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吞咽康复操对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谭媛;李珍珍;陈丽静;王海英;黄任娥

关键词:吞咽康复操, 出血性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 观察吞咽康复操应用于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行早期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择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均为自发性的首次发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按病情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同时落实心理护理及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吞咽康复操训练.结果 治疗后4、8、12周时,按照洼田饮水试验疗效判断标准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操训练,能将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有效的平均时间缩短4周,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能将患者恢复正常的百分率提高两倍,能早期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密闭式吸痰技术在危重患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危重患儿机械通气中使用密闭式吸痰技术的应用研究探讨.方法 选择在ICU需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例采用开放式吸痰技术,实验组20例采用密闭式吸痰技术,观察两组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气管粘膜损伤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吸痰前2 min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2 min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技术能减轻患儿机械通气由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并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气管粘膜损伤;患儿机械通期间吸痰过程安全,护理人员操作简便.

    作者:黄海星;刘玉珍;陈奕娜;张晓璇;梁雪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球囊扩张联合冷冻消融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经电子支气管镜球囊扩张联合冷冻消融并注药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近一年来收住院的4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并管腔狭窄病人作为治疗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用球囊扩张联合冷冻消融并注药术;将两年前住院的4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并管腔狭窄病人强化阶段后用微波介入并注药术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痰菌阴转率、肺叶复张率、FEV1增加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74.42%)、肺叶复张率(90.70%)、肺功能恢复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痰菌阴转率(29.79%)、肺叶复张率(42.55%)、肺功能恢复率(31.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电子支气管镜球囊扩张联合冷冻消融并注药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较微波消融并注药术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吴素芳;郑淑芳;彭素珍;黄义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对AECOPD血气分析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低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对AECOPD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人髓样分化因子(MyD88)的影响.方法 通过鼻饲管肠内给予AECOPD患者低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采用正常营养匀浆制品.检测血气分析、IL-6、TNF-α、MyD88、CRP等指标.结果 治疗第7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IL-6、TNF-α、MyD88、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低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可改善AECOPD患者通气水平,并可以降低AECOPD患者炎症水平.

    作者:许衍硕;陈志斌;李凡;谢亦欢;叶国辉;唐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及体重指数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和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 选取未用药或停药1月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单独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 治疗12周后喹硫平组血清催乳素和体重指数BMI无明显增加,利培酮组则显著增加,体重指数BMI和催乳素水平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喹硫平对女性患者催乳素和体重BMI指数无明显影响,利培酮对女性患者催乳素和体重指数BMI影响明显.

    作者:徐炳聪;涂健铭;张明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性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舒适性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并实施舒适性护理后的老年患者32例为观察组,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未行舒适性护理的老年患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分别为(0.67±0.19)、(94.6±4.2)、96.9%,对照组分别为(0.48±1.24)、(81.7±5.3)、81.3%,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6±1.7)d,对照组为(7.6±2.0)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压升高、晶体脱落、角膜水肿、前房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1%、0、12.5%、0,对照组分别为9.4%、9.4%、34.4%、1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住院期间实施舒适性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龚润萍;李荧;杨燕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家庭访视对恶性脑瘤化疗患者的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家庭访视对恶性脑瘤化疗患者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102例进行化疗的恶性脑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化疗及护理后出院,干预组除常规化疗外,还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庭访视后的焦虑抑郁白评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访视对恶性脑瘤化疗患者有重要意义,使化疗病人掌握化疗相关知识的同时,消除病人思想顾虑,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俊娥;叶丹青;林淑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大川芎即型凝胶中阿魏酸与天麻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大川芎即型凝胶中天麻素、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天麻素270 nm、阿魏酸321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是25℃,进样量是20μl.结果 天麻素、阿魏酸分别在0.2605 ~ 1.563μg(r=0.9995)、0.107 ~ 0.642μg(r=0.9998)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0%,RSD分别是0.1%、0.1%.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伯丛;梁丽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麻加局麻在老年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全麻加局麻在老年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4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两组,42例患者实施异丙酚全麻为对照组,42例患者实施异丙酚全麻加利多卡因局麻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临床指标改变情况、反应性症状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异丙酚用量、舒张压波动值、收缩压波动值、血氧饱和度波动值、心率波动值、呼吸频率波动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麻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反应性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加局麻是老年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麻醉方法,可明显减少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基础上可显著减少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波动,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身体状况,引发的反应性症状与并发症较少.

    作者:邱汉辉;张清祥;谢战忠;李先;肖虹;李惠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临床调查方式,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216例孕妇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两组,其中合并高血压89例患者为观察组,127例无妊娠高血压的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家庭病史、营养状况、情绪等因素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 35岁、营养状况差、高血压家族史、母亲妊高症史、身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不良情绪六项是HDCP危险因素.结论 孕早期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孕妇的基本情况及心理、身体状况,并进行危险分级,高危孕妇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身体健康.

    作者:刘倩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吞咽康复操对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吞咽康复操应用于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行早期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择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均为自发性的首次发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按病情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同时落实心理护理及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吞咽康复操训练.结果 治疗后4、8、12周时,按照洼田饮水试验疗效判断标准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操训练,能将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有效的平均时间缩短4周,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能将患者恢复正常的百分率提高两倍,能早期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媛;李珍珍;陈丽静;王海英;黄任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金霉素眼膏在术前留置导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采用金霉素眼膏作为润滑剂在留置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0例需术前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无菌石蜡油作为润滑剂,观察组在留置尿管时采用金霉素作为润滑剂,观察两组患者因留置导尿管导致的尿道刺激症状、菌尿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36 h各时间点两组患者尿路刺激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菌尿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金霉素眼膏作为留置尿管时的润滑剂,对减轻手术患者术前因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刺激症、尿路感染有明显效果.

    作者:陈戈婷;陈瑞芳;兰一;钟小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川芎嗪注射液对鼠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及功能恢复作用

    目的 研究川芎嗪注射液(GBE)对大鼠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及功能恢复作用.方法 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只,对照组:液压损伤法损伤脑后腹腔注射等渗盐水;治疗组:脑损伤后1h腹腔注川芎嗪注射液10 mg/kg,此后2次/d,持续治疗5d.末次治疗后每组处死5只动物,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脑损伤后第1h和末次治疗后第1、5、10d评定四肢运动功能(Salzman评分)和检测诱发电位(MEP).结果 SOD活性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MDA和NO含量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脑损伤后,四肢运动障碍,MEP波幅(P1-N1峰峰值)降低,潜伏期延长,末次治疗后各时间,治疗组MEP波幅、潜伏期,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能减少脑损伤后氧自由基所致继发损伤,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黄剑;陈喜德;李少鹏;魏长新;蔡学坚;陈苑新;何贵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统计分析及防护措施

    目的 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报告的118起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危职业是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7.46%,职业暴露构成比占60.17%),高危暴露场所是住院病房(44.07%),高危暴露环节是拔针与拔针后处置(占54.24%),高危暴露方式以针刺伤为主(针头占79.66%).结论 针对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高危场所、高危环节配备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加强培训,树立标准预防的理念,规范操作规程,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作者:邢庆华;宋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为医院护理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后的相关资料,其中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的临床护理服务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护理层级管理后的临床护理服务为观察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服务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行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规范护理工作,保障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江少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护理的体会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护理中的效果,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要点c方法 以本院2012年1月至12月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的68例眼科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本院2011年1月至12月应用前护理的59例眼科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为16.18%、抑郁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2.20%、抑郁发生率为22.03%,对照组中有焦虑或抑郁心理症状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06%,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9.6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当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应于门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子浩;马剑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4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对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时引发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6年4月至2013年6月采用腹腔镜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91例,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导致并发症出现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59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发生相应并发症的患者共40例,占所有病例数的6.76%.其中出现气肿的患者4例,12例有出血症状,角膜、脏器损伤共14例,5例出现肩胛等部位疼痛,2例为缝合针断裂,另3例为切口感染.结论 导致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医师的手术经验、熟练程度以及患者的病情等,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出发选择合理的术式,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作者:余明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切开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评价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切开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8例,采取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治疗;观察组18例,采取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及化脓性中耳炎的耳数分别为1、3、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术后发生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及化脓性中耳炎的耳数分别为2、6、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切开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好,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薛远琼;朱怀文;阮奕劲;黄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支持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注射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注射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心理支持,实验组40例在常规心理支持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心理支持干预.半年后注射期满时观察两组患者心理支持干预前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的变化、治疗依从性的比率.结果 心理支持干预后,两组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92.5% vs.75%).结论 心理支持能改善患者负性认知和不良情绪,转变患者消极的应对方式,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宋雪娴;沈晓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75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 研究血清中总IgE抗体和特异性IgE(sIgE)抗体在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的含量和过敏原种类.方法 使用免疫印迹方法,对275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总IgE及sIgE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三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总IgE阳性率为7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105,P< 0.001),其中sIgE阳性者所占比率为62.76%.过敏原检出阳性率吸入组较食人组高,分别为174例(64.93%)和94例(35.07%),吸人组中高为户尘螨/屋尘为62例(23.13%),食入组中高为贝/鱼/虾/蟹为28例(10.45%).结论 血清中多种过敏原参与了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通过测定血清总IgE水平,以及检测特异性过敏原sIgE水平,研究患者发生疾病的过敏原,可以为临床诊疗该类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折雪;白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输卵管结扎术后女性性心理和性功能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输卵管结扎术后女性性心理和性功能状况.方法 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经腹部行输卵管结扎者98例纳入本研究,对其术后性心理和性功能状况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对比干预前后研究对象在性心理和性功能状况方面的变化.结果 输卵管结扎术后女性多存在被阉割感,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性生活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经心理干预后,我们发现SAS评分由干预前的(53.86±7.69)分下降至(42.03±6.23)分;SDS评分由干预前的(55.24±8.18)分下降至(43.52±6.53)分;性生活满意度由干预前的77.55%上升至96.94%,提示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性生活满意度上升,与心理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结扎术后女性易产生心理障碍,影响性生活满意度,围手术期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对改善女性性心理和性功能状况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冯燕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