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利
目的 探究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10例肠热症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沙门菌阳性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沙门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沙门菌的漏诊率、误诊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昭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早期脓毒症的诊断中采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本院近两年收治的47个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时期住院的47例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分别为(7.64±1.37)ng/mL、(76.63±15.78)mg/L、(15.07±8.55)×109/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脓毒症的诊断中采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检测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刘庆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进行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进行随机选择,选择出的200例患者要分别应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干化学法进行患者晨尿常规检测,记录三种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化学法相比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红、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不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的检查结果与显微镜检测法的结果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尿常规时,应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或者显微镜检测法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都较高,结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可以提升检验水平.
作者:郑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对非梗阻性无精症实施AMH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正常生育、梗阻性无精子症(OA)、非梗阻性无精症(NOA)患者各50例进行研究,均接受血清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浓度、抗缪勒管激素(AMH)浓度测定,分析效果.结果 NOA组TV、AMH明显更低,FSH明显更高(P<0.05),T指标水平与OA组、正常生育组差异不明显(P>0.05);精浆AMH用于区分NOA患者TESE成功与否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明显更高,阴性似然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 精浆AMH用于判断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睾丸精子获取术是否成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敬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969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痰液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969例痰液样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2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7株(41.47%),革兰阳性菌150株(58.14%),假丝酵母菌1株(0.39%);革兰阴性菌中又以大肠埃希菌(42.99%)、肺炎克雷伯氏菌(19.63%)和流感嗜血杆菌(7.48%)占比高;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49.33%)和肺炎链球菌(49.33%)占比高.结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种类多且复杂,及早进行检测,应用相应抗菌药物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林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胃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健康人群作为空白组,对比三组胃蛋白酶原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PGI阳性率90.91%、PGII阳性率87.88%、PGR阳性率84.85%、PGI(38.10±1.48)ng/mL、PGII(13.52±1.44)ng/mL,与对照组及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PGI阳性率18.18%、PGII阳性率15.15%、PGR阳性率15.15%、PGI(50.16±2.59)ng/mL、PGII(24.28±2.65)ng/mL,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胃蛋白酶原应用到胃癌筛查中,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及早给予干预,抑制胃癌进展.
作者:刘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上呼吸机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随机选取50例上呼吸机的早产儿进行观察分析,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5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15.9±1.2)d明显短于常规组(22.3±1.3)d,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干预配合,可大大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谭思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76例RA患者、178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应用胶体金法检测抗CCP,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RF.结果 抗CCP、AKA、RF诊断RA的敏感度分别为80.3%、25.9%、66.1%,特异度分别为89.6%、91.7%、73.9%.RA组三种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非R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RA的敏感度可达94.1%.结论 诊断RA的三种相关抗体中抗CCP的敏感性高,AKA的特异度好,抗CCP具诊断价值;三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RA的敏感度均高于任意一种或两种指标,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丽文;吕慧;吴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西方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培养临床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通过开设医患沟通系列课程,传授医患沟的知识和技能.目前,我国的医疗现状不容乐观,医患关系紧张,加强医患沟通尤其重要.
作者:董喜凤;王化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采用玻片法与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我州275例健康居民无偿献血标本,分别采取玻片法、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从而判断其影响因素.结果 试管法和玻片法在鉴定结果上差异小,试管法准确率相对较高.其影响因素有假凝集、冷凝集、自身凝集、易误将冷凝集当做定型、定型时抗原减弱.结论 采取科学血型鉴定方式,可有效减少血型鉴定差错,避免血型鉴定差错事件.
作者:郭兆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同期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胰脂肪酶(LPS)、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LPS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0%、92.0%,比其余指标均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生化检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其中胰脂肪酶(LPS)指标水平有助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而TAP及CRP等指标则能够为临床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何建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细节护理应用于门诊体检采血室护理工作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门诊体检采血室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护理,并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和相关指标.结果 实施细节护理后,主动服务、工作责任心、处理问题能力、配合程度以及沟通能力分数高于实施前,组间数据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节护理能够提升门诊体检采血者的一次性成功率,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蔡伦华;蔡雪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尿常规检验运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的效果对比.方法 筛选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尿常规检查的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检验人员将样本均等分成3份进行检验,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对3种检查结果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检查方法,其中白细胞阳性率32.50%(52/160),红细胞阳性率34.38%(55/160);显微镜检测方法,其中白细胞阳性率33.13%(53/160),红细胞阳性率32.50%(52/160);结果比较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运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的效果基本相似,临床检查中应相互结合,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吴春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5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250例.参照组采用尿糖检测,试验组采用血糖检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比分析组间数据.结果 试验组检出率(98.80%),参照组检出率(92.4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均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且血糖检测效果较之于尿糖检测效果更佳,故应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式.
作者:黄明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婴幼儿期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探讨其在该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4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婴幼儿4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IL-2、IFN-γ、TNF-α、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儿的IL-2、IFN-γ和IL-4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而TNF-α及IL-10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防御和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临床医师评估病情、制定诊疗方案及判断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肖红利;查琳;邓敏;董质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接受心肌缺血治疗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病例数80例,将其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0例.对照组心肌缺血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心肌缺血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心肌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5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30日-2018年3月30日,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含量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相比较对照组,前者阳性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健康体检者,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具有应用意义.
作者:郭文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我院同期128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血清PCT检测,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PCT水平为(12.03±4.63)ng/mL,对照组患儿PCT水平为(0.31±0.12)ng/mL,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15.28,P<0.05).研究组检出PCT阳性116例,占90.63%,对照组检出PCT阳性27例,占21.09%,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检测可准确对小儿感染性肺炎进行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涛;张亚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疟原虫显微镜检查血片制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到本院就诊人员血液标本25份,染液染色,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镜检.结果 倒扣染色法厚血膜和薄血膜都未见有染料沉渣出现,而平载染液染色法薄血膜上出现染料颗粒沉渣多达50%,扣染法血膜在染液上方,而且斜置,染料颗粒下沉不触及血膜,而平染法正相反,但厚血膜上有细胞成分溶出层阻隔,阻挡了染料颗粒继续下沉,所以厚血膜出现染料沉渣的血片也少见.结论 平染法若出现染料流失,则更会增加血膜上出现染料颗粒沉渣的机会,而扣染法除了可防止染料沉渣污染外,还有脱落的疟原虫不污染其他血片、容易冲洗等优点.
作者:宋启灵;姚晓琼;李海连;蓝宇利;韦东明;覃利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MCV、Hb电泳在地中海贫血诊断及其产前筛查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中孕期孕妇1,8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MCV、Hb电泳检查,对地中海贫血进行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896例孕妇中,检出地中海贫血阳性者115例,阳性率为6.07%.地中海贫血者MCV、Hb电泳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地中海贫血者(P<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患者在临床诊断和产前筛查中,MCV、Hb电泳检测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诊断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韦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