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护理体会

季玉兰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13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放手术路径,实验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手术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为(49.93±16.82)min,术中出血量为(64.16±18.92)mL,未出现真性尿失禁案例,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路径相比,TURP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血细胞计数与形态学检查对常见白血病诊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常见白血病中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形态学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13日-2017年1月18日诊治的74例常见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疾病类型进行分组,均予以外周血细胞计数、形态学检查.观察不同类型疾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形态学检查结果.结果 不同类型常见白血病中,急性红白血病(AEL)、不伴成熟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均以白细胞计数为(10-50)×109/L为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白细胞计数≤4×109/L为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组以>50×109/L为主;不同类型常见白血病中,各组白细胞计数有所差异,各组血涂片高于骨髓涂片白血病细胞数的白细胞计数相比各组总体白细胞计数水平数据更高,组内对比性强(P<0.05).结论 常见白血病诊断中,外周血细胞计数具有较佳临床价值.

    作者:于书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探讨干预措施及其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儿童35例纳入研究,采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良反应分析结果,提出干预方案;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14例纳入研究,实施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干预前为12.73%,干预后为3.82%,干预后远低于干预前,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往期资料明确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提出对症干预措施并实施,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疫苗接种质量.

    作者:蔡维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NCU护士进行患者家属需求干预对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eurology intensive care unit,NCU)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能否通过护士对他们进行需求干预的方法得到改善.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于我院NCU就诊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形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由科室护士通过发放CCFNI量表获取干预组的主要需求,进而患者在NCU整个住院过程中护士针对这些需求进行个性化干预,对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和出院时发放简式POMS量表,进行空白对照和干预前后对比其情绪.结果 研究之后,对照组的情绪纷乱的总分(TMD)平均值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CU护士进行患者家属需求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家属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支持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梅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接受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 以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血常规检测.结果 2组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计数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高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的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接受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的价值较高.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加大了医学方面的研究力度,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细胞分析技术,其具有很多优势,不仅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同时细胞数量大且参数多,准确度高,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其及时不断的发展,其应用也在不断的拓展,在未来都会成为临床医学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其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狄敏;王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分娩的96例胎膜早破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则予以产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母婴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宫内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胎膜早破产妇实施产科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妇分娩风险、改善新生儿出生质量均有积极作用,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韩颖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两种术式对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手术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临床资料,共80例,为观察组.另外80例为同期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观察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但术后伤口水肿发生率则高于传统组,费用亦高于传统组.结论 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在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微创,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蒋华;吴爱斌;曾明辉;卜强;吴云;虞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因CKLFSF8转染对肿瘤细胞EGFR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CKLFSF8对BGC823肿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 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目的基因检测脂质体介导的转染率,然后将目的基因CKLFSF8转染BGC823肿瘤细胞中,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EGFR的表达.结果 目的基因CKLFSF8转染BGC823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EGFR,结果显示CKLFSF8基因转染BGC823肿瘤细胞EGFR表达的阳性率比较,转染前后阳性率分别为(95.0±3.58)%和(68.9±3.89)%,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基因CKLFSF8抑制BGC823肿瘤细胞EGFR的表达.

    作者:朱慧敏;王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处理研究

    目的 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45例,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处理方法.结果 45例患者中出现胆道损伤的患者有6例,出现腹腔胆汁漏的患者有15例,继发胆总管下端结石的患者有15例,腹腔内出血的患者有9例,经过对症处理后并发症均缓解,痊愈出院,随访期内未出现不良情况.结论 为了有效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必须对手术适应证进行严格把握,必要时及时转为开腹治疗,规范进行各项手术操作.

    作者:李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介入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目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血管性疾,也是住院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发生后,如未能及时给予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可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治疗措施、措施实际应用研究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苏兴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方法 选用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人群均属自愿参与,通过对30名体检者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结果 抗凝剂稀释比例分别为1:10,000和1:5,000,检测指标为RBC、WBC、Hb、PLT,通过对不同抗凝剂稀释比例的检测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放时间为30 min、3 h、6 h,检测指标为RBC、WBC、Hb、PLT,通过对不同存放时间的检测指标比较,3 h、6 h存放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存放30 min,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液的抗凝剂稀释比例、标本存放时间、人员操作等因素均会对血液细胞检测质量产生影响,应实施对症改善,提高检测质量.

    作者:周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早治疗,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2009年-2016年收治的13例妊娠期脂肪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妊娠期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厌食、腹泻、黄疸、上腹部疼痛、喜食凉食、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低血糖、肾功能异常、脂肪代谢异常)、早期诊断及早治疗进行探讨.目前根据Swansea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及化验指标,有助于及时诊断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结论 尽早终止妊娠、积极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孙爱华;温晓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肾性贫血红细胞参数与血清铁测定分析与临床意义

    目的 对肾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参数与血清铁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临床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90例在我院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其中重度贫血、中度贫血、轻度贫血各30例.另外,抽取的对照组为30例参加体检的健康者.将3组患者及健康者的血RBC参数与血清Fe参数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肾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RBC水平较健康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肾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参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肾性贫血患者RBC形态可以看出,其符合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特点.虽然肾性贫血患者有一定程度的Fe代谢紊乱,但分析比较不同程度的贫血情况,铁代谢升降水平不明显.这一结论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俞小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互评模式在临床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互评模式临床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12月实施的传统模式护理查房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6月实施的互评模式护理查房设为观察组.两组在实施过程中均每周1次护理查房.比较两组查房者病情掌握程度、专科业务考核成绩、医生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查房专科考核成绩、医生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评模式在临床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可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建立评判性思维,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达到提高护士长查房能力的同时提升护士解决临床实践问题能力的预期效果与目标.

    作者:赖玉娥;吴华敏;韦川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骨髓细胞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骨髓细胞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贫血病因诊断的10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骨髓细胞检查,主要对其发生贫血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中,其贫血的原因主要以急性白血病、缺铁性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全部患者经过骨髓细胞筛查后,其中有98例(98.00%)患者能够明确造成其贫血的原因,另外,有2例(2%)患者尚未明确其致病因素.结论 通过骨髓细胞检查,能够进一步明确患者贫血的原因,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应在临床的实践中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崔红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研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对症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护理满意度为84.4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护理满意度为97.92%,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谢文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 此次选择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作尿液检验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对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据所获结果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150例患者尿液标本检验中缺陷率为9例(6.0%),尿液标本污染、采集时间不准、送检延时等方面不良情况均会影响尿液标本检验.结论 尿液检验时要高度重视质量控制,而这亦是尿液标本检验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院方工作人员要为此共同努力,确保尿液检验整个过程中各项工作都是规范、有序的,从而有效提高尿液检验准确性.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对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PCNL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低浓度组(D1组)、右美托咪定高浓度组(D2组).D1、D2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D1组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2μg/kg/h;D2组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4μg/kg/h;C组不使用右美托咪定.三组其他用药相同,麻醉维持选择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手术结束后(T2)、手术结束后4 h(T3)、手术结束后24 h(T4)取静脉血标本4 mL,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的浓度.结果 组内比较,TNF-α浓度在T2-T4均升高;D2组TNF-α峰值出现在T4时,与C组比较,D2组在T2-T4时TNF-α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抑制PCNL后炎性介质TNF-α的释放,这一作用存在剂量相关性.

    作者:王桂祥;曹宁;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观察组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照组产妇单纯应用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妇出血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较好,可促进子宫收缩能力,用药后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滕立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CT联合HPV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31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5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行TCT、HPV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链抗原(CA15-3)、糖类抗原(CA125)与细胞角质19片段(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与观察组比较四种血清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HPV单独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单项检测(P<0.05);但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结果(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但联合采用TCT、HPV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兴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