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敏媛
目的: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体会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救治效果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以分析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体会。结果经救治,所有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均治愈出院,临床救治的成功率为100%。结论给予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断及临床救治,能够极大的提高救治的成功率,较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姜朝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输注前后24 h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PLT数量并校正CCI,其中PLT<5×109/L患者36例,PLT>5×109/L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输注组与未输注组,每组49例,未输注组仅采取激素治疗,输注组在激素治疗基础上进行输注少白细胞同型单采血小板制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转归及输注治疗有效率。结果未输注组中PLT<5×109/L患者18例,4例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并死亡,PLT>5×109/L患者中发生1例颅内出血收入ICU;输注组以CCI计算公式作为评价标准(CCI 24<4.5×109/L为无效),其中共有34例患者输注无效,无效率为69.39%,但均无各类出血性疾病出现。结论对ITP患者采取血小板输注治疗效果不理想,输注无效率较高,但作为预防性输注对预防出血疾病效果较为显著,因此临床针对血小板输注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谨慎选择。
作者:郝建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了68例宫颈癌患者,给予全程的护理。结果宫颈癌放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但通过临床护理如放射性肠炎、血小板减少的发病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能过减轻放化疗引起的并发症,患者勇敢的面对现实。
作者:尹京淑;王桂荣;朴爱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中下鼻道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总结分析55例非侵袭性真菌上颌窦炎患者,全部行鼻内镜中下鼻道开窗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无复发。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手术治疗过程中充分解除鼻道窦口复合体(OMC)解剖结构异常,彻底清除病灶,恢复鼻窦鼻腔通气引流是关键,经临床实践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刘平;罗华;蒋光万;王中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近20年来太原地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及时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94.01~2014.02我院BM患儿中脑脊液培养结果阳性病例532份。根据住院年代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1994.01~2004.12 BM患儿,B组为2005.01~2014.02 BM患儿,分析两组间病原菌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20年来共检出病原菌532株,其中G+菌342株(64.29%),G-菌株180(33.83%),真菌10株(1.88%)。A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42,17.94%);B组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菌(CNS,105,35.23%)。CNS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达85%以上,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26%,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91%以上,二者均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BM病原菌在不同年代组、不同年龄组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对临床及时有效的抗生素选择意义重大。
作者:杜丽君;韩红;石凯丽;贾丽芳;孙晓俐;王文徽;李春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预防接种是控制乃至消除相关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健康教育是保证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做好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接种工作的前提,安全接种是新生儿接种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作者:包丽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使用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儿科随机抽取60例手足口病小儿,再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喜炎平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静脉滴注喜炎平10 mg/(kg·d),肌内注射干扰素,剂量为5×104 U/(kg·d),1个疗程为7 d;对照组则只肌内注射干扰素,剂量为5×104 U/(kg·d),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疹愈合时间及退热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慧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社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建立社区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骨质疏松教育;对100例骨质疏松患者干预前后骨质疏松认知水平测试、疼痛程度评价、生活质量评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12个月干预,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腰背疼痛和生活质量有显著地改善(P<0.01,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达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仙凤;沈勤新;王欢喜;洪培敏;李自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不同药物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抽取74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采用甲硝唑栓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奥硝唑栓联合加替沙星对其进行治疗,疗程均为7 d,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0.27%(26例)、97.29%(3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94%(17例)、78.37%(2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奥硝唑栓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匡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联合抗结核药物应用于肺结核活动期的临床疗效及联合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本院180例初治痰菌阳性、且胸片上有斑片阴影或是结核空洞,或是播散病灶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90例,在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基础上给予胎盘多肽注射液,4 ml/日;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90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结核杆菌转阴率为97.8%和76.6%(P<0.01),病灶吸收好转率为97.8%和77.7%(P<0.01),治疗二个月后症状缓解率为95.6%和30.3%(P<0.001)。肝损害发生率为5.6%和30.0%(P<0.001),皮疹发生率为3.3%和13.3%(P<0.05)。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结核活动期使用胎盘多胎注射液联合抗结核药物加速痰涂转阴,更加快速地改善症状、缩短抗结核疗程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肺结核的复发和耐药的发生。
作者:范文穗;李巍;詹能勇;陈心春;张明霞;江玉婷;孙雁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局麻在腰椎手术的麻醉效果,全麻药的用量,术后复苏时的舒适程度。方法选择择期腰椎手术60例,ASA评分1~2级,体重指数20~25,年龄18~65岁,手术时间1~3 h。以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30例,A组以静吸复合全麻加罗哌卡因局麻,B组以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中追加全麻药舒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A组均少于B(P<0.05)。拔管时间A组少于B组,拔管后舒适度A组高于B组,复苏室留观时间A组少于B组,复苏室舒芬太尼用量A组少于B组。结论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局麻能减少术中全麻药的用量,全麻术后复苏时间短,复苏舒适程度高。
作者:肖遥;常青;叶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总结20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护理。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配合及个性化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王艳萍;王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中医病症规范化对门诊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门诊收治的416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西医诊断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规范化的中医病症进行分类诊断疾病,并采取治疗措施,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规范化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治疗结果有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臻完善。
作者:李健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指固有动脉背支游离皮瓣修复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3年10月,应用指固有动脉背支游离皮瓣修复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半年,手指外观、功能满意,无明显色素沉着,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瓣觉约6~9 mm)。结论以指固有动脉背支游离皮瓣修复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是一新型、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沛军;曾志超;李鹏;刘海棠;欧治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选取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长春市宽城区南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比对照组全面,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扩展居民对糖尿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意义显著。
作者:徐天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透灸五脏俞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取双侧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针刺的同时采用艾灸透灸40分钟,每日一次,每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58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3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8%。结论针刺配合透灸五脏俞治疗失眠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做好术前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早期避免下床活动,以防伤口出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因感染而延期愈合,做好伤口换药,预防尿潴留。结果本组均行手术切除病灶,无一例复发。结论骶尾部藏毛窦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术前术后护理及伤口换药对于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
作者:余庆梅;余艳平;袁宏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8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58例、女24例,结石位于肾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0.7~2.8 cm,平均1.5 cm。术前均行双肾CT检查,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术中首先使用输尿管硬镜对患侧输尿管进行检查,然后放置输尿管导引鞘并换用Storz Flex-X2F7.5输尿管软镜,并行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术后2周及1个月后对KUB平片(肾输尿管膀胱摄影)进行复查或进行双肾CT平扫,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输尿管软镜一次进镜成功率为97.6%(80/82),2例一次进镜失败患者均在插入导丝并置入F6双J管2周后,再行进镜,均获得成功。碎石成功率为96.3%(79/82),3例患者因结石位于下盏憩室内,软镜未予找到,术后行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予以清除。手术时间32~91 min,平均50.3 min,术后患者住院时间2~7 d,平均3.8 d。术后1个月复查KUB或双肾CT平扫,结果显示结石清除率为91.5%(75/82),未见严重并发症如脓肾、输尿管穿孔、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发生。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不但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而且还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作者:萨音白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凉血润肤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9例行凉血润肤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6%(28/6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7/6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凉血润肤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少英;曹克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对比,探讨参一胶囊联合FuP化疗方案对胃癌疗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间确诊并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化疗配合安慰剂治疗,实验组,使用参一胶囊替换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不良反应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化疗过程联合使用参一胶囊治疗胃癌,可明显提高疗效,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党诚学;朱琨;李康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