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于军强;李雪梅

关键词: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所近几年收治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bA1c、BMI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目的 分析探究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实施有效率.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学检验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检查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注重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并针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患者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42%,对照组为85%,两组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优势显著.结论 在临床医学检查的过程中,对重要环节实施质量控制具有关键性作用,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为患者的病情负责.与此同时,加强质量控制有利于优化治疗,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措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胜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5月在我诊所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金属烤瓷冠进行修复,实验组采用全瓷冠进行修复,对两组患者在牙齿修复1年后进行随访,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牙齿修复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需要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采用全瓷冠进行修复,效果明显的比金属烤瓷冠的修复效果好,而且全瓷牙对牙龈的损伤比较小,外观美观度高且比较逼真.

    作者:何玉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诊治的效果.方法 选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8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每组19例,参照组患儿采取红霉素治疗,治疗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肺炎支原体患儿确诊以后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可改善患儿各项指标,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许贤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妊高症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妊高症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产检的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 实验组孕妇的mALB、CysC、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将实验组孕妇根据症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三组mALB、CysC、β2-MG的水平对比结果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结论 妊高症早期肾功能损害孕妇的mALB、CysC、β2-MG水平明显升高,三项指标可作为妊高症孕妇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杨汉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 研究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开展手术治疗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100例患者,将其设置为观察组,然后随机选取在该阶段没有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治疗患者20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收集全部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与手术状况,比较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超过60岁的比例、参观者人数超过3例的比例、急诊手术的比例、III级切口的比例、手术用时超过3 h的比例以及安置引流管的比例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超过60岁、急诊手术、III级切口、手术用时超过3 h以及安置引流管均属于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年龄超过60岁、急诊手术、III级切口、手术用时超过3 h以及安置引流管均属于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在临床手术期间应尽量降低手术用时,选取佳的切口,术后应综合评估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给予早期预防干预.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分娩前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分娩前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0.0%,低于对照组的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结论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孕妇在分娩前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魏淑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与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将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在用药后再次检查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胰岛素指标,发现两种指标都有明显的下降现象,且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5%,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有着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研究、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检验科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集的尿液样本120例进行研究,所有样本分别进行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并对检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蛋白、白细胞以及红细胞阴性、阳性率检测结果上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显示,尿蛋白、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的检测符合率为分别95.8%、98.4%、95.8%.结论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各具优势,不可相互替代,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作者:黄启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新型宫内节育器吉妮IUD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150例使用新型宫内节育器吉妮IUD的育龄妇女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所接诊的150例使用新型宫内节育器吉妮IUD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临床观察使用者一般资料、终止情况以及副反应等.结果 本研究中,使用者的平均年龄在(30.14±2.14)岁,且经产妇占比96.67%(145/150);使用1年期间,终止例数是8例,占比5.33%;副反应主要为出血、分泌物增多、疼痛.结论 吉妮IUD设计合理、副反应较少、脱落率较低,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探讨干预措施及其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儿童35例纳入研究,采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良反应分析结果,提出干预方案;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14例纳入研究,实施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干预前为12.73%,干预后为3.82%,干预后远低于干预前,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往期资料明确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提出对症干预措施并实施,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疫苗接种质量.

    作者:蔡维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在临床血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予以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其血糖,对其血糖检验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种检验方法所得结果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血糖检验中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均可得到较为准确的血糖检验值,临床检验期间医生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血糖检验方法.

    作者:周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单节段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单节段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对比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采用PLIF术治疗邻近节段退变进行小切口PLIF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我院2010年前采取传统开放式PLIF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身体质量指数(BMI)变化以及上、下邻近节段降低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邻近节段退变采用小切口PLIF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使用传统开放式PLIF治疗,建议在临床手术中使用.

    作者:顾玉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6例待产孕妇(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门诊体检的非妊娠健康女性506例(对照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样1.5 mL,使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D-二聚体(D-dimer,D-D)等,分析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孕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PT、aPTT、TT值均低于非妊娠的对照组相应指标,而Fbg值则高于非妊娠的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二聚体均值为(782.03±82.56)ng/mL;对照组的D二聚体均值为(387.91±43.86)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相关性分析显示PT、aPTT、TT与D-二聚体均呈现明显正相关性关系(r=0.674,0.345,0.674;P<0.05),Fbg与D-二聚体呈现负相关关系(r=-0.345,P<0.05).结论 孕妇中联合检测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能够为了解孕妇凝血功能与纤溶功能的变化提供指导,为提高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郭雅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ICU血培养阳性病例,按照培养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污染情况,对诱发原因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开展ICU血培养标本采集污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后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统计考核成绩.结果 2014年-2016年血培养阳性结果220例,其中20例污染(9.09%),污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共发放70份调查问卷,其中42.86%的护理人员未接受过任何关于血培养相关医学知识的培训,未对血液标本采集部位严格消毒占64.29%,未明确要求血液标本送检要求占52.86%,对血液标本采集部位不够了解占11.43%,血液采集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占7.14%;参加ICU血培养污染相关培训前,相关知识考核成绩为(75.39±5.69)分,显著低于培训后的(95.41±6.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掌握ICU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原因,有利于降低血培养标本采集污染率,避免耽误患者治疗.

    作者:陈兴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颈动脉彩超及CTA检查对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超及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探究对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2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接诊的28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检验指标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阻力指数(RI)、斑块检出率、中重度血管狭窄;研究组患者进一步行CTA检查,对比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中颈部狭窄数据,研究一致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IMT、RI、斑块检出率、血管狭窄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及CTA检查获得的中重度血管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可作为探查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常规筛查手段.

    作者:董延慧;刘秋武;尹丽鹤;姚亚红;朱东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患者15例,分为对照组(8例)和研究组(7例),研究组采取关节镜下踝部骨折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达87.5%,明显好于对照组(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采取关节镜下踝部骨折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顾嫦娥;赵玉华;邵文年;周卫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身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妇科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30例,且身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另选择同期BMI<25 kg/m2的非PCOS孕龄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泌乳素(PRI)、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及空腹血清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PG)、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1)PCOS组LH及T水平分别为(22.1±0.9)IU/L、(2.5±1.0)nmol/L,对照组分别为(8.5±0.9)IU/L、(0.5±0.4)nmol/L,可见PCOS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2)PCOS组INS及CRP水平分别为(13.05±3.06)mIU/L、(3.84±5.3)mg/L,对照组分别为(9.13±1.18)mIU/L、(1.73±1.6)mg/L,PCOS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身体质量指数正常的PCOS患者亦存在高胰岛素等代谢异常,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发风险.

    作者:王敬玲;区小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对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PCNL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低浓度组(D1组)、右美托咪定高浓度组(D2组).D1、D2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D1组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2μg/kg/h;D2组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4μg/kg/h;C组不使用右美托咪定.三组其他用药相同,麻醉维持选择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手术结束后(T2)、手术结束后4 h(T3)、手术结束后24 h(T4)取静脉血标本4 mL,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的浓度.结果 组内比较,TNF-α浓度在T2-T4均升高;D2组TNF-α峰值出现在T4时,与C组比较,D2组在T2-T4时TNF-α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抑制PCNL后炎性介质TNF-α的释放,这一作用存在剂量相关性.

    作者:王桂祥;曹宁;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 此次选择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作尿液检验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对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据所获结果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150例患者尿液标本检验中缺陷率为9例(6.0%),尿液标本污染、采集时间不准、送检延时等方面不良情况均会影响尿液标本检验.结论 尿液检验时要高度重视质量控制,而这亦是尿液标本检验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院方工作人员要为此共同努力,确保尿液检验整个过程中各项工作都是规范、有序的,从而有效提高尿液检验准确性.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右旋美托咪啶对中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中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C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的常规诱导方式,诱导完全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D组采用1μg/mL右旋美托咪定术前30 min开始持续泵注,麻醉诱导与气管插管方式与对照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7项认知功能于手术前、术后3 d和7 d的测评情况.7项测试项目中至少2项,单项测试值低于基础值20%以上者,确认为认知功能损害.结果 80例病人术后3 d和7 d认知功能的发生率分别为63.2%和41.3%.年龄与术后认知功能测试项目中的视觉再生(r=-0.47)和钉板试验(r=-0.47)有相关关系.结论 中老年患者行创伤较大的手术,特别是高龄病人早期存在认知功能紊乱,应当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右美托咪定对中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紊乱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刘艳萍;于婵娟;刘亚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