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均平
目的 探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280例,分为对照组(n=140)和观察组(n=140).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不接受任何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接受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干预,比较两组输血质量.结果 经过相应方式进行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标本采集准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前检查项目完整性、输血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用量以及输注成分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临床输血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波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为34例,对照组采用边转运边治疗的模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先治疗后转运的模式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同时段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5.88%,对照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先抢救后转运的抢救方式对急性左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能明显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吴艳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在剖腹产孕妇麻醉过程中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探究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孕妇参与本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参照组孕妇:在麻醉过程中应用2 mL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实验组孕妇:在麻醉过程中应用1 mL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将两组孕妇经过不同麻醉后得出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孕妇自主排尿时间、苏醒时间、胎儿娩出后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佳,对比参照组孕妇而言,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肌松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剖腹产孕妇麻醉过程中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减少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影响,麻醉质量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祁晓燕;何全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9月-12月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2例,分为对照组61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施常规的产妇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的产妇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于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其产后恢复也相对较快,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恢复能力,并且降低产妇的产后不良情绪产生,对医患之间的友好关系建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艳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究针对性护理对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集的检验标本100份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的检验标本100份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问题发生几率.结果 观察组当中标本量不足占比、标本留取不规范占比、患者准备不充分占比以及送检不及时占比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问题发生总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标本采集中可以提升采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黎肖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所接收的进行体检的1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另在选取本院同一阶段接收130例非酒精性防脂肝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本研究的研究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体检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OHD)水平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记录整理好,然后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血清25OHD水平与NAFLD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体检者的检查数据相比较,研究组体检者的血清25OHD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体当中的血清25OHD水平是与NAFLD存在相关性关系的,NAFLD患者的25OHD水平低于健康人的25OHD.
作者:李美珠;李炜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43例确诊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本组患者螺旋CT检查,随后与手术确证指征对比,以此判断螺旋CT在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螺旋CT检查中,本组患者检测出存在中耳窦腔内软组织密度留影者37例,骨质受损者43例,中耳窦腔骨缘硬化者39例,经手术证实分别为34例、35例、3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分别为91.89%、81.40%、84.62%.此外胆脂瘤于螺旋CT下显示,发生部位依次为中耳腔25例(58.14%),乳突14例(32.56%),外耳道4例(9.30%).结论 螺旋CT应用于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较高,对患者病理情况准确反映,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王卫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血栓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2013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下腔静脉血栓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抗凝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PA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与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FDP和FIB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溶栓应用于下腔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栓相关指标,提高疗效,降低出血风险,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支原体肺炎患者与正常儿童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42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粒细胞绝对值与单极细胞绝对值皆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淋巴细胞绝对值与红细胞计数则比对照组的低(P<0.05);研究组的IgG、IgA、IgM、IgE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正常参考值(P<0.05).结论 血常规检查可作为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的诊断依据,不仅操作便捷且确诊率高.
作者:陈士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血必净,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愿参与的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中选取44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为2014年8月-2016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综合治疗+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β-HB缓解时间、pH缓解时间、APACHEII评分、降钙素原(PCT)、CRP均显著更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血必净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
作者:张琛;魏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锥束CT(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接受CBCT检查患者,使用CBCT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分析110例患者CBCT图像,分析其成像特点,判断在根折评价方面CBCT与X线的有效性,对患者CBCT治疗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在CBCT检查与X线检查结果方面,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BCT检查与X线检查根折评价灵敏度方面,0级和2级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CBCT治疗结果方面,在之后的半年随访时间内,患者并不存在严重并发症情况出现,治疗结果理想.结论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患者全方位的口腔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4例纳入研究,采集风险事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其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3例纳入研究,实施优质血液透析护理,对比防范措施实施前后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在血液透析护理事件发生率上,2015年为15.63%,2016年为4.11%,明显低于防范措施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并加以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谢文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在总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HS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情况,评价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于患者入院时、术后一周内以及出院时三个时间节点评价患者的疼痛感,并总结疼痛原因.结果 经统计学对比可知,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HS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膝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P<0.05).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导致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创伤,手术创伤52例(65.00%),患膝功能锻炼21例(26.25%),膝关节术后感染6例(7.50%),不良心理状况1例(1.25%).手术创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患膝功能锻炼、膝关节术后感染以及其他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提高HSS评分,增大膝关节活动度.但由于护理操作不当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因此掌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原因,于术前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或避免疼痛感的产生.
作者:周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昏迷病因与临床急救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月急诊内科昏迷患者92例,对其昏迷病因及相应的急救对策加以分析.结果 本试验中,乙醇中毒(20.7%)、脑出血(22.8%)、心血管事件(16.3%)所致昏迷患者居多;临床抢救结果中,病情好转患者62例(67.4%),病情稳定患者21例(22.8%),病情恶化患者7例(7.6%),死亡患者2例(2.2%);急诊内科92例昏迷患者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中,原发疾病状况、昏迷程度及发病后入院时间在患者预后所产生的影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性别与年龄这两项因素在其预后效果的影响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昏迷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临床抢救、及早入院治疗、加强预防等有助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死亡率的有效降低.
作者:刘志英;赵利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16排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16排CT常规剂量进行胸部扫描,研究组患者实施16排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研究组扫描的CT剂量指数与剂量长度乘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间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CT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具有很高的诊断率,同时其辐射剂量相对相抵,安全性相对来说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亚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坎地沙坦联合治疗收缩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评价.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123例收缩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分为对照组(61例),研究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心衰治疗,研究组行美托洛尔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分析2组左心室在舒张末期的内径(LVEDD)与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疗效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LVEDD治疗后[(39.36±3.02)mm]比对照组[(57.39±5.11)mm]小(P<0.05);研究组疗效[95.16%(59/62)]比对照组[70.49%(43/61)]高(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较高,能改善心脏功能,提升疗效.
作者:孟祥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治疗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掷色子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非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并分析患者的心率、平均血压、病发率和存活率.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化指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血液透析,一方面有利于患者肾炎肾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可促进患者的肾功能恢复,对患者的肾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江茂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协同奥沙利铂运用于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晚期胃癌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氟尿嘧啶协同顺铂开展化疗治疗,试验组采用替吉奥协同奥沙利铂开展化疗治疗,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 对比发现,试验组治疗后的治疗成效、化疗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年生存率、生后质量都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协同奥沙利铂运用于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胡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不同的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为后期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4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末梢血,而干预组患者则采取静脉血,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以及平均血红细胞蛋白量比较无差异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采取患者的静脉血比末梢血更加稳定且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更大.
作者:赵佃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和分析妇女孕中期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旨在了解与掌握正常妊娠和IM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体检建卡的60例正常妊娠妇女,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女性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肘静脉血,并即刻对血清进行离心分离,具体操作步骤均严格根据操作规程展开.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对象均与正态分布相符合,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对象的IMA含量为(73.72±3.64)IU/mL,观察组研究对象的IMA含量为(87.39±4.20)IU/mL,两组研究对象IMA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IMA在85 IU/mL的例数为34例(56.7%),这可能和在妊娠期间的氧化应激反应存在相关性.结论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孕妇血脂水平和IMA呈现明显的相关性,IMA水平会随着HDL-C/TC比值的上升而上升,而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病患的机体内存在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由此就导致钴离子和白蛋白相结合的能力下降,进而提升IMA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妊娠妇女进行IMA检测时,一定要慎重解释研究结果.因为IMA对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比较高,所以,也有可能是诊断妊娠早期心肌缺血的重要标记物.
作者:张丽兴;彭俊云;何莲珠;莫善钰;林锐;苏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