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徐原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索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106例在我院肝胆外科接受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合并肝内胆管结石为结石阳性组(n=29),无肝内胆管结石为结石阴性组(n=77).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主要包括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血液学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临床表现、周围神经侵犯、TNM分期、肿瘤子灶、淋巴结转移、γ-GT、A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管侵犯、肿瘤直径、甲胎蛋白、AST、ALT、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阳性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结石阴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高,患者预后明显更差.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常规、生化以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血常规、生化以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检查的100例参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常规、生化以及肿瘤标志物的实际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血常规方面,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血清生化方面,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肿瘤标志物方面,观察组糖类抗原CA19-9以及癌胚抗原CEA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筛查的过程中,通过血常规、生化以及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够产生较高的应用价值,从而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孙爱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及相应对策

    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对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微生物室不合格标本分布、原因以及不合格率.结果 2016年-2017年我院微生物室不合格样本数量分别是398份、2,282份,共计2,680份,由于痰液样造成标本不合格的份数是1,743份(65.04%),由于尿标本污染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份数是527份(19.66%),由于其他原因(送检超时、项目错误等)导致的标本不合格的份数是410份(15.30%).结论 应当对微生物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充分的重视,加强与临床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有效措施的采取,促进送检样本质量的提高,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进而为临床诊断或者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阿依古丽?苏来曼;萨拉麦提?阿布里米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缙云地区29,917例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近三年就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感染与生理年龄、季节、清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9,917例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917例阴道分泌物中霉菌检出率以21岁-30岁组高,而滴虫和加德纳菌检出率以41岁-50岁组高;霉菌的感染率在春季低,而滴虫和加德纳菌在4个季节之间,没有显著变化;随着清洁度增高,病原菌检出率也依次升高;然而在清洁度正常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条件致病菌检出率.结论 病原菌的感染率与患者生理年龄、季节及清洁度都有关联.

    作者:楼明;陈如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效果和准确率观察

    目的 分析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效果和准确率.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为102例糖尿病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为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患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清学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肾功能血清学指标检测情况,观察组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尿素氮(BUN)三项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检测的准确率,观察组患者中检出糖尿病肾病为49例,准确率为96.08%.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准确检验出糖尿病肾病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孝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诊疗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则使用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7例,无效13例;实验组患者治愈18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56.67%和86.67%,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对颈型颈椎病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而且其治疗方法灵活,患者可以自行敷贴,简单实用,同时该治疗方法所使用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因此,其适合在临床上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坤福;祝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实时荧光PCR检测解脲支原体DNA的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在健康检查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试管婴儿男女就诊者、不育不孕患者及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实时荧光PCR法对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26日在我院就诊的不同人群就诊者的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DNA检测.结果 男性健康检查者212人次,有84人阳性,阳性率39.62%,女性69人次,有42人阳性,阳性率60.87%;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男性505人次,有142人阳性,阳性率28.12%,女性324人次,有210人阳性,阳性率64.81%;试管婴儿男性187人次,有88人阳性,阳性率47.06%,女性321人次,有193人阳性,阳性率60.12%;不育不孕男患者105人次,有53人阳性,阳性率50.48%,女患者115人次,有76人阳性,阳性率66.09%;习惯性流产患者86人次,有42人阳性,阳性率48.84%.结论 解脲支原体在男性健康检查者感染率为39.62%,女性为60.87%;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男性感染率为28.12%,女性为64.81%;试管婴儿男性感染率为47.06%,女性感染率为60.12%;不育不孕男患者感染率为50.48%,女患者感染率为66.09%;习惯性流产患者感染率为48.84%.由此可见,解脲支原体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率非常高,低的为28.12%,高的达到了66.09%.实时荧光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从标本处理到报告的签发只需2 h-3 h,解脲支原体核酸检测有助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广大患者节省了宝贵治疗的时间.

    作者:罗振元;李媛媛;徐晓婧;余姝妮;王茹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融入临终关怀服务的探讨

    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价值观的提高,国人对于临终关怀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断提升.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与临终关怀的契合度高,因而在临终关怀服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国内缺少将中医药融入临终关怀的实践,故本文对将中医药融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从而推动具有我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形成与发展.

    作者:袁琪;李萍;贾兆星;尤吾兵;陈晓雪;蒋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红原医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37例,对比组患者按照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之补肾生经方联合干预治疗,比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分别治疗后得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9%,对比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而且在血压、血糖的控制方面也均优于对比组,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干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既有效地稳定了老年患者血压及血糖等临床指标,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参考和应用.

    作者:杨新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运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微生物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院内感染3例,占10.00%;观察组没有发生院内感染,两组经对比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探微

    心理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身体上的疾病,心理方面的疾病自古以来也就有记载.我国传统医学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为中华儿女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并且在不断的实践当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因此形成了丰富完备的理论体系.中医心理学事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本文综述了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重点描述了几个中国古代医学心理治疗的案例,后我们对现代中医心理学发展提出了展望.

    作者:肖源诣;李军;李梦桐;林阳;罗昭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检验诊断小儿发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WBC水平检验应用在小儿发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将100例发热患儿分成A组(46例细菌感染)、B组(35例病毒感染)、C组(19例风湿性疾病),病例选取时间范围2017年6月-2018年2月,选取同期5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对比四组C-反应蛋白、WBC的定量、定性检验结果.结果 A组WBC水平[(15.24±4.36) ×109/L]高于其他三组,A组、C组C-反应蛋白水平[(25.36±4.16)mg/L、(100.52±14.26)mg/L]高于B组和对照组,C组高于A组(P<0.05);A组WBC、C-反应蛋白均阳性的比例为78.26%,B组C-反应蛋白、WBC均阴性比例为97.14%,C组C-反应蛋白阳性、WBC阴性比例为73.68%,对照组C-反应蛋白、WBC均阴性比例为100.00%.结论 C-反应蛋白、WBC水平检验在小儿发热性疾病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武亚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检测技术应用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采取降钙素原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文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参与诊治的5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均开展降钙素原检测技术诊断,分析诊断阳性率.结果 治疗前PCT检测细菌性肺炎阳性率为86.95%、病毒性肺炎阳性率为25.00%、其他类型肺炎阳性率为26.67%,CRP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1.30%、41.67%、46.67%;降钙素原检测技术3天后总阳性率是88.80%,应用7天之后总阳性率是54.00%.结论 将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技术应用于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具有显著功效,有利于细菌性肺炎以及其他病原体肺炎疾病之间的区分,可动态观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有利于判断预后.

    作者:王国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持续时间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持续时间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1月46例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压疮持续时间与受压部位皮肤温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肩胛骨皮温、骶尾部皮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效减少了压疮发生率,缩短了压疮持续的时间,降低了患者受压主要部位的温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作者:周江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常规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目的 探究血常规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效果及准确率.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日-2018年1月20日至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设置为实验组,另同期选择至我院治疗并康复的肾病患者5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给予血常规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水平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低,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血常规检验的意义重大,相比治疗并康复的肾病患者具有较低的血常规水平,依据检验结果可对疾病进行判断,辅助疾病的诊疗.

    作者:金晔;张佳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评价

    目的 评价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方法 选取血常规检验患者一共9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对照组(4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分别采集静脉血、末梢血,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常规检验患者的血小板(161.80±21.22)×109/L、血红蛋白(15.27±0.28)g/L、红细胞(4.55±0.71)×1012/L、白细胞(6.21±0.92)×109/L与对照组血小板(204.12±26.01)×109/L、血红蛋白(11.28±1.17)g/L、红细胞(3.78±0.20)×1012/L、白细胞(5.30±0.71)×109/L相比具有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采用不同方式实施检测,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大不相同,对于患者来说,采集自身静脉血实施血常规检验,其较为准确,能降低误差情况发生,值得研究.

    作者:陆晓芳;王欣;宋姗姗;俞靖龙;陈燕;徐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检验及药敏检验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检验和药敏检验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78例,对其进行细菌检验和药敏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在复发性尿路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占感染病菌的71.23%,革兰阳性菌为28.77%;革兰阴性菌为头孢菌素以及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率普遍较低.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不同的致病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细菌检验和药敏检验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对本院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伴随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5)和联合组(n=45),常规组实施硝苯地平治疗,联合组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患者血压达标率(91.1%)较常规组(53.3%)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8.9%)较常规组(4.4%)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陈翠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参附强心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究参附强心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64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64例患者分为两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为比较组,另外32例在比较组患者基础上继续采用参附强心丸进行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性.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比较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参附强心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共同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显著,因此联合用药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维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及应用探究

    目的 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患有妇科炎症感染的患者80例,分别采取培养法和凝集法对患者的阴道内念珠菌阳性情况进行检验.结果 利用培养法检测阴道内念珠菌阳性率为82.5%,利用凝集法检测阴道内念珠菌阳性率为85.0%,两种检测方式测得的阴道内念珠菌阳性率都比较高,并且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妇科炎症感染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时,采取培养法和凝集法各有优劣,但是两种方法均能够取得较高的准确度,都是比较理想的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万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对照分析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疑似为尿路感染的106例患者进行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和尿液细菌培养,对比尿培养与尿沉渣法检测结果,并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计算尿沉渣法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1.7%,尿沉渣法阳性率为67.0%,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法诊断尿路感染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4.5%、78.9%、63.3%.结论 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可作为快速筛查尿路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