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镁对体外培养原代神经干细胞分化命运的影响及其机制

廖旺;金聪丽;李梅;范胜诺;方文丽;郑雨秋;刘军

关键词:镁离子, 神经干细胞, 神经发生, 分化命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摘要:目的 探索高镁对神经发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分化命运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从C57/BL6胎鼠大脑中分离神经干细胞,通过添加硫酸镁(MgSO4)调节培养基镁离子浓度并诱导分化,第6天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观察成熟神经元标记物β-Ⅲ tubulin(Tuj 1)和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ERK1/2表达,qPCR检测Tuj1、GFAP的mRNA水平.结果 高镁组(0.8 mM和1.0 mM)相比于对照组(0.6 mM),Tuj1阳性细胞的比例增加,GFAP阳性细胞比例减少,Tuj1表达上调,GFAP表达下调,pERK/ERK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镁组添加ERK抑制剂PD0325901后,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镁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抑制其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其作用可能与ERK1/2的激活有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男护士留职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精神科男护士留职意愿现状,探讨男护士留职意愿和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70名精神科男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留职意愿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护士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精神科男护士留职意愿平均得分为(3.38±0.82),精神科男护士工作压力与留职意愿呈负相关(r=-0.252,P<0.05),工作满意度与留职意愿呈正相关(r=0.430,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工作满意度是影响精神科男护士留职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 精神科男护士的留职意愿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男护士工作满意度,以提升男护士的留职率,推动护理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丽;胡娟娟;武晓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镁对体外培养原代神经干细胞分化命运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索高镁对神经发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分化命运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从C57/BL6胎鼠大脑中分离神经干细胞,通过添加硫酸镁(MgSO4)调节培养基镁离子浓度并诱导分化,第6天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观察成熟神经元标记物β-Ⅲ tubulin(Tuj 1)和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ERK1/2表达,qPCR检测Tuj1、GFAP的mRNA水平.结果 高镁组(0.8 mM和1.0 mM)相比于对照组(0.6 mM),Tuj1阳性细胞的比例增加,GFAP阳性细胞比例减少,Tuj1表达上调,GFAP表达下调,pERK/ERK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镁组添加ERK抑制剂PD0325901后,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镁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抑制其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其作用可能与ERK1/2的激活有关.

    作者:廖旺;金聪丽;李梅;范胜诺;方文丽;郑雨秋;刘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比索洛尔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比索洛尔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替米沙坦、比索洛尔疗法,观察组使用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LVEDV水平为(168.22±6.47)ml,对照组为(192.13±7.28)m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SV水平为(79.33±30.67)ml,对照组为(113.02±42.21)m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为(0.65±0.21)%,对照组为(0.34±0.3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血浆脑钠肽水平为(371.36士121.45)μ g/L,对照组为(470.06±122.17)μg/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比索洛尔疗法,有助于控制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在恢复其左心室收缩功能上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黄宏伟;张超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及轴突导向因子-1对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及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对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E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正常早孕(8~10周)绒毛,通过Percoll梯度离心法提取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将细胞分为6组,其中5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终浓度为0.01 U/ml、0.1 U/ml、1U/ml、10 U/ml、100 U/ml),未加低分子肝素的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不同组别Netrin-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CCK-8检测不同组别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筛选出细胞增殖率高组别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凋亡水平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利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培养24 h 0.1U/ml、1U/ml组Netrin-1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10 U/ml、100 U/ml组Netrin-1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蛋白表达低对照组(P<0.05);培养48 h 0.1U/ml、1 U/ml、10 U/ml组Netrin-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培养24 h 0.1 U/ml组MECs增值率高于对照组,100U/ml组细胞增值低于对照组;培养48 h 0.1U/ml、1U/ml、10 U/ml组细胞增值率高于对照组;0.1U/ml组培养24、48h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迁移数目高于对照组;0.1U/ml组培养24 h晚期细胞凋亡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细胞侵袭实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浓度的低分子肝素可以促进人胎盘MECs的增殖,降低凋亡,迁移能力增高,这一变化可能与低分子肝素促进Netrin-1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勾晨雨;张兰珍;王销颖;罗玉玲;张嵩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入院的100例重度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加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数与呼吸功能、相关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后pH、PaO2与a/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FiO2、MAP、OI与肺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NICU时间、NICU费用、总住院时间与总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总体并发症发生率(46% vs.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作者:赵梁育;郑速征;张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联合体格检查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究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联合体格检查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近年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724例新生患儿采用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POX)联合体格检查进行筛查,并经心脏B超明确诊断,观察筛查结果及检测方法的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724例新生患儿中检出55例CHD者,其中单纯POX、单纯体格检查和POX联合体格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16.4%、89.1%、96.4%,特异性分别为99.7%、95.7%、95.2%.结论 POX联合体格检查CHD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可有效检出CHD,减少误诊,从而有助于提高CHD筛查质量.

    作者:刘大鹏;李朝晖;李蕊;张耀东;熊虹;康文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28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对比两组疗效、血压、血脂、hs-CRP、ET-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6.4646,P<0.05).两组DBP和SBP治疗后降低(P<0.05),观察组DBP和SBP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DL-C、TG、TC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LDL-C、TG、TC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hs-CRP和ET-1治疗后降低(P<0.05);观察组血浆hs-CRP和ET-1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董金虎;付晓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中风偏瘫患者29例作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另选取29例作研究组,给予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该疾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QOL评分为(53.7±4.2)、Fugl-Meyer评分为(62.46±5.1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QOL评分为(41.9±5.2)、Fugl-Meyer评分为(54.21±3.09);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QOL评分、Fugl-Meye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用于中风偏瘫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集束干预降低骨盆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集束干预在降低骨盆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骨盆骨折患者,并且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取集束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研究集束干预对患者压疮发生率的作用影响.结果 集束干预后研究组临床Ⅰ期压疮发生率20.0%,Ⅱ期压疮发生率6.7%;对照组Ⅰ期压疮发生率为30.0%,Ⅱ期压疮发生率为13.3%;且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对其应用集束干预护理,临床护理疗效好,在降低骨盆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患者临床恢复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陶文静;陶文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捏脊对早产儿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捏脊疗法对早产儿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并配合捏脊疗法,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和胃动素(motilin,MOT)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早产儿治疗后GAS、MOT分别为(98.27±26.67) pg/ml、(362.43±36.13) pg/ml,对照组治疗后GAS、MOT分别为(83.54±24.51) pg/ml、(335.27±31.87) pg/ml;治疗组早产儿血清GAS、MOT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捏脊治疗能促进早产儿GAS、MOT的分泌,对早产儿胃肠动力促进作用.

    作者:吴开锋;陈佳;刘亿荣;陈慧青;向建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妊娠高血压患者心理和子痫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其心理情绪与子痫发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 自本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集的妊娠高血压病例中选取82例为试验对象,并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分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干预,比较两组实施护理前后的SAS与SDS量表评分,同时对其子痫发生率和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①经精心护理,观察组的子痫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14.6% vs.36.6%),而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95.1%vs.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护理前,两组的SAS、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两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尽量避免子痫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推荐.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适宜哺乳产妇的焦虑原因分析及干预

    目的 探讨不适宜哺乳产妇的焦虑状况及原因.方法 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焦虑原因调查表,对60例不适宜哺乳产妇(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0例符合母乳喂养条件自愿哺乳产妇(对照组)比较,对存在焦虑51例产妇进行焦虑原因调查及干预,出院前再次调查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SAS评分为(53.00±3.45)分,高于对照组(40.45±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显著降低,为(40.68±3.85)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有51例(85.0%)存在焦虑,对照组仅9例(15.0%),观察组焦虑发生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适宜哺乳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婴儿生长发育、母亲疾病对婴儿的影响,受歧视及隐私被人知、内疚感、是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

    作者:唐汉媛;谭凤青;钟连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后应用CT测量骨隧道直径的评估价值

    目的 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初次单束解剖重建术后早期CT测量胫骨、股骨隧道的直径,评价术后CT测量骨隧道直径大小的价值.方法 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9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年龄15~63岁,平均(31.5±9.2)岁,男66例,女24例,行关节镜下单束ACL解剖重建,其中自体腘绳肌腱四股肌腱重建63例,异体肌腱重建27例,股骨侧隧道外Endobutton钢板悬吊式固定,胫骨侧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术后CT平扫,测量胫骨、股骨骨隧道的直径大小,并与术中钻孔值径对比.结果 术中股骨钻孔直径平均大小为(8.06±0.68) mm,胫骨钻孔直径平均大小为(8.18±0.65) mm;CT测量结果显示股骨骨隧道平均直径大小为(7.99±0.69) mm,胫骨骨隧道平均直径大小(8.16±0.66) mm.CT测量值与术中钻孔直径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L术后利用CT测量骨隧道,可反映出骨隧道直径真实大小,可作为ACL术后中晚期及ACL翻修的骨隧道扩大的评估的参考.

    作者:陈木键;陈健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1例,行微血管减压术80例,同时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22例,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加蛛网膜粘连松解1例,术中均严密缝合硬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81例患者中,术中发现有血管压迫80例,蛛网膜粘连1例,术后1天疼痛完全消失70例,术后1周疼痛完全消失8例,另外3例延迟缓解,术后无颅内感染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平均随访15个月.结论 显微手术行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佳方法,根据情况可同时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疗效好,安全可靠,应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邱少博;卜振富;周涛;程迎新;曹培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曼月乐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血红蛋白的影响

    目的 分析曼月乐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血红蛋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功血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围绝经期功血患者66例,均为我院妇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联合曼月乐治疗,随访观察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月经血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对治疗及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PBCA评分均降低,以研究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②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均变薄,以研究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③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水平均上升,以研究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④治疗期间,研究组共发生2例(6.1%)不良反应,对照组共发生8例(24.2%)不良反应,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随访观察期间,研究组复发1例(3.0%),对照组复发6例(18.2%),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采用曼月乐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改善出血症状,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减少子宫内膜厚度,且不良反应较少,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玉屏风散联合顺尔宁对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机制探讨

    目的 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患儿外周血中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IgE、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探讨玉屏风散联合顺尔宁对变应性鼻炎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于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另选取无变异性鼻炎的健康儿童28例作为正常组,其中正常组不给任何药物,对照组给予单纯孟鲁司特(顺尔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治疗,在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外周血中IL-2、IgE、IL-4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变应性鼻炎患儿外周血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周血IL-4、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变应性鼻炎患儿外周血IL-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周血IL-4、IgE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且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玉屏风散联合顺尔宁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可一定程度上调节患儿的免疫状态,促进免疫的平衡.

    作者:张茜;欧阳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谈PDCA循环管理在产妇出院前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出院前产妇及家属中进行产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6月分娩的200名产妇为对照组,2015年7月至10月分娩的200名产妇为观察组,将传统的产后保健知识宣教与以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产后健康教育进行对照,分析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经过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产后健康教育中,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自护及新生儿护理能力(97.0% vs.71.0%)、合理膳食(98.0% vs.73.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8.0% vs.73.0%)及预防接种(95.5%vs.72.0%)方面的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出院前产妇PDCA循环管理的健康教育,告知产妇产褥期相关保健知识,明显地提高了产妇的保健知识和育儿知识水平.

    作者:贾金平;刘艳平;周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吸烟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锁链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吸烟对血清中锁链素(desmosine,DES)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 将COPD急性加重患者分为不吸烟COPD组、吸烟COPD组,同时选择吸烟健康组和不吸烟健康组.收集静脉血,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锁链素浓度,对锁链素与吸烟指数、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pred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1.吸烟COPD组血清锁链素水平(0.38±0.17) ng/ml高于不吸烟COPD组(0.29±0.08) ng/ml、吸烟健康组(0.21±0.16) ng/ml、不吸烟健康组(0.15±0.0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锁链素水平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r=0.412,P<0.05),与FEV 1%pred呈负相关(r=-0.348,P<0.05).结论 吸烟COPD患者、不吸烟COPD患者均有使锁链素水平升高的趋势,在吸烟COPD患者中升高更明显.吸烟COPD患者血清锁链素水平与肺功能FEV1%pred下降相关.

    作者:耿秀娟;徐波;李双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临床分析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实施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患者为80%(40/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蓉;朱楠;叶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双柏散巴布剂处方的筛选

    目的 筛选双柏散巴布剂处方中双柏散流浸膏的添加量.方法 通过将砝码自由落体垂直落在小鼠左侧臀部软组织多次,制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动物模型,用该模型筛选不同比例的双柏散流浸膏与基质制成双柏散巴布剂的效果.结果 通过皮下淤血、肌肉肿胀、皮肤颜色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双柏散流浸膏与基质的佳比例为1∶1,该比例的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结论 筛选出的双柏散巴布剂效果明确,疗效稳定.

    作者:谭常青;邓旭杏;周少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