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治疗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江茂春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治疗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掷色子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非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并分析患者的心率、平均血压、病发率和存活率.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化指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血液透析,一方面有利于患者肾炎肾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可促进患者的肾功能恢复,对患者的肾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72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7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内镜下病变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朱晓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颈动脉彩超及CTA检查对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超及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探究对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2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接诊的28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检验指标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阻力指数(RI)、斑块检出率、中重度血管狭窄;研究组患者进一步行CTA检查,对比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中颈部狭窄数据,研究一致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IMT、RI、斑块检出率、血管狭窄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及CTA检查获得的中重度血管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可作为探查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常规筛查手段.

    作者:董延慧;刘秋武;尹丽鹤;姚亚红;朱东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RP、WBC及PCT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CRP、WBC及PCT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80例,对照组是非细菌感染患者,研究组是细菌性感染患者.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WBC、PCT和CRP的检测值以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患者的PCT、WBC和CRP的数值和阳性检出率,可以作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依据,帮助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大蒜素、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5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大蒜素胶囊、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治疗.7天后患者单独服用埃索美拉,维持服用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HP根除率为84.44%,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7.78%,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6.67%,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感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大蒜素、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关艾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部分可吸收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观察部分可吸收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比较二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TAPP的76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聚丙烯补片治疗,试验组给予部分可吸收补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腹部慢性疼痛、异物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术后1、3、6个月补片挛缩直径、皱缩率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可吸收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TAPP中均具有较好效果,其中以部分可吸收补片更为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补片痉挛皱缩率等指标,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作者:于洪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9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46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常规组的大,组间比较显示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应用.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与阿托品眼膏用于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与阿托品眼膏在青少年假性近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80例假性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品眼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眼调节幅度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均得到改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眼调节幅度变化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22.50%(P<0.05).结论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与阿托品眼膏相比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应用治疗.

    作者:谢文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的146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A组、B组,每组73例.A组患者通过尿液分析仪进行潜血试验,B组患者进行镜检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评价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阴性率(75.34%)高于A组患者(67.12%),但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P=0.273).结论 尿液分析仪潜血试验和镜检RBC在临床中均存在一定有效性,两种方法的优势不同,可联合进行检查来降低误差发生的几率.

    作者:张长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280例,分为对照组(n=140)和观察组(n=140).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不接受任何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接受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干预,比较两组输血质量.结果 经过相应方式进行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标本采集准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前检查项目完整性、输血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用量以及输注成分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临床输血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波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对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究针对性护理对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集的检验标本100份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的检验标本100份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问题发生几率.结果 观察组当中标本量不足占比、标本留取不规范占比、患者准备不充分占比以及送检不及时占比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问题发生总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标本采集中可以提升采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黎肖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化学法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化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并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2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检测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0例.对照组行尿常规化学法,而研究组则实施尿沉渣镜检,对比两组检查效果.结果 研究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化学法,能够实现有效互补,以提升检测精确度.

    作者:李宗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84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为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并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采用的系统护理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采用的系统护理干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 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盐酸贝那普利与胰激肽原酶联合应用对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贝那普利与胰激肽原酶联合应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入选者为临床上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衰患者共32例,其中女性22例,男性10例.年龄范围52岁-60岁,平均年龄57岁,32例患者均经过彩超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除外双侧肾动脉狭窄,无论血压正常与否均给予盐酸贝那普利2.5 mg,每日2次,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40单位,每日3次,口服.并根据患者血压耐受情况,盐酸贝那普利逐渐增量,理想剂量达到10 mg,每日2次,二周内达到理想剂量,(其中有5例患者因血压偏低,即血压低于90/60 mmHg而保持剂量维持在5 mg,每日2次)并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复查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结果 联合应用两种药物者有22例(68.75%)肌酐及尿素氮较治疗前有下降,7例无进展,1例较治疗前加重,2例脱落.结论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影响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以后,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可推广.

    作者:于景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双嘧达莫联合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双嘧达莫联合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88例脑血栓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实验组(n=44)与参照组(n=44);对参照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红细胞比积(PCV)、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全血粘度切变率等血液流变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为脑血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双嘧达莫联合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状态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和崇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血清VitB12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血清VitB12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各种贫血的患者80例,将其根据不同的贫血类型分为多个组,其中包括25例白血病(白血病组)、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5例多发性骨髓瘤(MM组)、8例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组)、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7例缺铁性贫血(IDA组),对照组患者选取相同时间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30例,对这30例患者采取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其标本血清中的Ft、VitB12水平,在使用电阻抗法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对血细胞进行分析,对组间的Ft、VitB12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并分析其与血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血小板减少、白血病、IDA组患者的血清VitB1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患者的血清VitB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VitB12和平均红细胞的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MCHC)有相关性,与平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MCH)无相关性,但是Ft与各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 在对贫血的诊断中血清Ft、VitB12的水平可以作为血常规的补充,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中.

    作者:陈芳;范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倍他乐克和环磷腺苷葡胺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倍他乐克和环磷腺苷葡胺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溶栓的患者7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倍他乐克和环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律失常、心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的出现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结论 使用倍他乐克和环磷腺苷葡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心律失常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邱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92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基本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术前给予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对比两组女性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能够有效提升镇痛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罗箐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

    目的 分析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发生临床检验危急值的患者200例,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管理,实验组患者则选择PDCA循环法管理,观察比较管理效果.结果 在登记率、登记合格率、抢救成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检验危急值回报时间、医疗干预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能让患者的安全得以保证,让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显著提高,持续改进危急值质量管理.

    作者: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周病种植牙患者龈沟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分析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周病种植牙患者龈沟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数字随机方法将80例牙周病种植牙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种植牙治疗前给予碘甘油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种植牙治疗前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患者龈沟液细胞因子表达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龈沟液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能有效控制牙周病种植牙患者的龈沟液细胞因子表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劳均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