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从恋爱到结婚,双方均来不及思索,便一下子跌入幸福的爱河里不能自拔.相濡以沫的光阴里,看到的尽是对方的长处,缺点被雪藏了,但不消几日,厌烦后,她觉得自己一不小心标错了人生的坐标.几乎所有男人的缺点他都有,他婚前会掩饰,将自己设计得尽善尽美.扔破袜子,大男子主义,从不下厨房,只会坐在厅堂里等待饕餮盛宴的到来.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围绕新春的话题中,在“逼婚”、“买房之余,2016年又增加一个新的内容——“二孩”从“啥时候要”到“为什么生”,答案无外乎以下几种:1 可以陪伴和帮衬老大.一个孩子多孤单啊,生俩就有伴了.生二孩相当于自带“同伴模式”,从小练习社交.2可以减轻养老压力.在养老金不足、养老院短缺、房子不够住、城镇生存压力大的现状下,多生一个就意味着年老的时候多一个人照顾.
作者:张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3月19日,“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在北京中国科协会堂启动.2016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是“美好睡眠放飞梦想”.来自全国的睡眠专家、企业家、新闻媒体近百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专家指出,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后,通过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睡眠还可以帮助人们修复脑细胞、恢复和加强记忆功能,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高效的睡眠效率,才能保证人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王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在我3岁那年,父亲患了一场重病,没挨多久便去世了.那一年,弟弟两岁,此后,母亲没再嫁.6岁的时候,母亲将我和弟弟一起送进了小学.从此,我和弟弟形影不离.初中、高中,我们始终在一个年级、一个班,我们总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1994年夏天,家里同时收到了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全村都炸开了锅,我们一家人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没兴奋多久,母亲便犯愁了.近万元的学费,对于我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母亲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又翻山越岭东家西家去借,直到报到前几天,才凑了4000多块.
作者:陈闲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肖乾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31 岁的小王是一家IT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原是做软件技术开发的,由于业务精,能力强,一年前被提升至管理层.升职后,小王技术问题不在话下,唯一苦恼的是当众发言出现紧张、口吃、声音颤抖等现象.前段时间,一个解决方案成功交付,领导让小王在庆功会上发言,向客户展示成果.为此,他对着镜子演习多次,还找来妻子当观众.本已胸有成竹,可到了台上他心跳加速,出汗,忘词语塞,大脑一片空白.后,照着稿磕磕巴巴地读完.他为自己糟糕的表现感到羞愧、自责.
作者:李万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十年前,我进入了这家公司,跟我一起入职的还有于洋、黄胜.那时,我们都没有文凭,应聘的是基层岗位.上班要熬更守夜,不仅工作时间长,条件也非常艰苦.于洋提议,自学一个文凭,将来找一个坐办公室的工作.办公室朝九晚五,时间固定,上班有空调,冬暖夏凉.黄胜听了,两眼放光,他看上了一个办公室里新来的女同事.因为职位的差距,他不敢跟她说话,担心被看不起.我们三个一拍即合,去了卖自考书的书店,买了教材.
作者:张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A 妻子同学聚会回来,给我看她们的照片.一张张不再年轻的笑脸,一个个不再妖娆的身材在我眼前晃动,我转身笑对妻子说:你们班女生咋都那么老土啊!穿着打扮似乎离年轻越来越远了,还就你能看几眼.妻子诡秘地莞尔一笑答:算你慧眼识宝,就我还显得年轻些.她们都穿着中老年服装,40多的人看上去跟老太太似的.
作者:陈来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常听一些人抱怨,“算了,不想再努力了,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并不老,他们大多都在40岁左右,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只是他们遭遇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打击,以致灰心丧气,得过且过.
作者:周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一年一度的春运终于结束了.40天的时间里,人们纷纷用各种方式订车票,排队、打电话,或者在网上订票.形式不同,但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热切的期盼.车票到手,人就像生出了一双回家的翅膀,无比畅快.看到订票的火爆场面,脑海中不由得联想起了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春运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迁徙,故乡的暖流传来了信息,浓浓的乡愁牵引着方向,怎能不归心似箭呢?喧闹的站台,汹涌的人群,匆忙的脚步,那种场面太壮观了.大家来自不同的城镇,但是都赶往同一个地方一家.
作者:王国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那时,男生们的目光都喜欢悄悄追随田美美,她身材高挑,瀑布般的长发扎成马尾,俏皮地随着主人走路的节奏摆动着.“田美美,真美呀!”每个男生都会这样想,悄悄给她写情书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敢于公开站出来示爱的,只有二班的李雷.为了追求田美美,李雷花费了不少心思,玫瑰鲜花,巧克力和情书,这些一般女孩子们都喜欢的方式,却都被田美美拒绝了.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曹丽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十多年如一日,我和老伴儿每天都坚持户外运动.早上做健身操,下午散步.不管刮风下雨,严冬酷暑,从不间断.一分付出一分回报.我原来身体不好,小病缠身,血压偏高,经常头晕.老伴儿问题更大,因为在退休后的第二年突然遭遇小脑血管破裂出血,昏迷了一个星期,动了大手术,身体平衡能力严重受损.刚从医院出来时,走路要两个人架着才能走.医生曾预言以后可能要坐轮椅.出院时,有个医生叮嘱:锻炼为主,药物为辅.我遵照医生的嘱咐,带领老伴儿坚持运动,结果奇迹出现,老伴儿可以独立行走了.
作者:陆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失眠,胃痛,心脏痛,好像身体哪个部位都痛,几个医院的医生都说我没病,爸妈也说我闲得找病,可是我真的难受,为什么呢?”“老师,我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怕影响到别人,哪怕是我的室友、我的家人,我怕他们不耐烦、不喜欢我,排斥我,我想休学,只有一个人待着时我才有一丝轻松感,有时,我也知道自己是瞎担心,可就是轻松不起来.”
作者:张愉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那年,我所在的大型国企外贸公司倒闭后,同事老郭把我和蔡姐拢在一起,另成立了一家小公司.老郭是业务上的老人,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在海外客户中享有很高的商誉.我们看中了他的人品,乐意当他的左右膀.三人公司就这样起步了.
作者:刘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她发来短信:“你好,今天我和他已领了结婚证,祝福我们吧……”看着短信,我仿佛看到她幸福的笑脸.她是我的一位听障人朋友,今年已43岁.人长得很漂亮,可惜婚姻却不顺——前夫性格暴躁,爱赌博、好喝酒,并且每喝必醉,一醉就对她拳打脚踢.因不堪忍受家暴,她在女儿3岁那年办了离婚手续.
作者:李红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清明是一个哀伤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人们常常想起那些离我们而去的亲人,尤其是那些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亲人,在这个时候,我们常常肝肠寸断.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这种感情的真实写照.清明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日子,细雨蒙蒙,草长莺飞,许多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喜欢在扫墓之后一起去踏青、折柳、野餐、放风筝.“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说的就是清明的这些习俗.其中的核心是对先人的怀念和祭奠,这也是清明节成为我们的八大传统节日之一的重要的原因.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小梅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来精神科门诊就诊的,第一眼看到她,看不出她有什么大的异常,大约三十来岁的样子,表情举止很得体,穿着很讲究.她的父母向我讲述了她的情况.父母称小梅精神不正常有五年左右了.刚开始有症状时,小梅还在单位里上班,有时会与单位里的同事发生矛盾或者口角,回家后就跟父母念叨这些事,并很生气.父母劝解后,小梅能听得进,也能正常上班.渐渐的,这种情况变本加厉,小梅与单位同事发生矛盾生气后,会经常突然倒地,浑身抽搐,持续约5到10分钟才能缓解.因为小梅这种情况的出现,单位里很少有人再敢与她发生口角,当然也很少有人敢跟她走得很近.之后,小梅经常头痛,夜里睡不好觉,白天上班也打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也下降了.
作者:黄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网络上热传一组照片,题目是《那些年,在农村吃过的好酒菜》,我看着那些熟悉的画面,不禁泪眼迷离.想起多年前那些农村整酒的日子里洋溢的温暖与幸福,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温柔,感慨万千.那是物质匮乏的时代,缺衣少穿,但无论谁家有“红事”或是“白事”,那一定是全村大的一件事儿.一家有事,几乎是全村出力,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大家都义务来帮忙.当然,整酒现场虽然人多手杂,但忙而不乱.所有人员都有详细的分工,有负责煮饭的,有负责招呼客人的,有负责倒茶的,有负责洗菜配菜的,有负责采购物品的,还有负责借东西的.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