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体检人群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分析

李美珠;李炜煊

关键词:体检,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非酒精性脂肪肝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所接收的进行体检的1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另在选取本院同一阶段接收130例非酒精性防脂肝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本研究的研究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体检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OHD)水平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记录整理好,然后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血清25OHD水平与NAFLD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体检者的检查数据相比较,研究组体检者的血清25OHD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体当中的血清25OHD水平是与NAFLD存在相关性关系的,NAFLD患者的25OHD水平低于健康人的25OHD.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早治疗,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2009年-2016年收治的13例妊娠期脂肪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妊娠期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厌食、腹泻、黄疸、上腹部疼痛、喜食凉食、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低血糖、肾功能异常、脂肪代谢异常)、早期诊断及早治疗进行探讨.目前根据Swansea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及化验指标,有助于及时诊断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结论 尽早终止妊娠、积极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孙爱华;温晓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6例待产孕妇(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门诊体检的非妊娠健康女性506例(对照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样1.5 mL,使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D-二聚体(D-dimer,D-D)等,分析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孕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PT、aPTT、TT值均低于非妊娠的对照组相应指标,而Fbg值则高于非妊娠的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二聚体均值为(782.03±82.56)ng/mL;对照组的D二聚体均值为(387.91±43.86)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相关性分析显示PT、aPTT、TT与D-二聚体均呈现明显正相关性关系(r=0.674,0.345,0.674;P<0.05),Fbg与D-二聚体呈现负相关关系(r=-0.345,P<0.05).结论 孕妇中联合检测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能够为了解孕妇凝血功能与纤溶功能的变化提供指导,为提高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郭雅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在临床血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予以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其血糖,对其血糖检验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种检验方法所得结果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血糖检验中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均可得到较为准确的血糖检验值,临床检验期间医生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血糖检验方法.

    作者:周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

    目的 在剖腹产孕妇麻醉过程中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探究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孕妇参与本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参照组孕妇:在麻醉过程中应用2 mL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实验组孕妇:在麻醉过程中应用1 mL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将两组孕妇经过不同麻醉后得出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孕妇自主排尿时间、苏醒时间、胎儿娩出后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佳,对比参照组孕妇而言,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肌松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剖腹产孕妇麻醉过程中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减少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影响,麻醉质量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祁晓燕;何全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行尿常规检查的80例患者,同时对患者进行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测,对3种检测结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当对患者进行3种检测后,从红细胞阳性数和白细胞阳性数方面进行比较,联合法的检测率均高于干化学与尿沉渣法,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细胞阳性检测率中,尿沉渣法相对较低于干化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细胞阳性检测率中,尿沉渣法的检测效果较优于干化学法,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进行尿常规检验时,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均具有各自优势,但将两种方法进行联合应用,尿常规的检测效率会得到明显提高,使其具有较高准确性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贡正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取得的效果,并对具体实施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以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比实施管理前后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实施管理后,患者血压值、空腹血糖、血浆总胆固醇、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明显改善,与实施管理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在三高症防治工作中的运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蔡伯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治疗中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的效果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协同噻托溴铵运用到给中重型慢阻肺平稳期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中重型慢阻肺平稳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对照组患者单独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肺功能的改变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协同噻托溴铵运用到给中重型慢阻肺平稳期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极优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头孢吡肟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吡肟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组30例.A组患者予以头孢吡肟治疗,B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治疗,对比A组与B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临床效率明显高于B组,且A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少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吡肟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治疗不良反应小,是获得性肺炎的安全有效治疗药物.

    作者:李廷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两种术式对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手术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临床资料,共80例,为观察组.另外80例为同期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观察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但术后伤口水肿发生率则高于传统组,费用亦高于传统组.结论 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在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微创,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蒋华;吴爱斌;曾明辉;卜强;吴云;虞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分娩前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分娩前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0.0%,低于对照组的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结论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孕妇在分娩前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魏淑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肌酶指标的影响

    目的 在急性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探究疗效以及对心肌酶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曲美他嗪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肌酶各项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性更佳,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心肌酶指标.

    作者:胡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血液制品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住院的4,200例输血患者的《输血记录单》及《输血反应回报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所选的4,200例输血患者中,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68例,其中发热反应32例,过敏反应28例,其他反应8例;其中以输注血浆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其次为手工血小板.结论 临床输血过程中应提倡自体输血,严格遵守临床输血规范和输血适应症,根据不良反应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作者:琚绍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ICU血培养阳性病例,按照培养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污染情况,对诱发原因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开展ICU血培养标本采集污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后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统计考核成绩.结果 2014年-2016年血培养阳性结果220例,其中20例污染(9.09%),污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共发放70份调查问卷,其中42.86%的护理人员未接受过任何关于血培养相关医学知识的培训,未对血液标本采集部位严格消毒占64.29%,未明确要求血液标本送检要求占52.86%,对血液标本采集部位不够了解占11.43%,血液采集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占7.14%;参加ICU血培养污染相关培训前,相关知识考核成绩为(75.39±5.69)分,显著低于培训后的(95.41±6.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掌握ICU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原因,有利于降低血培养标本采集污染率,避免耽误患者治疗.

    作者:陈兴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IMA在正常妊娠妇女体内的浓度变化及其与正常妊娠的关系研究

    目的 检测和分析妇女孕中期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旨在了解与掌握正常妊娠和IM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体检建卡的60例正常妊娠妇女,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女性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肘静脉血,并即刻对血清进行离心分离,具体操作步骤均严格根据操作规程展开.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对象均与正态分布相符合,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对象的IMA含量为(73.72±3.64)IU/mL,观察组研究对象的IMA含量为(87.39±4.20)IU/mL,两组研究对象IMA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IMA在85 IU/mL的例数为34例(56.7%),这可能和在妊娠期间的氧化应激反应存在相关性.结论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孕妇血脂水平和IMA呈现明显的相关性,IMA水平会随着HDL-C/TC比值的上升而上升,而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病患的机体内存在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由此就导致钴离子和白蛋白相结合的能力下降,进而提升IMA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妊娠妇女进行IMA检测时,一定要慎重解释研究结果.因为IMA对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比较高,所以,也有可能是诊断妊娠早期心肌缺血的重要标记物.

    作者:张丽兴;彭俊云;何莲珠;莫善钰;林锐;苏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对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究针对性护理对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集的检验标本100份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的检验标本100份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问题发生几率.结果 观察组当中标本量不足占比、标本留取不规范占比、患者准备不充分占比以及送检不及时占比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问题发生总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标本采集中可以提升采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黎肖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究尿液检验过程中采用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测两种方式进行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过去一段时期内在我院接受尿液标本检测的患者92例,采用数学随机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尿沉渣检测方式进行尿液标本检测;研究组采用尿常规方式进行尿液标本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尿液标本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检测操作时间、对尿液标本检测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尿液标本检测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5.2%、19.5%、21.7%,对照组分别为13.0%、23.9%、19.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尿液标本检测方法的满意度研究组达到95.7%,对照组为91.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操作时间略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尿液检验过程中,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测两种方式可谓各具优点,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两项技术结合应用,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阮国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盐酸贝那普利与胰激肽原酶联合应用对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贝那普利与胰激肽原酶联合应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入选者为临床上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衰患者共32例,其中女性22例,男性10例.年龄范围52岁-60岁,平均年龄57岁,32例患者均经过彩超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除外双侧肾动脉狭窄,无论血压正常与否均给予盐酸贝那普利2.5 mg,每日2次,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40单位,每日3次,口服.并根据患者血压耐受情况,盐酸贝那普利逐渐增量,理想剂量达到10 mg,每日2次,二周内达到理想剂量,(其中有5例患者因血压偏低,即血压低于90/60 mmHg而保持剂量维持在5 mg,每日2次)并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复查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结果 联合应用两种药物者有22例(68.75%)肌酐及尿素氮较治疗前有下降,7例无进展,1例较治疗前加重,2例脱落.结论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头孢吡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人肺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头孢吡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人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有肺炎的80例老年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吡肟治疗,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但是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人肺炎采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吡肟治疗效果相似,但是头孢吡肟治疗时间较短,左氧氟沙星治疗费用较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作者:杨跃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人群对健康管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对健康管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体检中心的体检者1,0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体检者的健康管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000份问卷调查回收967份,回收率为96.70%,回收的问卷调查均有有效问卷.967分问卷调查中,有健康管理需求的有814份,无健康管理需求的有153份,需求率为84.18%;体检者在体检报告解读、健康档案、健康指导、健康计划、健康风险评估和其他的健康管理需求分别为22.85%、18.93%、17.27%、14.27%、7.03%和3.83%,其中需求大的为体检报告解读,比其他需求更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对健康管理需求具有较高的要求,在体检报告解读、健康档案、健康指导、健康计划、健康风险评估等方面均有要求,因此医院体检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满足人们的健康管理需求.

    作者:常峪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NCU护士进行患者家属需求干预对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eurology intensive care unit,NCU)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能否通过护士对他们进行需求干预的方法得到改善.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于我院NCU就诊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形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由科室护士通过发放CCFNI量表获取干预组的主要需求,进而患者在NCU整个住院过程中护士针对这些需求进行个性化干预,对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和出院时发放简式POMS量表,进行空白对照和干预前后对比其情绪.结果 研究之后,对照组的情绪纷乱的总分(TMD)平均值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CU护士进行患者家属需求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家属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支持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梅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