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翦愁
19岁,小薇遭遇了她人生的第一个坎——失恋.那颗年轻的心,原本在悄悄地拔节、长叶,怀揣美丽的憧憬,努力地向上伸展着,对生活充满无限期许.可那场伤筋动骨的失恋,顿时让她萎靡不振,独自躲在角落里舔舐伤口,对生活充满了抱怨和失落.知女莫若母,她的痛苦和伤悲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日,母亲让小薇跟她一起去看望刚做完月子的表姐.本来不想去,但看到母亲眼里的那缕担心,小薇犹豫再三还是去了.
作者:吴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今年春天的一个清晨,我和两个姐姐带着我们的父母,以及我先生的两个姐夫的父母,再加上两个姐姐家的孩子,一共16人,热热闹闹地直奔机场,飞赴海南旅游.为了这个计划,我和姐姐们筹划、准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甚至还成立了一个“敬老旅游基金”.每逢节假日或者父母的生日,我和两个姐姐就为给父母买什么礼物犯愁,买什么他们都说不需要.以前,家里条件不好,父母供养出三个大学生,可以说一辈子节俭惯了.尤其是我父亲,更常把鲁迅说过的一句话拿来教育我们:“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作者:骆昌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的热播剧《嘿,老头!》讲述了一个儿子在父亲患上老年痴呆症后,从初的敌对状态,到重新认识父亲,并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守候的故事.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患老年痴呆的患者逐渐增多,如何更好地关爱老人成为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什么是BPSD?即痴呆的行为和心理症状,如患者出现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紊乱的症状群.BPSD的核心是现象,是患者在精神、心理、行为方面异常的类似精神病样的表现,并不代表一种病,可见于各类痴呆疾病.
作者:鲍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童年时代那段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时光”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留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又有哪些呢?正如我们所知,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所无法代替的.作为儿童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亲子关系是儿童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原动力.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帮助,尤其是情感上的支持,他们面临着教育、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困境.既有的研究发现,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作者:张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小默目前是一名法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聪明伶俐,学习优秀,身高168cm,但体重只有70斤,体重指数12.40 kg/m2,体型看起来特别消瘦,像一个瘦瘦的竹竿,立在风中能被吹倒.她全身的皮肤很干燥,没有光泽,面部和双下肢有一些明显的水肿,四肢的体温感觉起来非常冰冷.她曾经到医院检查身体,抽血化验的指标显示中度贫血,白细胞也较正常人减少,血钙、血磷轻度降低.她为什么会这么瘦,瘦到现在的模样?答案就是刻意减肥引起的.她减肥已经有6年了,平时刻意控制自己的体重,对饮食有严格的要求.那么,减肥也能致病吗?
作者:李志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切客”源自英文checkin,指热衷于即时记录生活轨迹的都市潮人.如果你想在行动中记录,在阳光下表达,那么,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了.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在手机微信、微博、QQ里写下“我正在某地”,你签到的信息就会在网上留下“印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整天玩失踪,恨不得人间蒸发,去荒岛生存,这叫低调,自然也无可厚非.而我作为“切客一族”,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我希望熟人知道我的去向,我希望网友知道我身在何处.
作者:夏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张爱玲说过一句话:“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备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我想补充说的是,人在接近成功时也是幸福的时刻,比享受成功还要幸福.A我们都经历过追求成功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艰辛,好比登山一样.站在山脚下,抬头仰望高而险的山峰,巍峨的高山仿佛与云相接,那么高不可攀,这时心里会有些压力,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征服欲望.登山的过程充满坎坷波折,披荆斩棘,征服沟沟坎坎,跨越一切障碍,终于快要接近山顶了.抬头即可望到胜利的顶峰,这时的幸福感是强烈的.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堂弟这几年可真够折腾的.大学毕业后,他口口声声要创业,说自己喜欢做生意,因为做生意有挑战.他的老爸老妈见他豪情万丈的样子,全力支持.谁知5年过去了,堂弟依旧一事无成.回顾一下他这几年的经历,算得上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先是做水果生意,有家里做后盾,资金不成问题.但他做了一段时间,感觉水果不容易保鲜,而且竞争激烈,做起来很不顺手,总之有多个理由让他放弃.不久后,堂弟转战服装生意,一会儿做童装,一会儿做时装,后放弃了.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他知道自己配不上她,也知道她并不是真的愿意跟他结婚.但他就是喜欢她,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他不需要她回报什么,甚至不需要她说声感谢,只要看到她脸上微微绽放的笑容,再多的疲惫甚至委屈都会在瞬间烟消云散.她嫁给他绝对是无奈之举.如果不是之前那场无疾而终的恋爱,不是他替她的父亲偿还那笔巨额的赌债,她是决意不肯嫁给在自己眼中俗不可耐的他的.跟喜欢诗词歌赋,擅长琴棋书画的她比起来,没多少文化的他显得平凡了很多.但他老实善良,勤劳本分,更重要的是对她一心一意.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小时候,我是个能歌善舞的活泼女孩,常常喜欢放学后站在小区中央的健身广场上,将自己白天学到的歌舞表演给周围的人看,时间长了,我也因此赢得了“快乐天使”的美名.可自打对楼里的一位小姐姐因车祸被截去了一条腿之后,母亲果断地命令我,再不许在人多的地方当众表演舞蹈,如果实在想跳,就一个人躲在家里跳,她会做我永远的观众.面对我的惆怅和失落,母亲不厌其烦地给我讲道理:“小姐姐变成了残疾人,从此再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自如行走了,如果你的舞姿被她看到,定会引发她内心的伤感.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你要记住,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不要在他人的弱处起舞,那是一种看轻别人的表现!”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九九年,我高中还没毕业,可书我怎么也念不下去了.望着不大的村子里,一个个在外打工的人笑吟吟地满载而归,一家家几乎是在一瞬间拔地而起的新楼房,一辆辆到处乱窜的崭新摩托车,我的心比父母还要着急,还要痒痒.我知道,我不说,父母是不会主动说的.虽然我的上学费用基本上全靠借债,但我的学习成绩自始至终是名列前茅的,无论在小学、初中,还是在高中.按照我的历任老师的说法,我是毫无疑问的大学的苗子.与以往不同的是,每次回村时,我面对的不再是夸奖和赞赏,一转身,甚至会随风飘过来几句讥笑的话:“念许多书干吗,又不能当饭吃.”
作者:丁迎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时下,随着“不探望老人属违法”、“老人再婚也需赡养”等新条款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社会都越来越看重“依法养老”,社会养老也进入了法治化轨道.中国乃礼仪之邦,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据历史文献记载,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实施了一系列的敬老举措,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了老人在社会上受人尊重的地位.
作者:刘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家在二楼,把东头.当时购房就是看中了全明的设计,每一间都有窗,包括两个卫生间都是双开的大窗.爱卧室与书房的飘窗,阔大而明亮,我常常在宽敞的窗台上品茶读书,赏窗外四时风景.特别是冬天,双层玻璃阻隔了寒风,而灿烂的阳光却一无阻碍,暖暖地铺满全身.茶杯里的热茶在明亮中氤氲着芬芳,配合着文字静静的故事.生活的美好就这样在光阴中流转.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那一年,我初中毕业便到省城去打工,在一家小的门窗加工厂落下了脚.这是一家新开的加工点,一起进厂的还有好几个人,只不过他们都是当地人.加工厂刚刚起步,老板对我们格外照顾,大家也没有因为我是外乡人而挤对我.我们都把这里当成了家,彼此关系非常融洽.每天中午,大家各自买好饭菜凑在一起吃,可不久后,我便看出了差距,由于我的条件拮据,每次买的菜都是便宜的.其实,我也好面子,想买些好的,但实在囊中羞涩.考虑到长时间吃别人的,我心里会很难受,我决定单独吃饭,不再和大家凑在一起.
作者:程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单位新来了一位同事小刘.中午,大家三三两两一起下楼用餐,小刘快走两步,摁下电梯按钮.门开了,他率先进入,然后侧着身子,一手摁着按钮,一手拦着电梯门,其他同事有说有笑依次进入.眼看着人都走进来了,小刘放下手,忽然,外面传来同事小薇的声音:“哎,等下我.”小刘赶紧再次伸手拦住即将关上的电梯门.一阵清脆细碎的跑步声由远及近,小薇进来时,看了看帮她拦门的小刘一眼.
作者:高小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鱼,你孤独吗?鱼,你快乐吗?庄子说你很快乐,雪小禅说你很孤独.她看到你游来游去,散发着寂寞,把所有的孤独都埋在水里.我说你无所谓孤独,无所谓快乐.这世间,种类多的是鱼,数目多的可能也是鱼,几乎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大鱼,小鱼,甚至不见天日的石洞,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在游动.成千上万的鱼群涌动,旋转出优美的风景,那么它们孤独吗?
作者:杨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生,您觉得这世界真的有神仙吗?”这是患者李某非常认真地询问我的一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有类似的疑问,但李某又为何出此言呢?一起来看看在李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吧——李某,28岁,山西人,一个人在外地打工.本来工作好好的,可是慢慢的,家人感觉李某似乎与以往不同了.在与李某通电话时,家人发现他的话越来越少,欲言又止,总是用一些诸如“嗯、是、没有、好”等简单的词句与家人交流,而且每次通话都是草草了了的就结束了.之后,李某也不再主动给家里打电话.李某的爱人和哥哥都觉得有些问题,因此反复劝说李某回家一趟.
作者:田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小区楼下的早餐点,一位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老人看上去八十多岁了,坐在轮椅上,每天来这里吃早餐.和他一起吃早餐的还有一位中年妇女.老人坐在轮椅上,脖子上围着毛巾,“爸,小心点,别噎着了.”看得出来,这个女人是老人的女儿.老人嘴里流出细细碎末,女人拿起纸巾在老人的嘴边轻轻抹了抹,老人脸上泛着红光,见周围人目光注视,他面露羞涩,然后,脸向右边轻轻斜过,一抹阳光掠过他的脸,“爸,听话啊,别扭头呀,擦干嘴再吃.”老人笑笑没说话.女儿从碗里拿起小勺,在碗里将一个饺子切成两半,舀起其中的一半,吹了吹,用嘴感触一下温度,有点烫,再吹吹,然后,举起小勺子向老人嘴边送,“爸,再吃一点.”“好,我吃.”
作者:张培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外地读大二的儿子放寒假回到家中,我发现儿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生活习惯的变化.儿子对我宣称要减肥,今天不吃早饭,明天不吃午饭,后天又不吃晚饭,这让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另外,儿子还决定要把我们家闲置的一套旧房按照他的设计理念、由他负责进行装修.他的理由是:方便外地的同学来旅游时居住,以及高中同学聚会时有个独立的空间.我虽然不希望他大兴土木,但是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反驳他.
作者:徐勤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第五届亚洲认知行为治疗大会暨第四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年会于2015年5月15-17 日在中国南京江苏省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亚洲认知行为治疗协会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认知行为治疗学组、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CSP)认知行为治疗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CPA)认知行为治疗工作组协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承办.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