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目的 探讨胃肠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35例大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35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将血清标志物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19-9(CA19-9)与癌胚抗原(CEA)作为诊断大肠癌的标志物,并进行检测,记录各项血清因子的检测结果与各自的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CA72-4、CA19-9与CEA血清因子含量高于对照组,三种血清因子联合的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高于每种血清因子的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P<0.05).结论 将CA72-4、CA19-9与CEA血清因子作为胃肠肿瘤标志物对诊断大肠癌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姜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间来我院检验的68例贫血患者,根据血液检验的结果分为32例地中海贫血组和36例缺铁性贫血组,并对各项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项血液检验指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将血液检验运用于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中,诊断及鉴别价值高,值得加以广泛推广及运用.
作者:金群;吴甬;朱君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检验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毒感染患儿分为A组(n=118),细菌感染患儿分为B组(n=54),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参照分为C组(n=28),全部患儿均行胶体金法检测,比较3组儿童的SAA、CRP和SAA/CRP水平.结果 B组患儿血清SAA、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患儿和C组儿童(P<0.05),B组患儿血清SAA/CRP水平明显高于C组儿童(P<0.05);A组患儿血清SAA和SAA/CRP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A、C两组儿童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SAA/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应用SAA和CRP联合检测法进行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能够有效为医师诊断小儿感染类型和后续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留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痰液的实验室检验,并与肺部CT的联合检查以提高其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008例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人的痰液中培养出曲霉菌的16例病例同时结合肺部CT检查.结果 对实验室培养出曲霉菌的病人再进行肺部CT检查,对符合侵袭性肺曲霉感染影像特征的病人进行抗真菌治疗,治疗效果非常的理想.结论 实验室痰液检查和肺部CT检查联合检查能提高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
作者:谢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前后顺序抽取200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90例,采取抽签方式,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为45例.对照组进行红霉素治疗,研究组进行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73.3%)比较,研究组的(95.6%)较高;与对照组的退热、咳嗽以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研究组的较短;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方式率(20%)比较,研究组的(4.4%)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奇霉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加重,加快疾病好转,且副作用较弱,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邓卫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1月收治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入瑞舒伐他汀片,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6个月再发生房颤的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应用彩超检测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包括LVEDd、LVFS、LVEF及E/A指标,并采用6 min步行试验评估患者心功能受损情况发现,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治疗时加入瑞舒伐他汀具有积极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长时间维持治疗后窦律,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
作者:杜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8月90例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以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抢救总有效率、恢复意识状态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急诊住院总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压状况、心率水平.结果 观察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抢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意识状态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急诊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状况、心率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状况、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和血压,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提高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杜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予以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经检测后,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0岁-2岁、5岁-10岁年龄段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2岁-5岁年龄段,两组患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可以看出观察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大而递减,对照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均可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其阳性率均高,但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苏云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T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从而为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3年6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0例A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初诊患者28例(A组)、处于骨髓抑制阶段患者31例(B组)、部分缓解患者32例(C组)、完全缓解患者29例(D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人员的血清TPO,回顾分析不同组人员对应的血清TPO含量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清TPO含量水平明显低于研究对象中各组患者的血清TPO含量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治疗进展,不同组患者血清TPO含量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且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PO含量水平异常可作为AA患者临床诊断以及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AA患者在完全缓解后其血清TPO仍然存在异常,表明AA患者中TPO通路可能存在障碍.
作者:王玉娟;胡春梅;曲荣峰;佟显爽;李亚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纳入的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在空腹10 h后进行血糖、血脂检测,观察糖基化血红蛋白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HbA1c>9%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较其他两组高(P<0.05);而HbA1c≤6.5%组FBG、PBG、TC以及TG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FBG、PBG以及HbA1c水平与TC、TG、LDL-C呈正相关性(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血脂代谢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HbA1c不仅能够判断血糖控制情况,同时可预示脂代谢紊乱.
作者:黄承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306例贫血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贫血类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例,对照组230例,观察组为地中海贫血,对照组缺铁性贫血,对比分析两组血液检测的各项指标.结果 对照组经过血液检验的各项指标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贫血患者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经血液检验后进行的诊断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医学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心身疾病的概念,但对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却有着较先进的认识.笔者从事消化内科工作多年,现从中医学对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在病因病机上的认识,在治疗上的特色以及在疾病的预防与调护方法等方面做以探讨,以期为同道们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陆振华;李阳光;张琳;马萍;房莹莹;周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糖尿病患者确定为本课题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检验,观察组患者接受生化检验,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诊断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测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临床诊断工作中,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结果更加可靠,为糖尿病诊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杜云英;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57例患者均行ANA、dsDNA及ENA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在657例行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患者中,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2例阳性患者中,非自身免疫性疾病共146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共156例,其中SL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P<0.05).在4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检测中,ANA、dsDNA及ENA的诊断效能各具差异,三者联合应用可相互弥补,有效提高检出率.结论 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病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依据.
作者:孙金莲;刘平;王现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清孕酮联合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2例异位妊娠孕妇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正常宫内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单独检测β-HCG与孕酮以及β-HCG联合检测的确诊时间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妊娠第4 wk、第5 wk、第6 wk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孕酮以及β-HCG联合检测的确诊时间明显短于单独检测β-HCG(P<0.05),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β-HCG(P<0.05).结论 血清孕酮联合β-HCG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有效缩短确诊时间,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任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生化代谢指标对精神疾病诊断学及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康复组和病区组(精神疾病患者组)的各项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异常值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指标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指导、辅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为探索精神疾病诊断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作者:张志成;刘娜;安婷婷;李凌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方法 阐述试剂、标本和设备三方面造成的问题,不合格予以加标注注明,甄别标本病理,了解被检者的用药史,熟悉仪器设备的排除方法,加强治理试剂,严格按照标准制定临床检验.结果 消除临床检验中的误差,保证临床检验的准确性.结论 提高临床医学检测的准确性,判定疾病的预防、诊断和疗效,以及在评价患者健康状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检测上值得借鉴.
作者:周开慧;牟文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唐氏筛查单项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增高孕妇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10例唐氏筛查单项指标者,结合HCG水平情况是否增高,分为观察组(n=111)、对照组(n=99).观察组HCG水平增高,对照组HCG水平正常,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比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两组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畸形、胎盘异常相比较,除前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唐氏筛查单项指标中,HCG水平增高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夏英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炎嗜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免疫优势区基因重组蛋白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将Cpn CPAF免疫优势区基因进行挑选并克隆,从而有效的完成原核载体的构建;通过完成诱导表达及纯化重组蛋白,分析其抗原特异性.结果整体符合率达97.3%,检测100份的呼吸道感染Cpn抗原,相较PCR试剂方法,符合率达到了87.6%.结论肺炎嗜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免疫优势区基因重组蛋白,存在较高的抗原性,在当前临床医学中,针对Cpn感染的患者行早期诊断中,存在较高的临床诊断利用价值.
作者:袁红霞;周安文;陈虹亮;彭玉凤;黄诗斯;廖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67例在我院诊断为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通过检测发现有103例检测为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38.58%;在吸入组过敏原中共有27例为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10.11%,在食物组过敏原中共有21例为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7.87%.结论 通过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可有助于对其的病因进行更好的分析,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长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