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秦小洁;杨燕君;黄桂锋;李功理;黎燕君

关键词:艾滋病,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LWHA)社会支持状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PLWHA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AIDS病人的SSRS总分(41.67±4.87)、客观支持分(12.00±2.96)及主观支持分(22.78±2.54)均高于HIV感染者(P<0.05);非独居者的SSRS总分(37.50±6.73)、客观支持分(9.97 ±3.03)和主观支持分(21.32±4.23)均高于独居者(P<0.05);本市户籍者和SSRS总分(37.04±8.46)和客观支持分(10.08±3.60)均高于非本市户籍者(P<0.05);家庭经济状况为中等者的主观支持分(22.06 ±4.37)和支持利用度(6.35±2.06)均高于差者(P<0.05).结论 PLWHA社会支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HIV感染者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加强独居、非本市户籍、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喹硫平与奋乃静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剂量范围为50~400 mg/d(26例);对照组给予奋乃静治疗,剂量范围为6~16 mg/d(26例),观察8周.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入组前和入组第8周末时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较入组时MMSE评分均非常显著增高(P<0.01)、SCAG评分均显著减低(P<0.01或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为30.8%和46.2%,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张瑜良;刁秋莺;张恒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出术加膀胱切开取石处理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结石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出术加膀胱切开取石处理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13例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多发结石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出术加膀胱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 该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出术手术时间50~60min,平均56.5min;膀胱切开取石术时间20~25min,平均22min.13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排尿通畅,无手术切口感染.结论 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出术加膀胱切开取石处理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结石方法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旨定,值得推广.

    作者:莫劲军;杜丽燕;刘锡海;谢兴年;刘肇华;庞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对感染性休克病人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对感染性休克病人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以依托咪酯,维库溴铵和芬太尼等全身麻醉,每组15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后1 h(T2)及术后24h(T3)共3个时间点取动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2和T3时CRP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与T1比较、T3与T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是一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小剂量氯胺酮除了具有麻醉、镇痛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有效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对感染性休克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伟元;曾志文;张岳农;林跃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乐力预防妊娠期缺钙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妊娠期补充乐力氨基酸螫合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妊娠20周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口服乐力氨基酸螫合钙胶囊,对照组60例,口服葡萄糖酸钙片,两组孕妇补钙前查血钙,补钙后分别于孕28、36周复查血钙,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结果 观察组血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缺钙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补充乐力氨基酸螯合钙可降低缺钙症状的发生,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对母婴都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甘嫦勋;蔡鹏宇;韦励;梁见弟;李栩萍;蒋敏桥;张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基因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作用

    目的 评估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轻、中度上皮细胞内瘤变(CIN1-CIN2)中的诊断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401例因宫颈癌前病变(CIN1-CIN2)要求官颈环切的患者的HPV分型基因检测情况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HPV的灵敏性较TCT明显增高(P<0.01),TCT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合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宫颈癌前病变中HPV感染以高危基因组的16、52、58、18亚型感染多见,HPV16犁感染引起高度病变的几率较HPV52型和HPV58型明显增高(P<0.01).结论 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主要致病因子,HPV16型感染易导致宫颈高度病变;HPV基因分型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可以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谢芳;黎云;彭秀红;李洁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LWHA)社会支持状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PLWHA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AIDS病人的SSRS总分(41.67±4.87)、客观支持分(12.00±2.96)及主观支持分(22.78±2.54)均高于HIV感染者(P<0.05);非独居者的SSRS总分(37.50±6.73)、客观支持分(9.97 ±3.03)和主观支持分(21.32±4.23)均高于独居者(P<0.05);本市户籍者和SSRS总分(37.04±8.46)和客观支持分(10.08±3.60)均高于非本市户籍者(P<0.05);家庭经济状况为中等者的主观支持分(22.06 ±4.37)和支持利用度(6.35±2.06)均高于差者(P<0.05).结论 PLWHA社会支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HIV感染者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加强独居、非本市户籍、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秦小洁;杨燕君;黄桂锋;李功理;黎燕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7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均给予口服辛伐他汀20mg/次,1天1次,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检测患者血糖、血脂、血浆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索(ET)水平以及血清定粉样蛋白A(A-SAA),并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结果 47例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血脂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改善,ET水平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A-SAA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降脂和平衡NO/ET的比值等途径保护内皮功能,通过降低A-SAA水平可以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刘大亮;吴和波;孔海鸿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分期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分期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5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分期护理.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3例无效,12例有效,13例显效,干预组中1例无效,6例有效,20例显效,两组患者疗效秩和检验显示其疗效差异有显著性(z=3.012,P=0.0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x2=4.610,P=0.032);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z=3.108,P=0.025).结论 分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陈宝如;饶媛;卢柳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不同方法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07年9月-2010年7月在我科就医的PCOS不孕患者108例,随机分为CC组、HMG组、CC+HMG组和LE组,每组27例,监测用药期间四组患者的促排卵情况、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CC组有较高的排卵率,较低的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薄,多胎妊娠率和OHSS风险较低;HMG组具有高排卵率、妊娠率,但多胎妊娠率和OHSS发生的危险性高;LE组有较低排卵率、妊娠率,卵泡小,多胎妊娠率和OHSS发生的危险性较低;CC+HMG组具有高排卵率、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和OHSS发生的危险性较高.结论 四种促排卵法都有很好的促排卵作用,HMG和CC+HMG的妊娠率要高于LE和CC(P<0.05),但易导致OHSS和多胎妊娠,LE无论对卵泡生长还是对内膜生长都比较好且副作用低.但LE是否有潜在的胚胎致畸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作者:谭玉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对高血压患者有关状况的调查与护理干预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有关状况,找出适合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策略,研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为建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第二综合门诊部初次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结果,对患者情况进行护理评估,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他们作出相应的为1年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1年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以及患者的身体、治疗和行为状况的变化上,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关状况调查分析后对其作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消除危险因素,提高患者治疗率、控制率.

    作者:崔振华;许海萍;杨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神经系统受累重症手足口病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识别神经系统受累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干预方法.方法 对2010年6-10月我院50例神经系统受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儿纳入研究,<3岁33例(66%);临床表现:发热50例(100%)、皮疹50例(100%);神经系统主要表现:精神差46例(92%)、惊跳39例(78%)、肢体抖动36例(72%)、呕吐25例(50%);实验室榆查:血白细胞增高21例(42%)、脑脊液白细胞增高33例(66%)、CRP增高12例(24%)、血糖增高10例(20%)、EV71阳性33例(66%);50例患儿经治疗后48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 精神差、惊跳、肢体抖动、呕吐为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早期诊断依据,及时给予甘露醇降颅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甲基泼尼松龙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重症手足口病预后.

    作者:利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两步法ELISA试剂评估结果的比较

    目的 对不同厂家ELISA两步法试剂盒进行质量比较.方法 通过不同类型血样标本及小同检测项目对3种厂家的ELISA试剂进行灵敏性、特异性、精确性等的对比.结果 在不同检测项目中,三种试剂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选用C试剂进行HBV和TP的检测,选用B试剂进行HCV和HIV的检测结果较好.结论 各厂家试剂的质量有较大差异,应通过综合评估选用相应的试剂盒.

    作者:夏传友;于艳涛;李交;梁丽雯;冼世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梅州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及过高使用的原因.方法 从梅州市各县区中随机抽取10个乡镇卫生院和20个村卫生室作为调查现场,随机抽取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2005-2008年门诊西药处方每年4000张,共16 000张作为调查的样本处方.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2005-2008年每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别占当年抗菌药物处方数的92.7%、84.2%、79.1%、76.8%.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过于偏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因素.

    作者:谢章辉;张金潜;沈小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颅脑超声与弥散加权成像比较

    目的 比较颅脑超声与弥散加权核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f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仪及核磁共振对PVL早产儿进行检查.结果 颅脑超声与DWI在早期诊断早产儿PVL方面,阳性率分别为20.8%、52.6%,x2 =10.93.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早期诊断早产儿PVL方面,DWI较颅脑超声有更高的敏感性,建议早产儿应尽早(生后1周内)进行DWI检查.

    作者:陈燕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DOX每周给药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DOX每周给药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本院33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DOX每周给药方案:多西他赛(Docetaxel)30 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 h,d1,d8;奥沙利铂(L-OHP)6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 h,d1,d8;希罗达(Xeloda)2000mg/m2,连用14d,21 d为1周期,每2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33例患者完全缓解(CR)2例(6%),部分缓解(PR)16例(48.5%),稳定(SD)12例(36.4%),进展(PD)3例(9%);总有效率(RR)54.5%,其中初治RR65%,复治RR 38.5%;疾病控制率(DCR)90.9%,其中初治DCR95%,复治DCR84.6%;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9个月,中位生存期(mOS)为12.1个月.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神经系统毒性、乏力、消化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等.结论 DOX每周给药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控,患者耐受性尚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卓林;梁煜;吴文强;张翔;叶青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糖尿病皮肤溃疡合并感染的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皮肤溃疡合并感染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 1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湿敷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 实验组痊愈率(x2=10.028,P<0.01),总有效率(x2=6.455,P<0.05)和创面愈合时间(t=4.376,P<0.05)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梅珍;李小娴;黎敏;黎结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经皮肾镜EMS三代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比较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EMS三代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78例,其中行经皮肾镜EMS三代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47例(PCNL组),开放手术取石31例(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CNL组平均手术时间(70.34 ±13.46)min、术中出血量(75.5 ±15.34)ml、平均住院时间(10.23±3.08)天,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的(115.84±19.946)min、(150.32±21.16)ml、(17.45 ±4.18)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与开放手术组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9.4%与93.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与1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EMS三代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创伤小、安全、高效.

    作者:黄宗谋;温天奋;彭晓东;何自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无明确诊断意义的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无明确诊断意义的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对宫颈病变及处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问在我院进行宫颈细胞涂片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86例患者为无明确诊断意义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结合阴道镜检查、病理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诊断为慢性宫颈炎的45例(52.3%),诊断为明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有41例(47.7%).HPV检测呈阳性的有49例(57.0%),在HPV阳性患者中,官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级及以上的有16例,占阳性患者的32.3%.宫颈癌2例,占4.1%,而阴性患者中无CIN Ⅱ级及以上和癌变病例.结论 结合阴道镜、病理检查以及HPV检测有利于对ASC患者的分流管理,对患者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敏之;李珍珍;陆丹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喜辽妥软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一种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医护人员及病人乐于接受的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方法 将使用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表阿霉素化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0例应用喜辽妥软膏在穿刺处周围并沿血管走向涂抹10~15 cm,每天2次.每次化疗后继续涂抹3天;对照组41例则按传统静脉炎处理方法,用50%硫酸镁湿敷,每天2次,每次化疗后继续涂抹3天.结果 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2.50%,67.29%(P<0.05).发生的静脉炎分级比较,疼痛缓解时间和炎症消除时间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喜辽妥软膏局部涂抹能有效减少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表阿霉素所致的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静脉炎发生的程度,保证了化疗的正常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佐卿;石金秀;刘德忠;姚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骨显像与MRI对鼻咽癌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 探讨骨显像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鼻咽癌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收集了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并确诊为鼻咽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文52例鼻咽癌并发生脊柱转移患者经全身骨扫描及脊柱MRI检查显示:在198个转移灶中,骨显像检出159个,占80.30%;MRI检出192个,占96.97%;经统计学比较发现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骨显像的检出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4,P=0.024).结论 MRI检查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无论是灵敏度还是特异度都明显高于骨显像;但骨硅像具有扫描范围广、简便易行、价格便宜等优点,仍是鼻咽癌患者排除骨转移的常用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成像序列的出现及扫描速度的提高,MRI势必成为鼻咽癌骨转移瘤筛查及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汝森;冯勇;胡颖坚;何红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