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液压式穿牙槽嵴上颌窦提升术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周建平;韩雨芝

关键词:上颌窦提升术, 液压式, 种植体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液压式提升上颌窦底并植入种植体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颌后牙缺失待修复的患者3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采用改良液压式提升上颌窦,同期植骨植入种植体.术前术后CBCT评估上颌窦提升效果,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种植体稳定性,种植体周围骨量的变化.结果 术中无感染、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6个月CBCT检查种植体形成良好骨结合,种植体无松动、脱落,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 改良液压式提升上颌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可以获得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与传统术式相比,患者创伤小、感染率低,安全系数高、舒适度高,临床优越性高,短期临床效果满意,可作为一种新颖术式进行临床推广.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9月-12月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2例,分为对照组61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施常规的产妇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的产妇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于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其产后恢复也相对较快,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恢复能力,并且降低产妇的产后不良情绪产生,对医患之间的友好关系建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艳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用于下腔静脉血栓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血栓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2013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下腔静脉血栓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抗凝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PA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与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FDP和FIB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溶栓应用于下腔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栓相关指标,提高疗效,降低出血风险,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比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根管治疗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在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根管治疗术,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卫生院口腔科所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中选取300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6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5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根管治疗术,实验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将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刘宝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低血糖性脑病误诊11例分析

    目的 探讨低血糖脑病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低血糖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低血糖脑病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癫痫、精神类疾病.结论 低血糖脑病易被误诊,尤其对老年患者,对突发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精神异常者应常规行血糖检查,及时确诊并今早治疗,以免影响预后.

    作者:刘志英;赵利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对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PCNL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低浓度组(D1组)、右美托咪定高浓度组(D2组).D1、D2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D1组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2μg/kg/h;D2组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4μg/kg/h;C组不使用右美托咪定.三组其他用药相同,麻醉维持选择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手术结束后(T2)、手术结束后4 h(T3)、手术结束后24 h(T4)取静脉血标本4 mL,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的浓度.结果 组内比较,TNF-α浓度在T2-T4均升高;D2组TNF-α峰值出现在T4时,与C组比较,D2组在T2-T4时TNF-α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抑制PCNL后炎性介质TNF-α的释放,这一作用存在剂量相关性.

    作者:王桂祥;曹宁;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CT联合HPV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31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5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行TCT、HPV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链抗原(CA15-3)、糖类抗原(CA125)与细胞角质19片段(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与观察组比较四种血清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HPV单独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单项检测(P<0.05);但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结果(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但联合采用TCT、HPV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兴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动态观察在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疗效判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动态观察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指标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老年患者疗效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5年6月-2017年5月入住本院ICU并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共80例,其中40例患者伴有VAP,设置为VAP组,40例患者不伴有VAP,设置为对照组.VAP组患者需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在治疗后1 d、5 d、7 d和9 d清晨采集静脉血检测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和CRP水平,进行临床评估.在确诊VAP后24 h内和治疗10 d后每日进行APACHE II评分评价疗效,并根据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和CRP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1 d时,两组患者的血清PCT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5 d、7 d和9 d时,恶化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和CRP水平均比好转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和CRP水平比好转组和恶化组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联合CRP诊断呼吸机相关肺炎疗效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明显比单一PCT或CRP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指标能够有效地预测呼吸机相关肺炎老年患者的预后,能够作为患者疗效判断的指标.

    作者:朱丽康;钟宏文;曾金石;陈明红;钟玉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关注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眼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

    目的 近年来,基因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了一门备受关注的新型学科,加强蛋白组织学的研究在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改善疾病预后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眼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乔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

    目的 分析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发生临床检验危急值的患者200例,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管理,实验组患者则选择PDCA循环法管理,观察比较管理效果.结果 在登记率、登记合格率、抢救成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检验危急值回报时间、医疗干预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能让患者的安全得以保证,让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显著提高,持续改进危急值质量管理.

    作者: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对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究针对性护理对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集的检验标本100份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的检验标本100份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问题发生几率.结果 观察组当中标本量不足占比、标本留取不规范占比、患者准备不充分占比以及送检不及时占比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问题发生总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标本采集中可以提升采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黎肖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周病种植牙患者龈沟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分析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周病种植牙患者龈沟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数字随机方法将80例牙周病种植牙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种植牙治疗前给予碘甘油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种植牙治疗前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患者龈沟液细胞因子表达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龈沟液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能有效控制牙周病种植牙患者的龈沟液细胞因子表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劳均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对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患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30日-2017年3月30日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作为A组,同时选取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作为B组,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这3组受检者均接受血液检验,对其红细胞参数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受检者的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相比,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患者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对患者不同的贫血类型进行判断,从而使得患者可以接受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刘江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案对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转移瘤患者,患者均接受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疾病进展率分别为8.89%、45.56%、33.33%、12.22%;治疗后,共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无患者出现颅内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方式对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眭文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七氟烷合用竞安(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小儿气管内麻醉的体会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合用竞安(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小儿气管内麻醉的诱导和苏醒特征,评估其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60例2岁-12岁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在全麻下择期行腹部、骨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手术.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可合用舒芬太尼,肌松药采用维库溴胺0.1 mg/kg.结果 七氟烷吸入诱导成功率100%,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在60 s-132 s之间;呼吸道分泌物少,气道耐受性好,术中维持浓度为1.0%-3.0%,竞安按5 mg/kg/h静脉泵注,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者;全组患儿体温均正常.结论 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诱导快速,气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轻,合用竞安优势组合,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控..

    作者:陈宝军;李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在传统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的基础上,联合镁加铝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试验,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观察组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等指标,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168.56±21.84)和胃动素(330.87±83.8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德平;蒋彩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多潘立酮,观察组患者服用莫沙必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多潘立酮,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切口内缝线固定法矫正老年性下睑松弛症11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切口内缝线固定法,矫正老年性下睑松弛症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下睑松弛症患者,施行内+睑缘中部+外韧带微创切口,采用非吸收丝线做固定,共计115例,182只眼.结果 其手术效果肯定,成功率为100%.结论 在为老年性下睑松弛症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小切口内缝线固定法矫正的方法开展治疗,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无需住院,无并发症发生,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韩立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诊治的效果.方法 选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8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每组19例,参照组患儿采取红霉素治疗,治疗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肺炎支原体患儿确诊以后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可改善患儿各项指标,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许贤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细节化护理干预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细节化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接受细节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3.65±2.16)分,对照组为(78.57±3.02)分,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为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细节化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进行护理,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护理服务的综合质量,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鲁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分别作为地贫组、缺铁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体检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3组受检者均接受血液检验,待其血液检验结果得出后,比较3组受检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 3组受检者的血液检验各项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缺铁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低,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地贫组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低.结论 采用血液检验不仅可有效检出贫血,还可对贫血类型予以准确鉴别.

    作者:徐五星;邱立东;张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