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面对孩子非礼的黄金法则

刘树英

关键词:
摘要:当孩子对我们出言不逊或是动手动脚时,我们为何总是感到心烦意乱呢?因为孩子所说的话准确地击中了我们容易受到伤害的地方.孩子们的话能伤到我们的痛处绝非偶然.尽管面对孩子的激怒,我们通常的反应要么是恼火,要么是回击,但事实上,这时我们应当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孩子的这句话为何让我们如此恼火.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闹笑话的人吃得开

    毕业后我在一家中型公司当科员,初来乍到,所以我工作都是小心翼翼的,什么工作都检查好几遍,从来没犯过什么错误,平日里和同事们的交往也十分谨慎,彬彬有礼,同事们有需要帮忙的事我都尽力帮助,但是我发现同事们都对我不冷不热的,我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装作不知道,来帮助我的人很少,这让我十分困惑.

    作者:吴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把美好送给别人

    阳光把真诚的爱送给大地,大地万物生长;月光把美好献给世间,世间充满诗情画意;春雨滋润禾苗、花草,大地五谷丰登,鸟语花香,六畜兴旺.把仇恨逐出心空,把愁苦赶出心域,换一个灿烂的艳阳天给自己,也给他人.把自己的心灯先点亮,也把他人的心灯燃亮,共度漫漫暗夜,自己的人生路上不再孤寂,他人的人生路也增添了光彩.

    作者:李景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你只有“比基尼”吗?

    20岁出头的张正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大型通讯企业上班.像学生时代对朋友无话不谈一样,张正常将自己的一些个人情况及工作想法毫不设防地对同事讲.

    作者:高兴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苗国栋:家庭教育,请让父亲唱“主角”

    父亲角色有多重要?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部日本拟人化的故事片——《狐狸的故事》.这部影片讲述了莉娜(母狐)和菲利普(公狐)以及它们的孩子(5只小狐狸)的故事.公狐狸对其幼崽的培养更多地是放在捕食、攻击和防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不太在意对其幼崽的具体保护.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叙事治疗中的奇妙之旅

    叙事治疗是澳大利亚的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于1980年代提出的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它是一个说故事的流派,旨在通过人们诉说自己的故事,重新建构有希望的新故事.叙事治疗主要有三大技巧:外化、解构、重写.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简要地说明这三大技巧的使用.

    作者:朱沁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教你一眼识别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反应.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痛苦的境遇,产生抑郁情绪是常见的现象.抑郁和抑郁症,一字之差,千差万别.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正常情感变化还是病理性抑郁症状呢?

    作者:李忻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职场中的“心理效应”

    霍桑效应1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作者:崔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将熟悉当成陌生

    男人与女人将双方的所有缺点暴露出来,骂得对方体无完肤,遍体鳞伤依然不罢休,好像对方不是爱人,倒成了陌生的仇人.女人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伤感,但终于,还是沉下心来,决心埋葬这一段不堪回首的爱事.离婚协议书是通过邮递的方式邮过去的,女人已经不想再见男人.

    作者:古宝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叩齿咽津保健又治病

    我父亲已是78岁高龄的老人了,耳不聋,眼不花,牙好齿利,手脚利索,气色红润,神清气爽,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步态稳健,走路像一阵风,常年很少患病就医,看上去不像古稀老人.身边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父亲快80岁了,身体还能保养得如此健康?我笑着回答:老人每天早起早睡,白天帮着家里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一日三餐吃的是自产五谷杂粮,蔬菜是白菜、土豆、西红柿、茄子等,水果就是苹果、猕猴桃、梨子等,很少吃大鱼大肉,生活简单而朴实,与我们常人没什么两样.

    作者:宋伯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作者:毕传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为房离婚当思量

    休息日,接到远在上海的表哥的电话,告诉我,他和表嫂离婚了.起初,听得我一头雾水.长期以来,他们夫妻恩爱,不论在单位还是在亲友团里,都众所周知.当初,表哥大学毕业分到上海一家知名公司.由于工作突出,表哥做了业务主管,收入也相应提高了,没过两年,就在上海繁华区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表哥当时很为自己着想,知道要想娶得上海姑娘,不但要有好工作,还得有套房子.

    作者:王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让悲剧不再重演

    [案例一]小甲出生于医学世家,家里开私人诊所,因此他自幼立志学医.1995年,小甲如愿考入某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他身材矮小,性格内向,腼腆斯文,常独来独往,不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和室友关系一般.刚入学的一年多时间里,小甲学习认真,从不缺课,成绩也比较好.大二时小甲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大三开始有时不上课,见了老师也不打招呼,被老师发现逃课,批评教育他,他也不吭声,老师们认为他很没礼貌.

    作者:张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是抑郁症,还是双相障碍?

    抑郁症(又称单相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前者指抑郁发作而无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后者指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共病率的特点,可损害患者的行为与社会功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大部分双相障碍患者以抑郁发作起病,而早期识别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故容易与单相抑郁混淆.

    作者:李豪喆;洪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跌落尘埃更闻花香

    茵步人中年,曾经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过着滋润的日子.可是三年前公司大批裁员,因为学历不够,她也在其中.于是,茵一向有规律的生活被打破,连同稳定的未来也成了未知数.虽然家境殷实,茵的收入减少不妨大碍,但她可不想做一个全职太太,她更没有像其他被裁的同事那样怨天尤人.

    作者:杨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双目障碍:心理治疗不可或缺

    双相障碍是一组以情感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除了双相障碍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和生物学因素外,与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临床中,研究者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即使情绪症状已经被药物完全控制住,仍然会存在心理社会功能缺损.也就是说,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控制与病程相关的所有问题,包括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作者:马燕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走出丧偶的阴影

    我和老伴儿感情一直很好.两人总是有说有笑,相依相随,羡煞旁人.老伴儿十分勤劳,从不让我操心,退休前就负责家中的脏活、重活,退休后更是大事小事一肩扛,包括每日买菜做饭、照顾孙子,是里外一把手.我从未想过,也不敢去想如果身边没了老伴儿,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

    作者:朱享珍;陈世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如何提高自身的精力?

    人类的自然精力水平受内在的身体和精神周期的综合影响.为何一些人早晨起床后,整天都能保持精力旺盛,而另一些人在不到半天的时间,便会变得懒洋洋的呢?精力旺盛的人是天生的还是有什么秘诀?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持高水平的精力呢?

    作者:程菊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拯救”之后,心有余悸

    第一次见到雪儿我还是有些惊艳的,可以说她真是上帝的宠儿,俊俏的脸蛋配上1米70的身高,720分的中考成绩,以全校第二名进的重点班,这放在哪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只是那略带忧郁的眼神,才让我感觉这是个受了伤的需要保护的女孩.好感,让我们比普通的咨访关系更亲密,关系建立得恰到好处又非常自然.当然,我也因此知道了她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跑步进入副业时代

    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到来,给这个时代增添了不少新奇和机遇:今天的他或许还在酒吧卖艺,明天很可能就是选秀节目的冠军;一年前的他或许是站在七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某天他很可能在商界显露锋芒;社区奶奶眼中永远长不大的乳臭小子,在大群记者群追不舍的追捧下变成了网络新秀……

    作者:戴玲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爱情里的“猫鼠游戏”

    小A和小B是在一个交友软件平台上认识的,当初双方都只是抱着尝试交往来见面的.一个多星期后,双方感觉不错,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小A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在上一段恋情出现一些小的瑕疵的时候,就因为内心的纠结,导致小A主动向对方提出分手.

    作者:桦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