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三女生,为何陷入孤独深渊?

邓公明

关键词:
摘要:18岁的高三女生晓芸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时,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本来是青春无限的年龄,穿着朴素的她却是满脸憔悴,她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开始了她的诉说.“老师,我近心里真的快崩溃了,我读不下去了,不想去参加高考了.”说完后,晓芸的脸上闪过了一丝丝痛苦.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她有不想读书的冲动呢?“老师,我没有朋友,高中都快结束了,我还是一个人,像个独行侠!”说完这些话,晓芸泪如雨下.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痴呆的治疗和护理

    近的热播剧《嘿,老头!》讲述了一个儿子在父亲患上老年痴呆症后,从初的敌对状态,到重新认识父亲,并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守候的故事.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患老年痴呆的患者逐渐增多,如何更好地关爱老人成为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什么是BPSD?即痴呆的行为和心理症状,如患者出现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紊乱的症状群.BPSD的核心是现象,是患者在精神、心理、行为方面异常的类似精神病样的表现,并不代表一种病,可见于各类痴呆疾病.

    作者:鲍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求“嫁”若渴,折射问题多

    曾几何时,在高等学府的女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新生的群体,人称“毕婚族”.所谓“毕婚族”,是指一毕业就结婚的大学生.她们大体可以分两类:一是“爱情至上”型:因为“我爱你”,毕业就领结婚证;二是就业替代型: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思想影响,部分女生把结婚当出路,只为缓解即将面临的就业压力.“毕婚族”到底什么样呢?社会又该如何对待这一群体呢?A[现象]女秀才成了“毕婚族”“未婚女,22岁,大四在读……觅25岁以上,月薪3000元以上,家是X市的或至少在小市有住房……”这是毕业前夕网上流传的典型征婚帖子.笔者了解到,个别女大学生毕业前夕既不考研究生也不找工作,而是把精力放到了“找对象”上,她们觉得这样可以避过就业难题,过上舒适的生活——这便是校园中的“毕婚族”.

    作者:许圣义;许昌浩;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美丽的身份

    原来,我有很多身份,孩子、老师、妻子……我只是懵懂地接受这些生命给予我的责任和使命.或许我一直做得不够好,因为我以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直到做了母亲,一边泛滥着自己的母爱,一边又让自己尽量用理智来面对孩子的成长.我拼命读书,认真学习,可还是觉得母亲的责任好重好大,我没有足够的爱,没有足够的能力,没有足够的力量做好这一切.

    作者:白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潮爸”暮景

    有谁会想到,本以为晚来享清福的八旬老爸,居然“老来张狂”,时时处处赶潮流,跟年轻人玩起了PK,演绎出了一幕幕让人敬佩的“潮爸”暮景!老来执鞭当教授三年前,老爸参加了县老年大学.深厚的文学功底使他很快被大学聘为诗词班的“客座教授”.老爸隔三差五就到老年大学执教鞭,为300多名同龄老年学员讲解诗词知识和创作,他备课、讲学、批改作业、辅导学员……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老爸自赋诗曰:“白首济济聚一堂,风雨不误竟日忙.暮年有幸二进馆,学海荡舟喜洋洋!”

    作者:快哉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下辈子相忘江湖

    他知道自己配不上她,也知道她并不是真的愿意跟他结婚.但他就是喜欢她,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他不需要她回报什么,甚至不需要她说声感谢,只要看到她脸上微微绽放的笑容,再多的疲惫甚至委屈都会在瞬间烟消云散.她嫁给他绝对是无奈之举.如果不是之前那场无疾而终的恋爱,不是他替她的父亲偿还那笔巨额的赌债,她是决意不肯嫁给在自己眼中俗不可耐的他的.跟喜欢诗词歌赋,擅长琴棋书画的她比起来,没多少文化的他显得平凡了很多.但他老实善良,勤劳本分,更重要的是对她一心一意.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立,从上大学开始

    那年,从接到北航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暗暗决定:坚决不让父母送我去北京报到.我不是图给家里省几个路费,也不是因为家长脱不开身,我就是一门心思地想早一天自立,证明自己可以当家作主.我都快20岁了,什么事情还离不开家长的“关照”.索性,我的自立就从上大学开始吧!

    作者:吴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留守时光”对成年后的影响

    童年时代那段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时光”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留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又有哪些呢?正如我们所知,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所无法代替的.作为儿童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亲子关系是儿童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原动力.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帮助,尤其是情感上的支持,他们面临着教育、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困境.既有的研究发现,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作者:张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给帮助一个回应

    单位新来了一位同事小刘.中午,大家三三两两一起下楼用餐,小刘快走两步,摁下电梯按钮.门开了,他率先进入,然后侧着身子,一手摁着按钮,一手拦着电梯门,其他同事有说有笑依次进入.眼看着人都走进来了,小刘放下手,忽然,外面传来同事小薇的声音:“哎,等下我.”小刘赶紧再次伸手拦住即将关上的电梯门.一阵清脆细碎的跑步声由远及近,小薇进来时,看了看帮她拦门的小刘一眼.

    作者:高小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真的有神仙吗?

    “医生,您觉得这世界真的有神仙吗?”这是患者李某非常认真地询问我的一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有类似的疑问,但李某又为何出此言呢?一起来看看在李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吧——李某,28岁,山西人,一个人在外地打工.本来工作好好的,可是慢慢的,家人感觉李某似乎与以往不同了.在与李某通电话时,家人发现他的话越来越少,欲言又止,总是用一些诸如“嗯、是、没有、好”等简单的词句与家人交流,而且每次通话都是草草了了的就结束了.之后,李某也不再主动给家里打电话.李某的爱人和哥哥都觉得有些问题,因此反复劝说李某回家一趟.

    作者:田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母亲是我们家的天

    都说母亲是天,以前没有多少体会,当妈妈走了,我才真正明白母亲是天,母爱大于天.妈妈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这段时间,走在以前陪伴妈妈走过的街道,眼睛闭上全是妈妈的样子;回到家里,看到妈妈坐过的沙发,睡过的床,仿佛妈妈还和我们在一起.

    作者:廉广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落墨无悔

    堂弟这几年可真够折腾的.大学毕业后,他口口声声要创业,说自己喜欢做生意,因为做生意有挑战.他的老爸老妈见他豪情万丈的样子,全力支持.谁知5年过去了,堂弟依旧一事无成.回顾一下他这几年的经历,算得上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先是做水果生意,有家里做后盾,资金不成问题.但他做了一段时间,感觉水果不容易保鲜,而且竞争激烈,做起来很不顺手,总之有多个理由让他放弃.不久后,堂弟转战服装生意,一会儿做童装,一会儿做时装,后放弃了.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打工的地方就是家

    初中毕业后,我只身到省城打工,在车水马龙的人海中努力寻找着自己落脚的地方.几天后,我在一个门窗加工点安顿下来.这个加工点不大,同时招了我和刘当小工.不久,仓库保管员辞职了,我和刘都成为保管员候选.我们当然都希望得到这个职位,不但老板高看一眼,而且工资多加150元.令我意外的是,一个星期后,老板把仓库的钥匙交给了我.按理说,我和刘的工作差不多,在竞争中我也没有多少优势,这个职位给我,我始终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作者:荒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接近成功时……

    张爱玲说过一句话:“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备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我想补充说的是,人在接近成功时也是幸福的时刻,比享受成功还要幸福.A我们都经历过追求成功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艰辛,好比登山一样.站在山脚下,抬头仰望高而险的山峰,巍峨的高山仿佛与云相接,那么高不可攀,这时心里会有些压力,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征服欲望.登山的过程充满坎坷波折,披荆斩棘,征服沟沟坎坎,跨越一切障碍,终于快要接近山顶了.抬头即可望到胜利的顶峰,这时的幸福感是强烈的.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鱼,你孤独吗?

    鱼,你孤独吗?鱼,你快乐吗?庄子说你很快乐,雪小禅说你很孤独.她看到你游来游去,散发着寂寞,把所有的孤独都埋在水里.我说你无所谓孤独,无所谓快乐.这世间,种类多的是鱼,数目多的可能也是鱼,几乎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大鱼,小鱼,甚至不见天日的石洞,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在游动.成千上万的鱼群涌动,旋转出优美的风景,那么它们孤独吗?

    作者:杨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来自遥远过去的苍凉

    陈先生是因为演讲恐惧走进我们咨询室的.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从外表上看强壮、高大、健壮的男人会害怕当众说话,甚至是恐惧到演讲时一句话都无法完整说出来.在工作之初,这似乎还不是大的问题,但是当陈先生升职后,当众演讲就成为他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我们的第一次咨询是从不断的交锋中开始的.在简单了解了基本信息之后,我试着询问道:“听上去,你现在的语言是流畅的.”陈先生稍微迟疑了一下,慢慢答道:“我小时候有些口吃,但是后来通过朗读好了一些,说话不快的话还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26国际禁毒日:新型毒品——“美丽”的诱惑

    近年来,随着麻古、K粉、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出现,吸毒人数也迅速增加,吸毒人群越来越低龄化.截至2014年4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258万人.相比于海洛因之类的传统毒品,青少年吸食冰毒等新型毒品的趋势急速上升,已经严重危害到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安定.新型毒品因其兴奋、致幻等特殊功效受到吸毒者的青睐和追捧,滥用人数年均增长36%.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75%.

    作者:吴先超;张垚;刘华山;张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为何见到男性就害怕?

    小洁的来信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我父母关系不和,父亲非常传统,因我长相出众,小学时就严厉地告诉我不要与男老师单独相处,青春期以后更是限制我与男性交往.高中开学那天,我与父亲到新学校报到.父亲偶遇老同学,便走过去寒暄,他们说话时,我突然发现爸爸的裤扣没有系好,想暗示他,就故意盯着他的裤裆看,谁知父亲对我一副轻视的样子.这时,后面有男性突然大声吐唾沫,我回头发现几个男生正在对我指点着窃笑.

    作者:文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为了孩子,做一个合格父母!

    作者:王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元元的烦恼

    小元23岁,是某大学动画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以前学习非常优秀,同学关系处得也不错,但近一年来她的烦恼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差,让她难以承受.事情的源头还得从一年前说起.一年前的暑假,元元的专业课老师布置了设计作业,让同学思考并动手做一部简单的动画片段.眼看暑假接近尾声了,元元的作业还没开始做,迫在眉睫,她变得很着急,赶紧行动起来.但左思右想,她一点灵感也没有,没有一丁点设计思路,更别提进展了.后来她灵机一动,想着可以从网上下载题材,再加工修改一下,不就成新的作品了?

    作者:袁海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找到自我——儿子上大学之后

    在外地读大二的儿子放寒假回到家中,我发现儿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生活习惯的变化.儿子对我宣称要减肥,今天不吃早饭,明天不吃午饭,后天又不吃晚饭,这让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另外,儿子还决定要把我们家闲置的一套旧房按照他的设计理念、由他负责进行装修.他的理由是:方便外地的同学来旅游时居住,以及高中同学聚会时有个独立的空间.我虽然不希望他大兴土木,但是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反驳他.

    作者:徐勤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