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沙
初中毕业后,我只身到省城打工,在车水马龙的人海中努力寻找着自己落脚的地方.几天后,我在一个门窗加工点安顿下来.这个加工点不大,同时招了我和刘当小工.不久,仓库保管员辞职了,我和刘都成为保管员候选.我们当然都希望得到这个职位,不但老板高看一眼,而且工资多加150元.令我意外的是,一个星期后,老板把仓库的钥匙交给了我.按理说,我和刘的工作差不多,在竞争中我也没有多少优势,这个职位给我,我始终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作者:荒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原来,我有很多身份,孩子、老师、妻子……我只是懵懂地接受这些生命给予我的责任和使命.或许我一直做得不够好,因为我以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直到做了母亲,一边泛滥着自己的母爱,一边又让自己尽量用理智来面对孩子的成长.我拼命读书,认真学习,可还是觉得母亲的责任好重好大,我没有足够的爱,没有足够的能力,没有足够的力量做好这一切.
作者:白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父亲在土里刨食,春播秋收,锄草施肥,一辈子与庄稼打交道,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记忆中的农民父亲,只出过两次家门.第一次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那时我学习很用功,不知不觉中,发现视力在下降,于是就给家里去了一封信,说汇点钱过来,买一副眼镜.一个晴朗的天气,瓦蓝的天空浮着几朵卷云.天空蓝得纯净,卷云白得透洁.同学们在上课,老师认真地讲,同学们认真地听.
作者:董国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有5800万留守儿童,其中4000多万是14岁以下儿童,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无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无法给予孩子引导、关注和情感上的呵护.儿童亲情缺失造成的心理阴影,使一部分儿童存在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怯懦、行为孤僻、沟通障碍、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等情感问题,并存在逃学、辍学、打架斗殴、抽烟喝酒等行为问题.留守儿童有时还会因为自我防护能力不足,造成各种无法预料的意外伤害.尤其是性侵害,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史欣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九九年,我高中还没毕业,可书我怎么也念不下去了.望着不大的村子里,一个个在外打工的人笑吟吟地满载而归,一家家几乎是在一瞬间拔地而起的新楼房,一辆辆到处乱窜的崭新摩托车,我的心比父母还要着急,还要痒痒.我知道,我不说,父母是不会主动说的.虽然我的上学费用基本上全靠借债,但我的学习成绩自始至终是名列前茅的,无论在小学、初中,还是在高中.按照我的历任老师的说法,我是毫无疑问的大学的苗子.与以往不同的是,每次回村时,我面对的不再是夸奖和赞赏,一转身,甚至会随风飘过来几句讥笑的话:“念许多书干吗,又不能当饭吃.”
作者:丁迎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当我还是一名呼吸科医生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慢性低热的小病人京京,他是一个14岁的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期望超越所有的同学考上好的高中.他的成绩一直不错,在年级总是能排上前10名,但是初二下学期的一次考试,由于老师的失误,京京的数学总成绩被少统计了10分,于是,他的排名掉到了三十几名.家长会之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他,这使他非常沮丧,尽管后来老师发现错误给他添上了这10分,这件事仍然让他耿耿于怀.
作者:顾施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张建强是我们班的班长,学习成绩极佳,其他方面也很优秀.每一位科任老师上课前,总是忘不了夸他几句,并要求大家以他为学习榜样.长期下来,大家不免心生嫉妒,加之张建强生性高傲,难以靠近,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一学期下来,张建强被完全孤立了.体育课上,大家三五成群,打球的打球,踢球的踢球,跑步的跑步,唯独张建强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操场上看着别人玩耍.
作者:周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小区楼下的早餐点,一位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老人看上去八十多岁了,坐在轮椅上,每天来这里吃早餐.和他一起吃早餐的还有一位中年妇女.老人坐在轮椅上,脖子上围着毛巾,“爸,小心点,别噎着了.”看得出来,这个女人是老人的女儿.老人嘴里流出细细碎末,女人拿起纸巾在老人的嘴边轻轻抹了抹,老人脸上泛着红光,见周围人目光注视,他面露羞涩,然后,脸向右边轻轻斜过,一抹阳光掠过他的脸,“爸,听话啊,别扭头呀,擦干嘴再吃.”老人笑笑没说话.女儿从碗里拿起小勺,在碗里将一个饺子切成两半,舀起其中的一半,吹了吹,用嘴感触一下温度,有点烫,再吹吹,然后,举起小勺子向老人嘴边送,“爸,再吃一点.”“好,我吃.”
作者:张培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有谁会想到,本以为晚来享清福的八旬老爸,居然“老来张狂”,时时处处赶潮流,跟年轻人玩起了PK,演绎出了一幕幕让人敬佩的“潮爸”暮景!老来执鞭当教授三年前,老爸参加了县老年大学.深厚的文学功底使他很快被大学聘为诗词班的“客座教授”.老爸隔三差五就到老年大学执教鞭,为300多名同龄老年学员讲解诗词知识和创作,他备课、讲学、批改作业、辅导学员……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老爸自赋诗曰:“白首济济聚一堂,风雨不误竟日忙.暮年有幸二进馆,学海荡舟喜洋洋!”
作者:快哉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陈先生是因为演讲恐惧走进我们咨询室的.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从外表上看强壮、高大、健壮的男人会害怕当众说话,甚至是恐惧到演讲时一句话都无法完整说出来.在工作之初,这似乎还不是大的问题,但是当陈先生升职后,当众演讲就成为他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我们的第一次咨询是从不断的交锋中开始的.在简单了解了基本信息之后,我试着询问道:“听上去,你现在的语言是流畅的.”陈先生稍微迟疑了一下,慢慢答道:“我小时候有些口吃,但是后来通过朗读好了一些,说话不快的话还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王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的热播剧《嘿,老头!》讲述了一个儿子在父亲患上老年痴呆症后,从初的敌对状态,到重新认识父亲,并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守候的故事.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患老年痴呆的患者逐渐增多,如何更好地关爱老人成为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什么是BPSD?即痴呆的行为和心理症状,如患者出现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紊乱的症状群.BPSD的核心是现象,是患者在精神、心理、行为方面异常的类似精神病样的表现,并不代表一种病,可见于各类痴呆疾病.
作者:鲍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尽管中国有句古话叫“隔辈亲”,祖辈家长在育儿方面有时间、耐心和经验,但也存在着溺爱、育儿观念陈旧等弊端.孩子尤其是12岁以下的儿童,如果能在父母身边沐浴父母之爱,当然可以获得美好的童年.但是,当父母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远离自己可爱的孩子,孩子们并非失去了幸福的全部可能.孩子的生命中需要父母,但是如果无奈地选择了隔代抚养,老人能在孩子成长历程中恰当地承担起慈爱的女性长者和可靠的男性长者角色,将丰富的育儿经验和先进科学的育儿理念结合起来,孩子一样有可能健康成长.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外地读大二的儿子放寒假回到家中,我发现儿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生活习惯的变化.儿子对我宣称要减肥,今天不吃早饭,明天不吃午饭,后天又不吃晚饭,这让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另外,儿子还决定要把我们家闲置的一套旧房按照他的设计理念、由他负责进行装修.他的理由是:方便外地的同学来旅游时居住,以及高中同学聚会时有个独立的空间.我虽然不希望他大兴土木,但是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反驳他.
作者:徐勤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切客”源自英文checkin,指热衷于即时记录生活轨迹的都市潮人.如果你想在行动中记录,在阳光下表达,那么,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了.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在手机微信、微博、QQ里写下“我正在某地”,你签到的信息就会在网上留下“印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整天玩失踪,恨不得人间蒸发,去荒岛生存,这叫低调,自然也无可厚非.而我作为“切客一族”,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我希望熟人知道我的去向,我希望网友知道我身在何处.
作者:夏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单位新来了一位同事小刘.中午,大家三三两两一起下楼用餐,小刘快走两步,摁下电梯按钮.门开了,他率先进入,然后侧着身子,一手摁着按钮,一手拦着电梯门,其他同事有说有笑依次进入.眼看着人都走进来了,小刘放下手,忽然,外面传来同事小薇的声音:“哎,等下我.”小刘赶紧再次伸手拦住即将关上的电梯门.一阵清脆细碎的跑步声由远及近,小薇进来时,看了看帮她拦门的小刘一眼.
作者:高小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时下,随着“不探望老人属违法”、“老人再婚也需赡养”等新条款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社会都越来越看重“依法养老”,社会养老也进入了法治化轨道.中国乃礼仪之邦,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据历史文献记载,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实施了一系列的敬老举措,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了老人在社会上受人尊重的地位.
作者:刘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他知道自己配不上她,也知道她并不是真的愿意跟他结婚.但他就是喜欢她,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他不需要她回报什么,甚至不需要她说声感谢,只要看到她脸上微微绽放的笑容,再多的疲惫甚至委屈都会在瞬间烟消云散.她嫁给他绝对是无奈之举.如果不是之前那场无疾而终的恋爱,不是他替她的父亲偿还那笔巨额的赌债,她是决意不肯嫁给在自己眼中俗不可耐的他的.跟喜欢诗词歌赋,擅长琴棋书画的她比起来,没多少文化的他显得平凡了很多.但他老实善良,勤劳本分,更重要的是对她一心一意.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堂弟这几年可真够折腾的.大学毕业后,他口口声声要创业,说自己喜欢做生意,因为做生意有挑战.他的老爸老妈见他豪情万丈的样子,全力支持.谁知5年过去了,堂弟依旧一事无成.回顾一下他这几年的经历,算得上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先是做水果生意,有家里做后盾,资金不成问题.但他做了一段时间,感觉水果不容易保鲜,而且竞争激烈,做起来很不顺手,总之有多个理由让他放弃.不久后,堂弟转战服装生意,一会儿做童装,一会儿做时装,后放弃了.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去朋友办公室,对面一蓝衣女子抬头冲我一笑,然后和朋友讨论淘宝哪家衣服正在打折.出来时,朋友问我看得出蓝衣女子多大了吗,二十?三十?看不出.我对女人的年龄总是持极其宽容的心态,宁愿个个永远十八一枝花.“四十了!还没男朋友.”“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剩女吧!”“剩女”二字脱我口而出,还是第一次.尽管我写过很多次,电视里看见过若干个,但我得承认,这是首次面对面遇见的.蓝衣女子目测身高一米六五左右,面容清秀,举止文雅,大学教务部职员.以她的条件,怎么可能剩下?
作者:云翦愁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