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梅
58岁的老魏话虽不多,但为人热情、友善、合群,无论是和同事还是街坊四邻都关系融洽,人缘挺好.在熟悉她的人印象当中,她总是微笑待人,从未和谁红过脸.退休后她的生活依然规律,每天一早到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回到家中做饭、料理家务,还要按时看望自己年迈的父母,闲暇时间和几个多年的老友一起聊聊天,或到就近的公园遛遛弯.老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成家,早就搬出去单过了,今年年初又刚为小儿子置办完喜事.因为小儿子暂时没买房子,所以就带着爱人和父母一起生活.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小艾在丈夫的陪同下,千里迢迢来看心理门诊.她体形偏胖,长相普通,进门时先是神情紧张,局促不安,沉默许久才打开了话匣子——她的母亲脾气暴躁、重男轻女,常说她又傻又笨,经常虐待、打骂她,甚至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依然对她冷嘲热讽.在长期的打压下,小艾也认为自己的确很笨.大学期间她一直很心虚,总觉得自己是偷偷混进来的,生怕哪天会被扫地出门.就连成家后仍有深深的自卑感,她认为公婆待自己表面上客气,内心其实看不起自己,常常当着她的面摔摔打打,还指桑骂槐,给她脸色看.
作者:杨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生活中,亲热得像一个人的恋人或夫妻却往往会酿出些风波来,甚至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结局.芳常常要求明陪自己,她认为相爱的夫妻就应该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一起——一起散步,一起打球,一起看电视,哪怕是明不喜欢的节目,芳也要明陪自己看完.当明提出自己想单独待一会儿时,芳总感到明在疏远自己.芳不能独处,独处使她惶惑、痛苦、空虚,由于芳过度依赖,使明难以忍受,他感到窒息,他需要单独出去透透气,于是明下班后总是在外面待一会儿再回家.芳对明的晚归大为不满,认定明是要抛弃她,终他们分手了.
作者:章四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栀子花开了,起先是一朵,在随后的几天内,朵朵争相竞开.仿佛,是在赴一场约会,如若开得不艳,便枉活了这一季似的.那洁白的花,绿色的枝叶,一簇簇,一朵朵,一片片,让人看着看着,便不由得深陷其中.栀子花开的时候,正是一年初夏.爱情,也在那年来到身边.有爱的日子,满眼只是他的好,就连这花,都似曾比往年要开得艳丽.我想,花势必也懂得人心,所以才开得如此美,它也懂得,爱就该炽热.
作者:朱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我家的店铺是这条小巷当中每天晚才关门的,我问母亲为什么要这么晚才关门,母亲告诉我说,有的人晚上要很晚才回家,我们晚一点关门的话,就可以多做生意多赚钱呀!这样既方便了他人,也给了自己好处.原来是这样.我们全家就靠着这个店铺吃饭,而且还要供我读书,当然得多多赚钱才行.母亲知道多多赚钱,可是母亲却让店门外的路灯整夜整夜地亮着,从来不关掉它,我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后来有一次,我忍不住便问了母亲.
作者:李代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想找个事例来描述安全感,但总觉得抽象,一天,一家人外出散步,小小的一个场景,便让我真正地有了体会.当时三岁的儿子在一段自行车道上骑车,因为四下无人,于是我们就放手让他自己骑,夫妻俩自然地各站一边.刚开始的路有些上坡,为了给儿子多一些锻炼,如果不是太陡就并不帮手,只是不时言语鼓励,于是小孩子的自尊心开始膨胀,卖力地干上了,到了下坡路,儿子一鼓作气便飞快地猛蹬,这时夫妻二人并没有约定,但立刻条件反射地左右夹击地跟着跑了起来,亦步亦趋地把危险因素控制在掌握之中.这时的儿子虽然因为父母的指示有所收敛,但是有父母两大护法都在身边,小脸上满是自信,昂着头,义无反顾地一直向前.
作者:林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以前我不太理解这句话.自从发生了200元钱的事情后,我忽然有点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我们家是典型的新农村家庭,就是爹妈长年在外打工,老人和子女在家留守的那种普遍模式.我和姐姐都是奶奶带大的,直到姐姐也出去打工了.我上了大学,家里就只剩下奶奶一个人留守了.奶奶身休尚健,今年都88岁了,平时种菜养鸡,自给自足,把自己照顾得挺好.
作者:杨静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夏夜里我常常在马路上散步.马路旁边有一家小超市,这时候虽然顾客不多,空调却开得喜人.散步的我,常常把那里当成临时的避暑胜地.那天,在超市里,遇到了楼下的夫妻.似乎他们也是出来散步的,男人趿着拖鞋,穿着肥大的短裤.他们正在收银处结账,男人面前放一个西瓜,一个菠萝,一小袋扁桃.小票打出来,男人摸遍了口袋,却只掏出十块钱.我看到他的表情有些尴尬,显然,十块钱,买不走这些东西.
作者:周海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你觉得自己大才小用了吗?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觉得大才小用的中国人比例高达84%.无论在哪一个部门、单位和企业,大才小用现象难以避免,即便是西方国家,神通广大者大有人在,而总统却只有一个.当觉得自己被大才小用者占了大多数时,它就成为普遍的社会心态了.大才小用涉及一些客观因素.
作者:朱佳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Q您好!我今年已经32岁了,作为女孩子,早就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了,可我谈了好几次恋爱,总是不能和相爱的人步入婚姻神圣的殿堂,原因是每次遇到喜欢的人交往一段时间后,当对方有拥抱、接吻这种比较亲密的要求和举动的时候我就不能接受,宁可选择和对方分手,可从内心里,我又很想结婚、成家,有一个可爱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呢?
作者:彭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儿子憨憨今年九岁,在这九年里,我经历了由养孩子所引起的大大小小的家庭冲突、家庭和事业平衡上的矛盾、个人需求和他人期待之间的挣扎,体验到因之而起的困惑、担忧、烦躁、哀伤、无力等种种情绪,当然,也体会到孩子所带来的欢笑与亲密.回顾这九年的历程,在养育孩子的事情上,我所得到的重要的收获是什么呢?那可能就是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独立、成熟、完整的人.我深深相信:只有当我们成为这样的人,才有可能为孩子提供有利于他们健康幸福发展的空间.
作者:钟谷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高考那年,他落榜了,分数勉强够三本,这个意外让他措手不及.父亲没有批评他,而他自己却痛苦地捶胸顿足,恨不得撕开自己的心脏.在家躺了三天,愧疚像蛇一样纠缠着他,撕咬着他,折磨着他.他固执地要去打工体验生活.一周后,他回来了,一身灰尘,一身疲惫.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出了三颗芸豆,丢进盛满水的玻璃杯子里,就出去了.他看着三颗漂浮在水上来回转动着的芸豆,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第二天,父亲喊他过来看杯子内的芸豆.
作者:周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识别不良认知及时识别影响自己情绪的不良认知,重新评价其严重程度,并用新的、客观的、合理的认知替代它们.此外,还要调整价值观,正确评价自己,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应把计划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学会倾诉人不能一味地压抑自己,有不良情绪要及时处理,如向家人或生活中可信赖的朋友倾诉,通过倾诉,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正面信息,这是一种良好的缓解抑郁情绪的方式.
作者:李忻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首先来谈谈老伤、关节炎的形成.平时有些人在劳动或活动过程中,一不小心造成各种软组织(如肌肉、筋膜、韧带)的损伤,引起撕裂、出血或渗液,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没有完全治好,就会逐渐形成纤维性变.有些人因为外伤、骨折或手术后,也可在皮肤或内部组织内形成比正常组织硬一些的疤痕,在疤痕内有细小的神经纤维,有时疤痕和周围的神经、肌肉、韧带或关节发生粘连,因此,当受到压迫或刺激时,疼痛也变得比较敏感了.
作者:元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晴好的午后,突发奇想,搬一张凳子,坐在楼顶的阳光下看书.整个城市尽收眼底,远方的天际,总有一抹氤氲不去的薄雾,群山与高楼,是同等静谧的安恬,令人在不自觉间无比感动.怡然于如此开阔的场景,感觉城市与人,有着说不出的亲密与包容.突然,不远处的上空飘来一缕缕和美的乐音,我一下子就被击中——多么久违的场景,那是我少年时代熟悉的情境.一时间,周际的空气里,似已有浓郁的稻麦清香弥漫开来,而我,似又重是当年那个梳着童花头的黄毛丫头.
作者:陌上舞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动物王国,弱者会受到攻击和伤害,人类有时也如此.但在更多的时候,人们的示弱会促使他人本真的善良闪现出来.我有位残疾朋友,他很要强,一直拒绝任何善意的帮助,他把别人的善良视为怜悯.但是近他变得柔和了,并且能够接受别人的帮助.他感慨地说,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善良的.他讲述经常有陌生人替他开门,为他拾起掉在地上的东西.每次他真诚表示感谢时,都会看到帮助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作者:杨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同学聚会上,她是唯一没有涂脂抹粉骑着自行车过来的,模样朴素如初,黑黑的皮肤,叙述着年华早逝的消息.其他同学,炫富的,介绍帅老公与情人的,谈结了几次婚的,比比皆是.唯有她依旧坚持着清纯与寒酸,与自己青梅竹马的男友相爱后结婚,十年时间过去了,仍然厮守着一份忠诚.我们都不敢打扰她,生怕自己的语言稍有闪失,会伤害她的自尊.大家说累了,她便开始絮叨起来,才知道她的爱情底细与家庭变故.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雯雯今年24岁,是位尽人皆知的美女,她不仅身材高挑,漂亮、乖巧,还聪明、能干,从名牌大学毕业后,就找到了一份外企公司的高薪工作.这不,近又通过熟人介绍,新交了一个高、富、帅的男友.人们都觉得上天太过眷顾她,不仅赋予她所有的优点,还让她的生活如此完美,对此,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但都认为她应该非常幸福,可只有她明白自己并不完美,因为想要保持这份完美,内心也饱受着折磨与痛苦.
作者:闫丽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他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几家工厂上班,可总是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辞职不干,后则完全宅到了家里.母亲问他,何以不出去找份工作?他却说,工厂、车间、班组里经常搞各种比赛,要求每个人必须参加,实在不想参与,为了避免尴尬,只好选择辞职.母亲忧心忡忡,父亲则从鸟市买了只百灵鸟回来,挂在阳台上.他从小喜欢鸟,更喜欢听百灵鸟的歌声,可这只百灵鸟任凭他怎么逗弄,总是固执得紧闭喉咙,吝啬得不肯鸣叫一声.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每3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睡不着或睡不久的问题.由于大部分人在压力之下会有失眠的经验,所以我们大概都知道失眠是怎么回事.可传统上对失眠原因的探讨都是错误的.心理压力与精神的疾病(例如抑郁症)所引起的失眠只占50%,这是调查了8000位失眠病人后得到的结果.同时,一生中某个时期遭受的压力也可能养成不良睡眠习惯,持续终身.
作者:张园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