厂商或者指南中的参考区间.

    作者:叶晓云;袁婷;黄树通;陈聪;梁金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新生儿食道闭锁纠治术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新生儿食道闭锁纠治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接受胸腔镜治疗的50例新生儿食道闭锁患儿,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分别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采用胸腔镜治疗新生儿食道闭锁息儿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路红梅;宋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如何优化肝细胞DNA提取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目的 研究和探讨优化肝细胞DNA提取实验教学的有效做法.方法 采用抽提-浓盐法提取肝细胞中的DNA;用SDS处理肝匀浆后再用氯仿-异戊醇抽提除去蛋白质,加入乙醇脱水析出DNA.结果 肝细胞DNA提取可选用猪肝代替传统习惯兔肝,佳条件猪肝匀浆量为7 ml,新鲜猪肝匀浆搅拌时间为20 min,DNA脱水所用乙醇为75%乙醇.结论 采用上述单因素条件对猪肝细胞DNA进行提取,提取率较高,成本低,实验教学效果好.

    作者:谢丽霞;张小惠;龙雅怡;郭娇娟;翁闪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介绍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及要点,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6年以来,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 48例患者中除2例因术中路径过度迂曲取栓未成功外,另46例患者均进行了支架取栓.取栓后经血管造影显示40例(83.33%)患者的脑血管实现再通,治疗1周后34例(70.83%)患者运动及言语功能改善明显,6例(12.50%)患者由于病情较为危重,临床疗效不明显.曾有l例术后第2d并发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经治疗后治愈出院,本组病例整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运用机械取栓治疗和配合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如严密观察病情,尽快做好术前准备,取栓后予合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预防颅内出血、脑过度灌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可提高血管再通率和减少取栓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崔静舒;何小青;郭巧容;卢清朗;郭倪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术治疗牙周炎效果分析

    目的 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术治疗牙周炎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治疗的7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畸术治疗,对两组牙周指标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牙菌斑指数、探诊出血、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指标分别为(1.17±0.15)、(47.36±2.20)ml、(1.90±0.16)、(4.04±0.23) mm、(4.62±0.1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术治疗牙周炎效果明显,患者牙周恢复较好.

    作者:蒋蔚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带教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 剖析护理带教中引入SBAR沟通模式对护患沟通能力及双向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来本院实习的41例护生作为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带教;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来本院实习的40例护生作为研究组,在传统护理带教模式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带教老师和被调研患者的基线数据资料;两组护生均接受临床沟通能力量表、满意度问卷测评.结果 两组带教老师和被调研患者的基线数据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护生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被调查患者的满意度(126例,95.5%)高于对照组(109例,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护理带教模式中,能提高师生双向满意度及护患沟通能力,值得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杰;胡雪萍;王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放射性肠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患者出现症状当日,对照组给予思密达3 g、维生素B12 7.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两组均治疗28 d.治疗前后,评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卡氏评分(KPS)、症状积分,包括便血、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性状及频率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82.17±5.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20±5.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痛、便血、里急后重、大便性状及频率、累计积分分别为(0.53±0.16)分、(0.30±0.04)分、(0.37±0.04)分、(0.33±0.04)分、(1.53±0.1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较好,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何亮;崔建霞;韩璞琦;赵秀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与早产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产科住院的92例早产患者为早产组,随机选取在本院同期分娩的10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采用抗原检测技术及支原体培养法对两组孕妇阴道分泌物进行Uu、Ct检查,分析Uu、Ct感染对早产的影响.结果 早产组支原体感染率为58.7%,衣原体及支原体复合感染率为13.0%,衣原体感染率为19.6%,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组中胎膜早破、剖宫产率、低体质量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u、Ct感染是部分早产的原因,Ct及Uu混合感染可以增加早产的发生,应加强对孕期妇女生殖道Uu、Ct筛查并及时治疗.

    作者:徐晓楠;黄燕媚;钟碧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AQP4-Ab和细胞因子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血清中水通道蛋白抗体(AQP4-Ab)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眼科的77例NMOSD患者及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AQP4-Ab的表达及细胞因子(IL-25、IL-31、IL-1β)的含量,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变化.结果 NMOSD中AQP4-Ab的阳性率为66.23%(51/77),NMOSD首发症状与AQP4-Ab的表达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QP4-Ab阳性组女性所占比例、视神经损害发生率86.27%、74.51%,均明显高于AQP4-Ab阴性组61.54%、4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AQP4-Ab阳性组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4.65±1.51)分,明显高于AQP4抗体阴性组(3.23±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MOSD患者血清IL-25、IL-31分别为(30.95±1.86) pg/ml、(106.05±3.8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1.60±3.23) pg/ml、(74.30±2.90)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血清中IL-25与IL-31的水平呈正相关(r=0.847,P=0.000).结论 NMOSD中AQP4-Ab阳性的患者病情较重,IL-25、IL-31在NMOSD患者血清中水平明显增高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许璨;王丽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收治的35例Stanford A型AAD患者行TTE检查的临床资料,以增强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为金标准,记录TTE检测准确率,并记录TTE检测特点.结果 TTE检查准确率为91.4%,与CTA检查相当.TTE检测显示主动脉内膜漂浮和/或主动脉壁内血肿占42.9%,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占34.3%,升主动脉内径>42 mm占68.6%,主动脉瓣反流占54.3%.结论 TTE与CTA诊断Stanford A型AAD的检出率相似,临床医师可根据其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阳性结果及早确诊.

    作者:杨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