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施展
近,小区楼下的早餐点,一位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老人看上去八十多岁了,坐在轮椅上,每天来这里吃早餐.和他一起吃早餐的还有一位中年妇女.老人坐在轮椅上,脖子上围着毛巾,“爸,小心点,别噎着了.”看得出来,这个女人是老人的女儿.老人嘴里流出细细碎末,女人拿起纸巾在老人的嘴边轻轻抹了抹,老人脸上泛着红光,见周围人目光注视,他面露羞涩,然后,脸向右边轻轻斜过,一抹阳光掠过他的脸,“爸,听话啊,别扭头呀,擦干嘴再吃.”老人笑笑没说话.女儿从碗里拿起小勺,在碗里将一个饺子切成两半,舀起其中的一半,吹了吹,用嘴感触一下温度,有点烫,再吹吹,然后,举起小勺子向老人嘴边送,“爸,再吃一点.”“好,我吃.”
作者:张培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那年,从接到北航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暗暗决定:坚决不让父母送我去北京报到.我不是图给家里省几个路费,也不是因为家长脱不开身,我就是一门心思地想早一天自立,证明自己可以当家作主.我都快20岁了,什么事情还离不开家长的“关照”.索性,我的自立就从上大学开始吧!
作者:吴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尽管中国有句古话叫“隔辈亲”,祖辈家长在育儿方面有时间、耐心和经验,但也存在着溺爱、育儿观念陈旧等弊端.孩子尤其是12岁以下的儿童,如果能在父母身边沐浴父母之爱,当然可以获得美好的童年.但是,当父母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远离自己可爱的孩子,孩子们并非失去了幸福的全部可能.孩子的生命中需要父母,但是如果无奈地选择了隔代抚养,老人能在孩子成长历程中恰当地承担起慈爱的女性长者和可靠的男性长者角色,将丰富的育儿经验和先进科学的育儿理念结合起来,孩子一样有可能健康成长.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有5800万留守儿童,其中4000多万是14岁以下儿童,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无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无法给予孩子引导、关注和情感上的呵护.儿童亲情缺失造成的心理阴影,使一部分儿童存在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怯懦、行为孤僻、沟通障碍、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等情感问题,并存在逃学、辍学、打架斗殴、抽烟喝酒等行为问题.留守儿童有时还会因为自我防护能力不足,造成各种无法预料的意外伤害.尤其是性侵害,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史欣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童年时代那段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时光”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留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又有哪些呢?正如我们所知,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所无法代替的.作为儿童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亲子关系是儿童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原动力.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帮助,尤其是情感上的支持,他们面临着教育、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困境.既有的研究发现,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作者:张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张爱玲说过一句话:“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备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我想补充说的是,人在接近成功时也是幸福的时刻,比享受成功还要幸福.A我们都经历过追求成功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艰辛,好比登山一样.站在山脚下,抬头仰望高而险的山峰,巍峨的高山仿佛与云相接,那么高不可攀,这时心里会有些压力,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征服欲望.登山的过程充满坎坷波折,披荆斩棘,征服沟沟坎坎,跨越一切障碍,终于快要接近山顶了.抬头即可望到胜利的顶峰,这时的幸福感是强烈的.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8岁的高三女生晓芸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时,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本来是青春无限的年龄,穿着朴素的她却是满脸憔悴,她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开始了她的诉说.“老师,我近心里真的快崩溃了,我读不下去了,不想去参加高考了.”说完后,晓芸的脸上闪过了一丝丝痛苦.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她有不想读书的冲动呢?“老师,我没有朋友,高中都快结束了,我还是一个人,像个独行侠!”说完这些话,晓芸泪如雨下.
作者:邓公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小元23岁,是某大学动画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以前学习非常优秀,同学关系处得也不错,但近一年来她的烦恼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差,让她难以承受.事情的源头还得从一年前说起.一年前的暑假,元元的专业课老师布置了设计作业,让同学思考并动手做一部简单的动画片段.眼看暑假接近尾声了,元元的作业还没开始做,迫在眉睫,她变得很着急,赶紧行动起来.但左思右想,她一点灵感也没有,没有一丁点设计思路,更别提进展了.后来她灵机一动,想着可以从网上下载题材,再加工修改一下,不就成新的作品了?
作者:袁海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羊年春晚融合了微信摇一摇之后,不但节目互动形式大大丰富,还让如日中天的微信又火了一把.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可以让手机变成对讲机,可以视频聊天,甚至可以购物,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
作者:余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他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几家工厂上班,可总是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辞职不干了,后,他宅在了家里.母亲问他为何不出去找份工作,他却说,工厂车间、班组里经常搞各种比赛,要求每个人必须参加,他不想参与,为了避免尴尬,只好选择辞职.母亲忧心忡忡.父亲则从鸟市买了只百灵鸟回来,挂在阳台上.他从小喜欢鸟,更喜欢听百灵鸟的歌声.可这只百灵鸟任凭他怎么逗弄,总是固执得紧闭喉咙,吝啬得不肯鸣叫一声.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家在二楼,把东头.当时购房就是看中了全明的设计,每一间都有窗,包括两个卫生间都是双开的大窗.爱卧室与书房的飘窗,阔大而明亮,我常常在宽敞的窗台上品茶读书,赏窗外四时风景.特别是冬天,双层玻璃阻隔了寒风,而灿烂的阳光却一无阻碍,暖暖地铺满全身.茶杯里的热茶在明亮中氤氲着芬芳,配合着文字静静的故事.生活的美好就这样在光阴中流转.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都说母亲是天,以前没有多少体会,当妈妈走了,我才真正明白母亲是天,母爱大于天.妈妈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这段时间,走在以前陪伴妈妈走过的街道,眼睛闭上全是妈妈的样子;回到家里,看到妈妈坐过的沙发,睡过的床,仿佛妈妈还和我们在一起.
作者:廉广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9岁,小薇遭遇了她人生的第一个坎——失恋.那颗年轻的心,原本在悄悄地拔节、长叶,怀揣美丽的憧憬,努力地向上伸展着,对生活充满无限期许.可那场伤筋动骨的失恋,顿时让她萎靡不振,独自躲在角落里舔舐伤口,对生活充满了抱怨和失落.知女莫若母,她的痛苦和伤悲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日,母亲让小薇跟她一起去看望刚做完月子的表姐.本来不想去,但看到母亲眼里的那缕担心,小薇犹豫再三还是去了.
作者:吴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妻子下岗后不甘沉寂,到处找项目创业.巧的是,楼下那家老乡开的小超市要转手,原因是周围店铺林立,竞争太激烈.经过几天考察,妻子对我说,她想把它接下来.我每天从那儿经过,目睹了小店的兴衰,光店主就换了三茬.老乡也好心劝她,一定要考虑清楚,但如果真的接手,全部货物打八折给她.房东也怕我们反悔,每个月门面费调低了200元,但签约时租金须交满1年.妻子义无反顾地接下了小店.开张以后,妻子按优惠价处理了所有的库存商品,吸引了许多熟人来捧场.热闹过后,生意归于平寂.
作者:刘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曾几何时,在高等学府的女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新生的群体,人称“毕婚族”.所谓“毕婚族”,是指一毕业就结婚的大学生.她们大体可以分两类:一是“爱情至上”型:因为“我爱你”,毕业就领结婚证;二是就业替代型: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思想影响,部分女生把结婚当出路,只为缓解即将面临的就业压力.“毕婚族”到底什么样呢?社会又该如何对待这一群体呢?A[现象]女秀才成了“毕婚族”“未婚女,22岁,大四在读……觅25岁以上,月薪3000元以上,家是X市的或至少在小市有住房……”这是毕业前夕网上流传的典型征婚帖子.笔者了解到,个别女大学生毕业前夕既不考研究生也不找工作,而是把精力放到了“找对象”上,她们觉得这样可以避过就业难题,过上舒适的生活——这便是校园中的“毕婚族”.
作者:许圣义;许昌浩;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时下,随着“不探望老人属违法”、“老人再婚也需赡养”等新条款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社会都越来越看重“依法养老”,社会养老也进入了法治化轨道.中国乃礼仪之邦,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据历史文献记载,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实施了一系列的敬老举措,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了老人在社会上受人尊重的地位.
作者:刘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201 5年第十一届年会(以下简称年会)于2015年4月24日至26日在河南郑州黄河迎宾馆召开.作为成立十周年庆典和全国精神科医师的年度盛会,本届年会以“滴水穿石信念,十年一剑精神”为主题,由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河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联合承办.
作者:李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他知道自己配不上她,也知道她并不是真的愿意跟他结婚.但他就是喜欢她,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他不需要她回报什么,甚至不需要她说声感谢,只要看到她脸上微微绽放的笑容,再多的疲惫甚至委屈都会在瞬间烟消云散.她嫁给他绝对是无奈之举.如果不是之前那场无疾而终的恋爱,不是他替她的父亲偿还那笔巨额的赌债,她是决意不肯嫁给在自己眼中俗不可耐的他的.跟喜欢诗词歌赋,擅长琴棋书画的她比起来,没多少文化的他显得平凡了很多.但他老实善良,勤劳本分,更重要的是对她一心一意.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原来,我有很多身份,孩子、老师、妻子……我只是懵懂地接受这些生命给予我的责任和使命.或许我一直做得不够好,因为我以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直到做了母亲,一边泛滥着自己的母爱,一边又让自己尽量用理智来面对孩子的成长.我拼命读书,认真学习,可还是觉得母亲的责任好重好大,我没有足够的爱,没有足够的能力,没有足够的力量做好这一切.
作者:白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堂弟这几年可真够折腾的.大学毕业后,他口口声声要创业,说自己喜欢做生意,因为做生意有挑战.他的老爸老妈见他豪情万丈的样子,全力支持.谁知5年过去了,堂弟依旧一事无成.回顾一下他这几年的经历,算得上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先是做水果生意,有家里做后盾,资金不成问题.但他做了一段时间,感觉水果不容易保鲜,而且竞争激烈,做起来很不顺手,总之有多个理由让他放弃.不久后,堂弟转战服装生意,一会儿做童装,一会儿做时装,后放弃了.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