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金闯

关键词:锥束CT, 牙体牙髓病, 诊断治疗,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锥束CT(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接受CBCT检查患者,使用CBCT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分析110例患者CBCT图像,分析其成像特点,判断在根折评价方面CBCT与X线的有效性,对患者CBCT治疗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在CBCT检查与X线检查结果方面,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BCT检查与X线检查根折评价灵敏度方面,0级和2级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CBCT治疗结果方面,在之后的半年随访时间内,患者并不存在严重并发症情况出现,治疗结果理想.结论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患者全方位的口腔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啶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镇痛作用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啶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镇痛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1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啶,对比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视觉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采用右美托咪啶,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蔡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多潘立酮,观察组患者服用莫沙必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多潘立酮,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两种术式对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手术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临床资料,共80例,为观察组.另外80例为同期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观察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但术后伤口水肿发生率则高于传统组,费用亦高于传统组.结论 自锁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在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微创,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蒋华;吴爱斌;曾明辉;卜强;吴云;虞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分娩前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分娩前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0.0%,低于对照组的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结论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孕妇在分娩前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魏淑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脑膜炎组(60例)和病毒性脑膜炎组(60例),分别对其血清和脑脊液中的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的血清、脑脊液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降钙素原的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 降钙素原检测是鉴别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理想指标,且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得检测有更好的灵敏度,操作简便,有利于患儿的治疗.

    作者:杨秀贤;许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兰索拉唑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究兰索拉唑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取兰索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兰索拉唑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才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EA、CA153和CA72-4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罗氏Cobas602电化学发光自动免疫生化仪测定并比较183例乳腺癌患者、102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200例正常女性血清中CEA、CA153和CA72-4的水平.结果 乳腺癌患者CEA、CA153和CA72-4的检测水平与阳性率均高于乳腺良性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5);在三项肿瘤标志物之中,CA153的敏感性高(32.24%),但CEA、CA153和CA72-4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9.02%,准确性高达91.96%,远远高于单项检测时各项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论 CEA、CA153和CA72-4的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单项检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方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血液制品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住院的4,200例输血患者的《输血记录单》及《输血反应回报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所选的4,200例输血患者中,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68例,其中发热反应32例,过敏反应28例,其他反应8例;其中以输注血浆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其次为手工血小板.结论 临床输血过程中应提倡自体输血,严格遵守临床输血规范和输血适应症,根据不良反应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作者:琚绍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案对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转移瘤患者,患者均接受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疾病进展率分别为8.89%、45.56%、33.33%、12.22%;治疗后,共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无患者出现颅内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方式对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眭文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血清VitB12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血清VitB12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各种贫血的患者80例,将其根据不同的贫血类型分为多个组,其中包括25例白血病(白血病组)、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5例多发性骨髓瘤(MM组)、8例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组)、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7例缺铁性贫血(IDA组),对照组患者选取相同时间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30例,对这30例患者采取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其标本血清中的Ft、VitB12水平,在使用电阻抗法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对血细胞进行分析,对组间的Ft、VitB12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并分析其与血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血小板减少、白血病、IDA组患者的血清VitB1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患者的血清VitB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VitB12和平均红细胞的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MCHC)有相关性,与平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MCH)无相关性,但是Ft与各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 在对贫血的诊断中血清Ft、VitB12的水平可以作为血常规的补充,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中.

    作者:陈芳;范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危型HPV分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初筛应用

    目的 探究宫颈癌前病变(CIN)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病毒载量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汇总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因宫颈疾病前来我院检查的3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宫颈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HR-HP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判断HR-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病变各组的高危型HPV阳性率(50.00%、70.00%、88.46%、93.33%)多于炎症组(12.67%),不同病变程度组间病毒载量差异明显,病毒载量越高,CIN程度越高;随着子宫颈暴露HR-HPV病毒载量的增加,发生各级CIN的危险性均增加,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HR-HPV病毒载量的高低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危型HPV病毒载量越高,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储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疗效

    目的 分析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并行全身麻醉的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收治并行腰-硬联合麻醉的3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乙组麻醉效果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积极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能够确保患者术中心率、脉动压更加平稳,该方法值得积极推广运用.

    作者:崔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大蒜素、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5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大蒜素胶囊、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治疗.7天后患者单独服用埃索美拉,维持服用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HP根除率为84.44%,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7.78%,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6.67%,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感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大蒜素、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关艾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于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30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实施肿瘤标志物检验,然后对比两组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结果 在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糖类抗原(CA125)4种肿瘤标志物方面,观察组的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验,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席源;刘永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比

    目的 讨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使用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奥美拉唑治,是临床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并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丁展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双嘧达莫联合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双嘧达莫联合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88例脑血栓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实验组(n=44)与参照组(n=44);对参照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红细胞比积(PCV)、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全血粘度切变率等血液流变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为脑血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双嘧达莫联合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状态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和崇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用于下腔静脉血栓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血栓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2013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下腔静脉血栓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抗凝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PA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与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FDP和FIB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溶栓应用于下腔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栓相关指标,提高疗效,降低出血风险,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先兆流产采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的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先兆流产采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先兆流产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胶丸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孕酮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治疗时间、保胎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先兆流产患者中采用地屈孕酮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见效快,安全性较高,不易发生系列并发症状,有利于保护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淑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因CKLFSF8转染对肿瘤细胞EGFR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CKLFSF8对BGC823肿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 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目的基因检测脂质体介导的转染率,然后将目的基因CKLFSF8转染BGC823肿瘤细胞中,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EGFR的表达.结果 目的基因CKLFSF8转染BGC823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EGFR,结果显示CKLFSF8基因转染BGC823肿瘤细胞EGFR表达的阳性率比较,转染前后阳性率分别为(95.0±3.58)%和(68.9±3.89)%,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基因CKLFSF8抑制BGC823肿瘤细胞EGFR的表达.

    作者:朱慧敏;王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 此次选择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作尿液检验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对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据所获结果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150例患者尿液标本检验中缺陷率为9例(6.0%),尿液标本污染、采集时间不准、送检延时等方面不良情况均会影响尿液标本检验.结论 尿液检验时要高度重视质量控制,而这亦是尿液标本检验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院方工作人员要为此共同努力,确保尿液检验整个过程中各项工作都是规范、有序的,从而有效提高尿液检验准确性.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