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邻里一家亲,其乐又融融

李玲

关键词:
摘要:生完孩子,品尝了做母亲的初喜悦后,心里开始渐渐涌现出没着没落的感觉,我知道,这缘于我对脱离社会的恐慌.不过,我是真心不希望自己就因为带孩子而变得封闭,我更知道,我不能让委屈和失落情绪影响我育儿的心态,要想培养出乐观开朗的孩子,妈妈的好心态是第一位的,而这需要妈妈能源源不断地得到各种滋养.我的心中有了一个坚定的声音——决不能封闭自我.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观过而知仁”——内观体验引入监狱

    当参加第14期内观体验的服刑人员走出静谧的治疗室的那一刻,我们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至此,北京市监狱参加内观体验的服刑人员已经整整100人次了,内观体验引入监狱也走过了两年的风雨历程.就像盖房子的工人一样,我们用一砖一瓦垒砌建筑物的过程是平淡的、辛苦的、千篇一律的,然而当我们看着身后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心中充满了欣慰.

    作者:曹广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溺爱中的“隐性权威”

    咨询中,一位母亲这样描述自己的儿子:“我儿子小时候特别乖,特别听话,现在读大学了,却变得不懂事了,一句话说得不顺耳,就吵起来了.他还嫌弃我和他爸没出息.和父母关系处理不好就算了,跟同学关系也不行,什么都不懂,特别幼稚……”事实上,这位母亲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孩子的生活一直由她来决定.而案例中男生的状态也是很多独生子女的生活缩影.对于溺爱的理解,我们常常停留在父母“爱”的方式不对,对孩子爱过了头,什么都百依百顺.但如深究下去,你会发现,溺爱的背后,是很多父母在生活中过多地使用了自己的“隐性权威”.

    作者:马艳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暗恋的花朵

    暗恋是青春时一种羞涩的花,只开在自己的心里,别人无从知晓.爱上一介人,明明心里欢喜着,却还要故意躲躲闪闪,甚至做出不屑一顾的神情,不是不爱,是懵懂的心不知爱到底是什么,不是不爱,是豆蔻年华的心还有着满满的羞涩,是怕爱了得不到,反倒不如把爱深藏在心底,像收藏一本书,一个人的时候细细品味.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致父母——且学且珍惜

    当我上完一节课回到办公室时,一对母女正站在咨询室门口.母亲看起来非常焦躁,用手反复地想要打开上锁的门,女儿只是风轻云淡地张望着,看到我走近,轻轻说“来了”.我打开门,请她们坐到咨询的位置上,借此也想让这位母亲先冷静一下.女儿小君是我校初三的学生,成绩中上,独生女.小君的母亲开了一家补习班,是主管也是上课老师,父亲是工程师.近,班主任老师反映小君上课有点不在状态,这几次测验,学习成绩都在下滑,因而她妈妈很紧张.前段时间,妈妈向学校申请小君住在家里,不在学校住宿,为的是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但实践了一段时间,成绩还不见起色.母亲觉得是小君在学校不专心,还列举了很多证据.

    作者:罗蕴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见证:我看安医百年辉煌

    在北京安定医院院庆来临之际,为了解医院的建设历程,探寻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轨迹,今年89岁高龄的资深“安医人”张继志教授应邀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张教授于1953年分配到北京市精神病院(即现在安定医院)工作,对当时医院的情形记忆犹新.“当时的院址在北锣鼓巷38号,就是一座普通民居院落,从医院的各方面来看,包括医务人员的数量、医疗条件、管理制度等都很薄弱”,为此,北京市有关领导提出建设一所新型的精神病院的规划.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淡如菊

    向阮新买了一只蓝瓷瓶,蓝宝石一样的,莹润剔透.瓶身丰满,瓶颈却细而长,宛如穿着大裙摆的小姑娘,在引颈起舞.阮说,春天你可以插枝桃花,夏天可以插枝荷,秋天可以插枝金桂,冬天可以插枝腊梅.阮是开花店的.因喜欢花草,我经常光顾一些花店,由此结识了不少花店老板,每每有了新品种,他们总不忘给我发个短信,或打个电话.其中,就有阮.阮不过30出头,是这些花店老板中年轻的,长相斯文,举止温和.他的花店,开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远离闹市.一小间平房,摆满各种花草,却取名:陶言瓷语.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幸福的“陷阱”

    “为什么别人都那么幸福,只有我这么不幸呢?”你是不是也这样抱怨过生活的不公?如果你给予了肯定的答案,那么,你可能已经坠入了幸福的“陷阱”.幸福并不是人生的常态——这是继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后美国的第三波心理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ACT)的核心观点之一.人总是会遭受痛苦,痛苦的人不要跟负面情绪作斗争,而应将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来接受.看到这里的读者,下面请根据我的要求不要想一个苹果,这个苹果一面是红色,红里透黄;一面是黄色,黄里带红.在它黄色的表皮上,有几个大小不一、星星点点的“雀斑”.对,千万别想这幅画面!

    作者:李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充满敌意的女人

    45岁的崔某两年前还和其他人一样,有家有口,在一家服装厂工作,虽然挣钱不多,但和丈夫的收入加起来,足够一家三口的吃穿用度.在同事们眼里,崔某人很温和,但性格太过内向,也不太合群.近两年,崔某的生活连遭变故,先是父亲患病去世,接着丈夫以夫妻关系不和为由,向法院提出离婚.不管崔某如何争取,还是没能留住丈夫.离婚后,孩子归她照料,前夫答应定期付给她一笔抚养费,可前夫再婚后从未给过一分钱.过了很长时间,她才知道原来前夫和她离婚前就有了外遇,再婚的对象也正是那个比自己年轻的“小三儿”,她既生气又觉得悲哀,十几年的夫妻情分说散就散了,丝毫不顾及家中有个10岁的女儿.从此,崔某变得更加沉默.

    作者:陌上人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雨季不再来

    今年,圣城拉萨的夏天来得特别早:清明后的第二场雷雨就染红了布达拉宫广场的石榴花,催绿了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前荷塘的柳条……雨季又来临了,暮霭中,不时地有飞蛾和蜻蜓扫着经幡飞过,远处,拉萨河里褐黄的河水翻腾着,咆哮着,就像我这颗年轻单纯明净又复杂躁动的心.

    作者:李煊;黄自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职场“草莓族”要不得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朝气蓬勃、踌躇满志,但面对工作压力或遇到挫折,不少人便如草莓般经不起磕碰,一碰就烂,一压就扁.“同学们都羡慕我一毕业就找到了工作,收入稳定.可这几个月下来,我大的感受就是‘鸭梨山大’啊!”一说起工作,就职于一家国企的周韵难掩焦虑.周韵今年研究生刚毕业,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份旁人艳羡的工作,她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我大学念的是英语专业,和现在的工作根本联系不到一起,做工资报表、安排培训什么的,全部都要从头学,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犯错”,周韵如是说.

    作者:张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职场生存,主动权在你手中

    很多上班族都感叹自己的职场发展停滞不前,隐入了怪圈,看不到脱颖而出的希望,想从这种怪圈中突围却找不出好的方法.但从很多成功的案例看,每个人的职场发展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还是失败,都在于自己的经营.只要你肯放低姿态谦虚做事,耐住寂寞,潜心打造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审时度势,瞅准发展的机遇,成功便不是难事.

    作者:阿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把长假的倦怠“压干”

    整天在紧张、忙碌、压力中工作的上班族们,像盼星星盼月亮般终于等到了“十一一”长假,自由自在地与朋友出游、唱歌、跳舞、爬山……但似乎是转瞬间,长假便呼啸而过,留下的是无端的烦躁、焦虑、倦怠甚至恐慌,以致上班后好久都调整不过来.这种长假后遗症宛如流行性感冒一样,侵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因此,特别提醒上班族们,在假期结束前后,要把倦怠“压干”,以免日益堆积,影响以后的正常工作.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那年4月,我想跳楼

    那年4月,院里窗前的玉兰开得正烈,芬芳馥郁,可我的心情却沉闷到了极点.我与父母一再争吵,我讨厌枯燥的功课,要求他们让我随意选择,我只想辍学回家,哪怕是找份简单的工作呢.学习成了一种重负,成绩让我很自卑,对我来说,学起来真的太难,我不想再被人嘲笑和轻视,我必须离开学校.可父亲却劝我说继续努力复习,为中考冲刺,或许可以考出理想的成绩.我觉得他们都不理解我的困境,我不仅是学不下去,而且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我告诉父亲,如果再让我继续读书,那就只有死给他们看.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寂寞之美丽

    新秋之风轻柔地掠过,她,轻盈地打了一个旋儿,婀娜的身体悄然匍匐在我的脚前.孤零零的,只有她.她的姐妹,还都在枝头青葱着,欢笑着.只有她,在青石小径上,轻轻抖颤着……寂寞?是的,寂寞.一股寂寞之感随着这一片秋叶涌上心来.寂寞,形容词,冷清孤单;清静.一种介于孤独、落寞之间的思绪.记得上师范时,心理学教师曾就寂寞和孤独给我们开过讲座.还依稀记得他说: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灵,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当个人离开群体过久后,人性就会以一种手段惩罚个人.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湘潭产妇事件背后的“认知融合”

    今年8月11日,一名网友发表微博,曝光了湘潭产妇死亡事件.第二天,来自“华声在线湘潭频道”的一篇题为《产妇惨死手术台医生护士跑路,医院称已尽全力》的新闻报道拉开了媒体对该事件关注的序幕,诸多网站和报刊纷纷以《产妇手术台上死亡医生失踪》为题跟踪和转载该事件.8月13日,当地卫生局发布消息:产妇羊水栓塞,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医护人员为避免与有冲击行为的家属发生正面冲突,完成尸体护理后便撤离手术台.吃槟榔者是脱了工作服在值班室内休息的医务人员,并未失踪.随着更多的事实被报道出来,舆论发生了“反转”,愤怒的网友回归理性,纷纷开始反思.

    作者:曹静;祝卓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风雨兼程100年——庆祝北京安定医院建院百年

    2014年11月1日,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百年的生日.如果我们把时光的脚步倒转100年,是另外一副悲凉景象.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的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时已清朝末年,这年,北平城设立了内外城巡警总厅,并赋予内外城巡警总厅全面负责管理北平城的重责.巡警总厅内设总务、行政、卫生、消防及司法行政等处,分别负责机要、统计、警事、治安、护卫、刑事、户籍、正俗、营业、交通、建筑、卫生、防疫等,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显示着巡警总厅的巨大权力范围.

    作者:海慧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把冷嘲热讽当作另类的鼓励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自己豪情万丈,总想着在事业上拼打一番.年轻,有的是精力,有的是热情.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诸多努力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引来人们艳羡的目光,自己的嘴上虽然说着“这算什么呀”,但是,心里的确比蜜甜.但是,有一天,我发现单位两个好事的大姐在闲谈:“参加活动谁不会,她得到的咱们也能!咱就是不喜欢,不爱出风头罢了!”“是啊,有的人就是愿意自己占先儿,别人出头露面,她受不了.”那种恨恨的表情,冰冷的目光,仿佛我欠了她们巨债,我的一颗心仿佛掉进冰窖,如火的热情瞬间被驱赶得无影无踪.

    作者:姚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我的长发你的眷恋

    春天的梦幻刚到医院上班的那年春天,由于性格孤僻,每每值夜班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躲在屋子里看书或是听收音机.很偶然的,我发现每晚8点,市电台有个“佳作欣赏”栏目,主持人青青用他那浑厚而有磁性的嗓音朗诵一篇又一篇优美的文章,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把作者与主人公的心声读出来,让听众感同身受.慢慢的,我喜欢上了这个节目,即使不值班,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每晚8点,我都会准时打开收音机.听青青的声音,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依赖,一种迷恋.

    作者:梁秋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怎样对孩子才是真爱?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但当孩子提出要求时,他们都会满足,哪怕那些超出自身能力的要求,他们也会去满足.讲一个大家熟悉的真实故事.一位父亲为了女儿能见刘德华一面,并得到他的签名,把借的几千元花掉后,又把自己不足40平方米的住房卖掉了,这些并没有让女儿达成愿望.后,这位父亲表示,他愿意卖掉自己的一个肾.

    作者:胡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机遇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

    那一年,我来到深圳打工,每天的工作是负责全公司的清洁和茶水.早晨,我必须在公司职员上班前将公司里里外外清扫一遍,将茶水烧开.上班后,我挨个部门送开水,每天上下午各送一次.其余时间,除了保洁,搞好公司院内的绿化护理外,我就主动到食堂帮忙.我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不管分内分外,都尽力去做好.

    作者:姚淑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