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玲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状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功能轻度损害以及重度损害患者,各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以及血清尿素,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中,与肾功能轻度损害的患者相比,重度损害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明显更高.对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以及血清尿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呈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评价中,血清胱抑素C浓度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作者:庹晓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法,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炎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相关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 以2013年2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标本31,623份为研究对象,制定不合格尿液标本的判定标准和评估方法,对质量不合格的标本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相关因素,然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在选取的31,623份尿液标本中,一共有2,008份标本的质量出现问题,缺陷率为6.3%.而在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相关因素中,采集时间不合理、标本成分被污染和标记不清楚这三方面所占的比例大,是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主要原因.结论 在尿液检验之前,对尿液标本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把控,能够有效提高尿液检验的精确度和可信度,促进临床检验医学的有效发展.
作者:王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应用不同分子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病人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乳腺癌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实行常规细胞学检测方法,观察组实行免疫磁珠阴性富集系统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数目,对比两组病人使用不同方法检测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在不同分子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病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观察组漏诊率较低,检出率较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不同分子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病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可有效提高对癌症病人的确诊率,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作者:郑张军;张金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5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250例.参照组采用尿糖检测,试验组采用血糖检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比分析组间数据.结果 试验组检出率(98.80%),参照组检出率(92.4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均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且血糖检测效果较之于尿糖检测效果更佳,故应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式.
作者:黄明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细菌培养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其熔化使用,在熔化过程中,一般多采用电炉加热的方法.而这种传统方法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需要人员值守,电炉功率不能精确控制,加热惯性比较大,培养基容易溢出.二是一旦溢出后,由于电炉丝直接暴露在外,溢出液体容易引起电炉短路.三是电炉加热培养基时由于底部温度高,容易引起培养基焦糊.而用微波炉熔化培养基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且快捷、安全,定时后无需人员看守,特别适用于培养基熔化.以下就微波炉熔化培养基的方法与传统电炉熔化法进行比对,以便确认微波炉熔化法的使用效果.
作者:程长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对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其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12月,根据患者是否有血管病变存在将其分为有血管病变患者(n=30)和无血管病变患者(n=30),另选取本院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为上述观察对象开展凝血四项检测和血脂检测,对其凝血四项指标、血脂四项指标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以及FIB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且有血管病变患者的PT、APTT、TT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患者和对照组患者,FIB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HDL-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中,有血管病变患者的TC、TG以及LDL-C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患者和对照组,其HDL-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血管病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应用于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评估中对血管病变诊断、临床治疗指导以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预防等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酩珩;李世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临床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80例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胱抑素C(CysC),纤维蛋白(F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研究对象与健康组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型脑梗死研究对象与健康组指标比较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对临床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较高的诊断标准,且对于梗死分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范玉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特征.方法 将至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86例GIST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其大标本进行观察分析后,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进行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显示,CD117的阳性率为91.8%,CD34的阳性率为83.7%,CD117与CD34出现同时表达的发生率为73.2%;而S100的阳性率为38.2%,SMA的阳性率为27.9%.各个层次侵袭危险性组GIST的Ki67阳性率如下:高度组免疫标记Ki67阳性率为73.2%,中度组Ki67阳性率为41.8%,低度组Ki67阳性率为24.4%,极低组Ki67阳性率为11.6%;观察比较各组Ki67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性,高及中度侵袭危险性组明显高于低度及极低度组,数据间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免疫组化染色法是临床判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有效手段,不仅为临床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同时在证实GIST肿瘤细胞方面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波;姜立新;胡金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多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体内血小板生成素检测值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献血周期对捐献者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各年龄多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对其外周血TPO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 连续多次间隔2周、3周机采血小板1次的献血者TPO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隔4周机采血小板1次的献血者的TP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频率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TPO的影响不同,>4周机采血小板1次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董志伟;温艳;王翠珩;邹雪松;黄冬梅;李松;侯延新;刘彩侠;于海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76例RA患者、178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应用胶体金法检测抗CCP,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RF.结果 抗CCP、AKA、RF诊断RA的敏感度分别为80.3%、25.9%、66.1%,特异度分别为89.6%、91.7%、73.9%.RA组三种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非R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RA的敏感度可达94.1%.结论 诊断RA的三种相关抗体中抗CCP的敏感性高,AKA的特异度好,抗CCP具诊断价值;三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RA的敏感度均高于任意一种或两种指标,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丽文;吕慧;吴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心电图TV1TV5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均进行冠脉造影并按照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2组患者均多次记录常规十二导心电图,从中比较出TV1(TV2)>TV5(TV6)综合征在2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并与心电图ST段压低指标相比较,分析TV1(TV2)>TV5(TV6)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检出率与TV1(TV2)>TV5(TV6)综合征存在明显差异.TV1(TV2)>TV5(TV6)的敏感度高于ST段压低,但其特异度低于ST段压低.结论 TV1(TV2)>TV5(TV6)综合征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虽特异性不高,但可结合临床上奇特心电图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田永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筛查中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联合尿沉渣细菌计数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对其分别实施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对照组)与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联合尿沉渣细菌计数检测(观察组).结果 亚硝酸盐测定结果为阳性有36例,阴性有64例,针对尿路感染诊断的阳性检测率是69.7%,阴性检测率是72.5%;尿沉渣细菌计数检测,测定结果阳性有54例、阴性有46例,尿路感染诊断的阳性预测值是64.1%,而阴性预测值是80.8%.在阴性、阳性、灵敏度、特异度指标上,使用亚硝酸盐测定和使用尿沉渣计数测定存在明显的差距,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尿路感染筛查中,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检测联合应用,对患者诊断准确率的提升,作用明显,因此,临床使用可以推荐.
作者:张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肺心病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行抗凝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及凝血参数等变化、临床疗效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血小板膜蛋白-140、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片段等较对照组显著较低,而氧分压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28/30)较对照组73.33%(22/30)显著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病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即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凝血参数,还能缩短治疗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志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方法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79例确诊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使用血液检验试剂盒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综合诊断结果纵向对比,计算两种诊断检验方法的诊断效能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剂盒检验诊断下,确诊地中海贫血患者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8例,溶血性贫血患者11例,诊断符合率为78.48%;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诊断下,确诊地中海贫血患者2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例,溶血性贫血患者13例,诊断符合率94.94%.两组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贫血患者血液进行检测,能更为准确地确定贫血类型,在鉴别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
作者:林昱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阿勒泰地区不同民族产妇与脐带血微量元素水平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法收集78例不同民族的产妇与脐带血全血标本进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在铅、钙、铜、锌元素含量检测中发现产妇的水平高于脐带血的含量,而镁和铁元素含量略低于脐带血水平;产妇外周血铁含量低于正常值的超过半数,占53.8%,并且钙元素缺乏率可达28.2%.在产妇之间比较,微量元素缺乏率在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民族的微量元素缺乏率明显高于汉族产妇.结论 产妇全血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与脐带血之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施琛;白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学教学系统化培训模式,为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以本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进行系统化药学教学培训模式的药师及学生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同期进行一般培训教育模式的药师及学生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培训教学模式之下的学生考核评分.结果 观察组学生药学相关知识、操作等的考核评价分数以及教学培训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医院药学教学培训过程中,实施系统化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药学考核评分,提升学生临床用药及药学实践服务能力,系统化的教学培训模式值得应用.
作者:朱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上呼吸机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随机选取50例上呼吸机的早产儿进行观察分析,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5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15.9±1.2)d明显短于常规组(22.3±1.3)d,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干预配合,可大大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谭思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腹泻综合护理的应用与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96.67%较对照组80.00%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6.67%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 针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非常显著,既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又能提升其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因而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群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验,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常规镜检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性分泌物阳性检出率中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明显高于常规法(P<0.05).结论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炎的准确率较高,可广泛应用到临床.
作者:吴子娟;覃成;杨友新;韦佳林;谢志秋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