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精神分裂孕妇的分娩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潘秀娟

关键词:妊娠, 精神分裂, 围产期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良好的护理对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的孕妇分娩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5例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的孕妇,进行良好的分娩围手术期护理,评价产后婴儿的情况和母亲的情况.选择同时期正常孕产妇,但无合并精神病的孕妇产后婴儿和母体的情况作为对照组,对比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经过我院护士采取的积极的护理措施,5例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的孕妇在分娩围手术期的状况,与未患有精神分裂的孕妇的围产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障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孕妇顺利分娩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临床中,要加强对此类孕产妇的护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27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与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到的27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的主要临床表现、ADR的级别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9例ADR中,男131例,女148例;21~30岁及≤10岁的年龄段ADR的发生率较高;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有191例,占68.46%;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有174例,占62.37%;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及其附件损害为主,有159例,占56.99%;新的严重的ADR有15例.结论 医务工作者应加强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

    作者:张秋莲;刘照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有效沟通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有效沟通对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的影响,寻求有效解决机械通气患者因气管插管导致的沟通障碍,解除其紧张与恐惧情绪,增强其心理承受力,提高患者遵医的自觉性,提高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的护理办法.方法 将80例意识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对机械通气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反应增加一些其他有效措施,如:运用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文字或实物卡片等一系列方式,与患者进行了有效沟通,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通过个性化的沟通和服务,患者需求得以表达,观察组的生理、心理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两组结果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而满意度则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沟通可融洽护患关系,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晓霞;陈锦萍;陈秀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孤独症常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目的 检验两个孤独症常用临床评定量表-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和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选用同质性信度(项目间平均相关系数、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CARS和ABC的信度;使用主成分分析、内部相关和量表间的相关系数来检验两个量表的效度.结果 CARS和ABC各条目的 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81.0.810,MIIC分别为0.324和0.254;ABC五个主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界于0.396~0.639之间.CARS的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主因子,解释了总信息的73.00%;ABC的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主因子,仪解释了总信息的38.9%.结论 总体上ABC和CARS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作者:殷青云;陈劲梅;罗学荣;李雪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州市某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辖区内托幼机构的消毒卫生状况,为相关部门提供技术及数据支持,控制托幼机构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入托儿童身体健康.方法 对该区2008-2010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使用频数和X2分析的方法.结果 2008-2011年该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检测共采样8467件,合格7790件,总合格率为92.00%;2010年监测合格率高为93.14%,其次为2008年92.61%,2009年90.53%,3年平均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16.32,P<0.01).不同检测项目中,桌台表面、课室空气、玩具表面的合格率依次分别为95.05%、95.97%和96.52%.教师手卫生合格率低,为82.0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检测项目的 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440.62,P<0.01).结论 2008-2010年,该区托幼机构消毒卫生状况总体较好,但某些方面,如教师手的卫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通过加强消毒知识培训、监督、检查及现场指导等措施以提高消毒工作质量,为幼儿提供更加卫生的学习环境.

    作者:刘馨桦;郭坚明;宋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破裂的外科处理

    目的 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高危因素、原因、转归,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856例接受二尖瓣置换及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3例(0.35%)发生术后左心室破裂,其中早期破裂2例、延迟性破裂1例.早期破裂2例均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1例采用单纯心外缝合修补,1例采用单纯心内修补方法.1例延迟性破裂在监护室紧急开胸探查证实诊断后.在床边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心外缝合修补.结果 2例死亡,1例存活.存活者为早期破裂患者采用心内修补患者.结论 对于左心室破裂的防治目前仍以预防为主.对早期破裂患者可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提高治疗成功率;延迟破裂者生存率极低,是目前治疗上面临的主要难题;尽早控制出血并恢复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周新明;李伦明;梁湘源;张志刚;王广阔;邓毅权;孙洁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责任包干制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包干制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新生儿病房实施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对照组)和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与功能制护理模式比较,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质量评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护上直接护理患儿的时间增加了,护理纠纷、缺陷明显下降(P<0.05).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这一新的护理模式后,护理质量考评分由实施前的94.16%上升至实施后97.32%,更能体现对病人整体的、连续性的照顾,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更能为患者提供合理高效、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睿;林倩清;潘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1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31例早产儿于出生3天内行头颅超声检查,并酌情于生后1周、2周、1个月时复查.同时收集相关床资料(产妇因素,产程中因素,胎儿因素,产前激素、硫酸镁应用,婴胎龄、出生体重,生后因素).结果 早产儿颅脑出血发生率:931例早产儿中485例发生不同程度颅脑出血,颅脑出血总发生率为52.1%;重度出血71例(包含2例脑实质出血),发生率为7.6%.生后3天内颅内出血占总发生率92.1%,生后1周时96.1%,说明颅内出血绝大多数发生在生后1周内.证实胎龄、出生体重、生产方式、出生时窒息、常规呼吸机治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动脉血气分析pH值低等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 早产儿生后早期行颅脑超声检查对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及改善早产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兰;张雪宇;朱樱梅;杨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临床分析(附五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948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发生胆道损伤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5例施行修补手术的患者,T管支撑时间为0.5~1a,拔管前胆道造影没有狭窄现象,拔管后无胆漏及梗阻性黄疸.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10 a,无死亡,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虽具有切口小、恢复快、术后瘢痕小、费用低等优点,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严蕈的胆道损伤.只要术者严格把握好手术适应征,仔细、规范操作,就可以减少胆道损伤;术后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是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

    作者:梁志宇;杨富芝;伍发时;欧荣星;冯春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治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3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分别应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男24例,女11例,平均48岁.结果 本组患者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25例.3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8~36个月).以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估术后改善程度,保守治疗组疗效为优或良3例.有效率为30%;手术组疗效为优或良18例,有效率为7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颈髓MRI检察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诊断及治疗有较高价值;对存在颈髓受压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应早期手术减压治疗,应根据颈髓受压的来源决定手术方式.

    作者:莫楚鸿;谭建基;唐灿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精神分裂孕妇的分娩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良好的护理对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的孕妇分娩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5例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的孕妇,进行良好的分娩围手术期护理,评价产后婴儿的情况和母亲的情况.选择同时期正常孕产妇,但无合并精神病的孕妇产后婴儿和母体的情况作为对照组,对比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经过我院护士采取的积极的护理措施,5例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的孕妇在分娩围手术期的状况,与未患有精神分裂的孕妇的围产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障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孕妇顺利分娩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临床中,要加强对此类孕产妇的护理.

    作者:潘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与分析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符合手术条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共计60例且给予相应手术治疗措施,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此次手术治疗方案总有效率达98.33%.且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得较大改善(P<0.05).结论 加强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效果的研究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邓庆权;何国永;蔡润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核桃楸树皮水提取物抗突变和抑瘤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核桃楸树皮水提取物的抗突变和抑瘤作用.方法 以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观察核桃楸树皮水提取物的抗突变作用;以S-180和H-22移植性肿瘤观察其抑瘤效果.结果 核桃楸树皮水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的微核率分别为17.6‰、25.3.5‰、35.7‰;核桃楸树皮水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和丝裂霉素C阳性对照组的畸变细胞率分别为1.7%、2.3%、4.7%;其它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核桃楸树皮水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和丝裂霉素C诱发的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对S-180和H-22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核桃楸树皮水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突变和抑瘤作用.

    作者:吴铁松;何丈平;吴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969例中年住院死亡病人死因分析

    目的 研究某医院11年间中年住院患者的死亡情况数据,了解目前中年人的主要死因,并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 对2000-2010年间死亡的969住院中年病人的死因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年住院人数在该院逐年升高,占总体住院病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死亡的比例逐年下降.前三位死因为恶性肿瘤(56.04%)、循环系统疾病(16.20%)、消化系统疾病(7.33%),而其中肝癌是恶性肿瘤中主要的死因,男性死亡的例数大于女性.结论 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增强健康意识,重视体检,早查早治,改善饮食,建立良好的心态环境,建设幸福家园、社区,提高中年人幸福感,减轻各方面压力是目前认为可降低这一系列疾病发病和死亡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淑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退黄胶囊联合妈咪爱对早期预防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退黄胶囊联合妈咪爱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防性疗效,探讨其联合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选择本院顺产出生的新生儿5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Ⅰ组和Ⅱ组),观察Ⅰ组(176例)单用退黄胶囊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Ⅱ组(176例)给予退黄胶囊联合妈咪爱进行预防性治疗,对照组(176例)不予干预,比较三组黄疸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结果 对照组、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黄疸发生率分别为62.50%,48.29%,24.43%,黄疸持续时间分别为(7.5±2.1)d、(6.5±2.0)d和(5.0±1.8)d.与对照组比较,实验Ⅰ、Ⅱ组的黄疸发生率、黄疸持续时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Ⅱ组预防作用更显著.结论 退黄胶囊联合妈咪爱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和缩短持续时间,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黄洁红;王维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的应用

    目的 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行上腹部手术、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I组)和静脉镇痛组(Ⅱ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全麻,Ⅰ组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Ⅱ组术后应用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术后4h、12 h、24 h、48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Ⅰ组术后的MAP、HR、SpO2、cTn-I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Ⅱ组术后的MAP、HR、cTn-I显著升高(P<0.05),SpO2显著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术后的MAP、HR、cTn-I、VAS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pO2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能较好地消除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及血清cTn-I稳定,对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肇洪;张建华;卢先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联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疗效及血清IgE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和评价三联疗法(自血疗法联合咪唑斯汀、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总lgE水平影响.方法 将110例慢性荨麻疹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每天1次.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雷尼替丁胶囊0.15g,每天2次,再联合自血疗法,从患者的静脉里抽取5 ml血液.随即直接注射到病人臀部的深层肌肉,3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30天.两组患者同时检测治疗前及停药后血清总IgE含量,并和病情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停药3个月后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比较治疗前及停药后血清总IgE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近期)治疗组有效率为90.1%,对照组有效率为87.3%,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药3个月(远期)治疗组有效率为83.6%,对照组有效率为56.4%,远期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随访三个月,治疗组复发4例(15.4%),对照组复发11例(47.8%)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液总lgE水平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药后治疗组总lgE水平降低较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采用三联疗法瀹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远期疗效理想,能减少复发,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范妙玲;李科伦;邓文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在前列腺肥大合并膀胱结石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列腺肥大合并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行手术治疗的58例前列腺肥大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采用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中焦虑程度明显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经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135.76±14.18)mmHg vs (126.57±13.91)mmHg]、舒张压[(86.67±10.85)mmHg vs (78.32±9.21)mmHg]、心率[(89.97±8.69)次/分vs (76.93±8.03)次,分]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稳定在允许手术的范用内,手术前与手术中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者患者并发症少,遵医嘱率提高,住院天数明显减少.结论 必须重视人性化的护理,围手术期的患者有必要实施心理干预.

    作者:陈丽萍;黎淑珍;张爱莲;莫志香;黄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33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患者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均获成功.除1例术后出现局部皮下和阴襄少量积气外,余无其它并发症.单侧手术时间23~68 min,平均37 min;双侧41~75min,平均56min.术后2~5天出院,平均住院2.7天.随访6~12个月,仅1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和复发少、效果好、安全等优点.

    作者:张勇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干扰素与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干扰素与阿德褊韦酯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成3组;干扰素组30例:单纯应用干扰素治疗,疗程至少1年;干扰素与阿德福韦酯组30例:先用干扰素治疗,疗程至少1年,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2年;阿德福韦酯组30例:单纯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3年.3组停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3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变化,并检测用药前、后及随访6个月的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eAg、HBeAb、HBV-DNA)等的变化.结果 干扰素组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干扰素与阿德福韦酯组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阿德福韦酯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1例;3组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讨论干扰素与阿德福韦酯的序贯治疗可持续抑制乙肝病毒,达到减轻或防止肝细胞损伤和疾病进展,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作者:赵明聪;李仲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择期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择期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从2008年1月-2010年1月择期剖宫产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术前30 min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10 ml,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钙离子浓度、术中、术后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患者静脉补充钙剂后血清钙浓度迅速提高.低钙病例数明显减少.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52.0±39.4)ml vs(202.0±48.5)ml]、产后24h累计出血量[(212.0±52.5)ml vs(322.0±49.6)ml]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7.6%vs 13.3%)都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择期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产后出血的作用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