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刚走进院子,她就被那一树火红的花朵吸引住了.生于北方的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花儿,眼前的花如此粗犷、如此大气,没有绿叶的映衬,这些花儿莫名地蒙上了一层壮丽的色彩.当她看到树的主干时,心不由得往下一沉,这么漂亮的花儿却生长在如此难看的主干上.树身长满了瘤刺,疙疙瘩瘩的,像布满了褶子和皱纹的苍老的脸,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听到王姐的呼唤,她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男人与女人将双方的所有缺点暴露出来,骂得对方体无完肤,遍体鳞伤依然不罢休,好像对方不是爱人,倒成了陌生的仇人.女人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伤感,但终于,还是沉下心来,决心埋葬这一段不堪回首的爱事.离婚协议书是通过邮递的方式邮过去的,女人已经不想再见男人.
作者:古宝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小闫今年22岁,去年年底她顺利产下一个大胖儿子,这让全家上下都非常高兴,尤其是孩子的奶奶更是开心得不得了.小闫原本也该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当中,可她刚生完孩子没几天便感到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整天闷闷不乐,总觉得身上没劲儿,精力不足,还时常感到焦躁不安,总是责备自己能力差,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孩子,经常夜里睡不好觉,唯恐孩子哭闹时自己听不到,原本该多吃饭的她却觉得食不知味.
作者:孙丛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阳光把真诚的爱送给大地,大地万物生长;月光把美好献给世间,世间充满诗情画意;春雨滋润禾苗、花草,大地五谷丰登,鸟语花香,六畜兴旺.把仇恨逐出心空,把愁苦赶出心域,换一个灿烂的艳阳天给自己,也给他人.把自己的心灯先点亮,也把他人的心灯燃亮,共度漫漫暗夜,自己的人生路上不再孤寂,他人的人生路也增添了光彩.
作者:李景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茵步人中年,曾经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过着滋润的日子.可是三年前公司大批裁员,因为学历不够,她也在其中.于是,茵一向有规律的生活被打破,连同稳定的未来也成了未知数.虽然家境殷实,茵的收入减少不妨大碍,但她可不想做一个全职太太,她更没有像其他被裁的同事那样怨天尤人.
作者:杨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第一次见到雪儿我还是有些惊艳的,可以说她真是上帝的宠儿,俊俏的脸蛋配上1米70的身高,720分的中考成绩,以全校第二名进的重点班,这放在哪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只是那略带忧郁的眼神,才让我感觉这是个受了伤的需要保护的女孩.好感,让我们比普通的咨访关系更亲密,关系建立得恰到好处又非常自然.当然,我也因此知道了她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休息日,接到远在上海的表哥的电话,告诉我,他和表嫂离婚了.起初,听得我一头雾水.长期以来,他们夫妻恩爱,不论在单位还是在亲友团里,都众所周知.当初,表哥大学毕业分到上海一家知名公司.由于工作突出,表哥做了业务主管,收入也相应提高了,没过两年,就在上海繁华区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表哥当时很为自己着想,知道要想娶得上海姑娘,不但要有好工作,还得有套房子.
作者:王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叙事治疗是澳大利亚的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于1980年代提出的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它是一个说故事的流派,旨在通过人们诉说自己的故事,重新建构有希望的新故事.叙事治疗主要有三大技巧:外化、解构、重写.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简要地说明这三大技巧的使用.
作者:朱沁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霍桑效应1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作者:崔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小A和小B是在一个交友软件平台上认识的,当初双方都只是抱着尝试交往来见面的.一个多星期后,双方感觉不错,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小A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在上一段恋情出现一些小的瑕疵的时候,就因为内心的纠结,导致小A主动向对方提出分手.
作者:桦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案例一]小甲出生于医学世家,家里开私人诊所,因此他自幼立志学医.1995年,小甲如愿考入某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他身材矮小,性格内向,腼腆斯文,常独来独往,不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和室友关系一般.刚入学的一年多时间里,小甲学习认真,从不缺课,成绩也比较好.大二时小甲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大三开始有时不上课,见了老师也不打招呼,被老师发现逃课,批评教育他,他也不吭声,老师们认为他很没礼貌.
作者:张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当孩子对我们出言不逊或是动手动脚时,我们为何总是感到心烦意乱呢?因为孩子所说的话准确地击中了我们容易受到伤害的地方.孩子们的话能伤到我们的痛处绝非偶然.尽管面对孩子的激怒,我们通常的反应要么是恼火,要么是回击,但事实上,这时我们应当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孩子的这句话为何让我们如此恼火.
作者:刘树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毕业后我在一家中型公司当科员,初来乍到,所以我工作都是小心翼翼的,什么工作都检查好几遍,从来没犯过什么错误,平日里和同事们的交往也十分谨慎,彬彬有礼,同事们有需要帮忙的事我都尽力帮助,但是我发现同事们都对我不冷不热的,我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装作不知道,来帮助我的人很少,这让我十分困惑.
作者:吴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篮球运动刚诞生的时候,篮板上钉的是真正的篮筐.每当球投进去的时候,就有一个专门的人踩在梯子上把球拿出来,再扔给场上的运动员.为此,比赛不得不断断续续地进行,缺少激烈紧张的气氛.为了让比赛更顺畅地进行,人们想了很多取球方法,都不太理想.
作者:邵火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人类的自然精力水平受内在的身体和精神周期的综合影响.为何一些人早晨起床后,整天都能保持精力旺盛,而另一些人在不到半天的时间,便会变得懒洋洋的呢?精力旺盛的人是天生的还是有什么秘诀?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持高水平的精力呢?
作者:程菊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双相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的特点,这决定了双相障碍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在临床上,患者与家属在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常陷入以下心理误区:
作者:陈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抑郁症(又称单相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前者指抑郁发作而无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后者指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共病率的特点,可损害患者的行为与社会功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大部分双相障碍患者以抑郁发作起病,而早期识别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故容易与单相抑郁混淆.
作者:李豪喆;洪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双相障碍是一组以情感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除了双相障碍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和生物学因素外,与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临床中,研究者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即使情绪症状已经被药物完全控制住,仍然会存在心理社会功能缺损.也就是说,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控制与病程相关的所有问题,包括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作者:马燕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父亲角色有多重要?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部日本拟人化的故事片——《狐狸的故事》.这部影片讲述了莉娜(母狐)和菲利普(公狐)以及它们的孩子(5只小狐狸)的故事.公狐狸对其幼崽的培养更多地是放在捕食、攻击和防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不太在意对其幼崽的具体保护.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Q您好!我的宝宝三岁半了,每次带他去超市,他总要买饮料,不给他买就大哭大闹,惹得很多人看,没办法,只能给他买.有时候去公园他总是要摘花,不给摘就大哭,吓得我都不敢带他去了.请问,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改变这种状况吗?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