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马凤英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脱垂子宫
摘要:目的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所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30例(包括非脱垂全子宫18例,脱垂子宫12例)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25例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 阴式组中术中出血量(100.5±55.6)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8±0.09)min,无1例术后用止痛药,术后住院(4.22±1.00)d,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手术时间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尤其适用合并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者,明显优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胎盘早76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减少母婴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收治76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病人经过综合治疗,整体护理,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窒息率11.8%,围产儿死亡率35.5%.结论 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早期征象,为抢救母婴生命赢得时机.

    作者:丁敏芳;谢图强;莫丽君;刘志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产程、分娩结局、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导乐陪伴分娩产妇150例为试验组,同期非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对助产士的满意度、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导乐陪伴分娩能够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对助产士满意度提高,新生儿窒息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提高了产科的质量,在确保母婴安全方面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伞面推广.

    作者:张艳勤;钟萍;陈青珊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严重压疮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工作

    目的 探讨严重压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工作的方法,制定康复前移计划并进行实施,以促进压疮愈合.方法 对压疮的创面实施封闭式负压引流处理,加强护理管理,使康复前移.结果 患者在接受压疮治疗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康复锻炼,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 加强压疮护理工作的管理,实施康复前移的计划,对患者的治疗和压疮的愈合及防止再发压疮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魏伟;王淮玲;刘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肺癌化疗患者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不良反应的佳护理措施.方法 对52例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循证护理,减轻患者因化疗引起的痛苦,帮助解决因化疗所致的静脉炎、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泌尿系统毒性、肝脏毒性、脱发等副作用.结果 经过有效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增强了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减轻了化疗期间的疼痛,解决了化疗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保证了化疗效果及化疗的进程.结论 根据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生存期,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护士对肺癌化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李芳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观察

    目的 报告26例感染性休克应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探讨其疗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分析2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48h、72 h的pH值、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各时间点多巴胺的使用状况,观察病情进展.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的pH值、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浓度、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明显改善;其中多巴胺停用48 h内血压正常者共6例,72 h内共10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8例,8例中4例在感染休克后48 h后作cBP治疗,治愈1例.本组共治愈19例,死亡7例,7例中并发MODS 5例.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显著,及早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可避免发生不可逆性脏器功能损害,明显降低死亡率.及时的观察、有效的护理是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保证.

    作者:胡琼华;朱仲生;李艳艳;黄琴;徐佳卿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FPS-R在胃镜检查患者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FPS-R疼痛评估量表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胃镜检查病人的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年3月至12月进行胃镜检查的60例成年病人,分别使用评估疼痛强度的直观模拟量表(VAS)、数字评定量表(NRS)、词语描述量表(VDS)、修改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进行疼痛强度评分.结果 胃镜检查结束后患者使用FPS-R对自己检查中疼痛强度进行评估的得分为(5.40±1.487)分,护士使用FPS-R对患者胃镜检查中疼痛强度进行评估的得分为(5.47±1.321)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且相关关系较为密切(相关系数为0.594).o结论由护士使用修改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对胃镜检查患者进行疼痛强度评估的方法,可作为暂时丧失说、写能力胃镜检查患者疼痛强度评估的首选工具.

    作者:黄瑞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130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

    目的 从产科角度寻找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本院出生并发生新生儿窒息130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全及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24.6%、23.1%、21.5%,重度窒息率以产前出血比率高,占41.7%,其次为羊水过少、胎盘功能不全、早产.结论 做好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妊娠并发症,加强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及B超检查,及时防治胎儿宫内窘迫.

    作者:蓝利文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芥穗10g、黄芪10g、羌活8g、艾叶8g、枳壳8g、厚朴8g、甘草5g),每日一剂煎服,用2~3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孕妇临床症状显效39例,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同生儿预后改善,好转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显著.

    作者:何婷瑛;黄燕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发生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同一科窜近1年来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的资料.结果 48例重型肝炎有14例合并肺部感染.14例重型肝炎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均使用过抗生素,4例肺部感染前有侵袭性操作.肺部感染患者临床以发热、咳嗽及咳痰、肺部啰音、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胸片改变为主.中晚期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达78.5%,且治疗效果差,合并肺部感染病死率达71.43%.结论 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高,临床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肺部感染,降低相关死亡率.

    作者:彭平;胡中伟;郭家伟;童裕维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CHO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1%,对照组总有效率88.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7例,对照组发生8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生存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建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CT骨密度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CT骨密度扫描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临床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组使用中药(自拟补肾健骨汤加减:方用熟地、党参、山药各30 g,茯苓、杜仲、山萸肉、菟丝子、牛膝各15 g,田七10g、甘草各6 g)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CT骨密度扫描的变化.结果 CT骨密度扫描,骨矿物质密度(包括骨小梁和骨皮质)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后骨矿物质密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治愈率65.2%(15/23),与对照组35.0%(7/2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91,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增加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矿物质密度,延缓骨质疏松进展,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进军;娄勍;宁景春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420例先兆流产与保胎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的结局.方法 回顾分析420例先兆流产的孕妇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观察组)临床资料,再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无先兆流产的病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早产32例.胎早破44例,前置胎盘粘连6例,产后出血43例,妊娠期高血压25例,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产生儿缺陷13例,死亡1例,甲低4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先兆流产在无胚胎异常、难免流产等情况下可继续妊娠者可行保胎后继续妊娠.

    作者:王运连;林岸芸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单肺通气期间机体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D)对患者机体生理的影响,探讨ANHD在OLV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且需要行OLV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H组)和对照组(R组).H组术前行ANHD(Het目标为30%),R组不进行血液稀释(HD).术中连续检测HR、BP、CVP及心输出量(CO).均于HD前(T1)、HD后30min(T2)、OLV 15 min后(T3)、OLV30 min后(T4)各时点测量动静脉血气及动脉血乳酸(Lac),并计算心脏指数(CI).结果 (1)两组各时点Na+、K+、Ca2+、pH、BE及LAC均无显著变化.(2)H组HD后CI明显增加,其增幅为27.3%,与R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LV后CI继续增加(P<0.05).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各时点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NHD在OLV中安全可行,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稳态.

    作者:王昊;乔瑞冬;彭少萍;周志伟;欧兴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电话回访出院产妇效果评价

    目的 以人为本,解决产妇出院后遇到的各种身心问题.方法 产妇出院后2~7天内,护士电话回访,回访内容包括伤口护理指导、饮食及卫生指导、婴儿护理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心理护理等.结果 电话回访的800例产妇回访前后,掌握伤口护理、饮食及卫生知识、婴儿护理、母乳喂养技巧,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分别经x2检验,P值均<0.001,有明显差异,说明电话回访能及时解决出院后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产褥期的质量.结论 电话回访能增加护患双方的主动性及亲切感,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曾海英;蒙萍;李美银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57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对膀胱浅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2月-2009年8月收治膀胱肿瘤患者57例,单发38例,多发肿瘤19例,用英国佳乐公司的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行浅表膀胱肿瘤切除术,观察其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均能一次手术完成,肿瘤电切时间平均22min,平均住院时间(5±0.36)天.随访55例,2例失访,其中24个月内复发12例,8例再次电切治疗,4例采用全膀胱回肠膀胱术治疗.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微创、安全、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邱敏捷;徐乐;蒋杰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健康体检人群乙肝血清标志物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9年度14 865名健康体检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流行特点,初步探讨体检医师在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关注和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益.方法 抽取14 865名健康体检人员全血标本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 共抽查14 865人,男女性别比1.47:1,20~40岁者占82.41%,HBsAg阳性率为14.43%,男性阳性率16.46%.女性阳性率11.45%,男女差异有显著意义(x2=14.59,P=0)).其中抗-HBs阳性率64.58%,五项血清学指标全阴性占19.61%.结论 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健康体检人群年龄相对集中,以20~40岁为主,HBsAg阳性率要高于2006年广东省调查水平,且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仍有19.61%的患者需接种乙肝疫苗,体检医师应在加强乙肝防治、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权益的工作中起更为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妙霞;唐香成;罗敏琪;王自明;陈燕铭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气囊导尿管使用不当致尿道损伤4例报告

    目的 探讨气囊导尿管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尿道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对气囊导尿管导致医源性尿道损伤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的方法.结果 本组尿道损伤患者中,经过重插尿管,抗炎、止血等方法治愈.未留下后遗症.结论 因气囊导尿管使用不当造成的尿道损伤偶有发生.通过病例分析,探讨常见的损伤原因及使用不当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及注意事项极为重要.

    作者:欧阳锦华;叶雪梅;陈俭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减张切口纵切横缝皮瓣移动术联合中药治疗陈旧性肛裂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减张切口纵切横缝皮瓣移动术联合通便痔愈汤治疗狭窄型陈旧性肛裂疗效.方法 将100例狭窄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减张切口纵切横缝皮瓣移动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后加服自拟通便痔愈汤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只有轻度疼痛出现,无其它并发症发生,对照组疼痛(P<0.01).结论 减张切口纵切横缝皮瓣移动术联合通便痔愈汤治疗狭窄型陈旧性肛裂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梁伟成;曾秀兰;杨吉水;黄锦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B型超声引导下阑尾炎脓肿穿刺治疗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B型超声显像诊断引导经皮腹腔穿刺治疗阑尾炎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间临床症状典型的阑尾脓肿患者26例,采用B型超声显像诊断定位,并引导用细针进行腹腔穿刺,抽出脓液,然后注入相应的抗生素药液于脓腔中,每隔3~5 d进行1次.结果 经过1~3次的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全部阑尾脓肿患者均痊愈,1个月后经过B型超声显像复查.脓腔消失.结论 B型超声引导阑尾脓肿穿刺治疗具有见效快、简便、安全和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谢亨全;张运高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46例无创正压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衰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PaCO2(42.24±6.22)mmHg、呼吸频率(21.2±1.3)次/分、PaO2(89.26±9.27)mmHg,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衰患者,能有效的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提高PaO2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进雄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