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6例临床分析

卢建新

关键词:美罗华, 化疗,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摘要:目的 探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CHO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1%,对照组总有效率88.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7例,对照组发生8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生存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单肺通气期间机体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D)对患者机体生理的影响,探讨ANHD在OLV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且需要行OLV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H组)和对照组(R组).H组术前行ANHD(Het目标为30%),R组不进行血液稀释(HD).术中连续检测HR、BP、CVP及心输出量(CO).均于HD前(T1)、HD后30min(T2)、OLV 15 min后(T3)、OLV30 min后(T4)各时点测量动静脉血气及动脉血乳酸(Lac),并计算心脏指数(CI).结果 (1)两组各时点Na+、K+、Ca2+、pH、BE及LAC均无显著变化.(2)H组HD后CI明显增加,其增幅为27.3%,与R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LV后CI继续增加(P<0.05).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各时点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NHD在OLV中安全可行,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稳态.

    作者:王昊;乔瑞冬;彭少萍;周志伟;欧兴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胎盘早76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减少母婴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收治76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病人经过综合治疗,整体护理,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窒息率11.8%,围产儿死亡率35.5%.结论 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早期征象,为抢救母婴生命赢得时机.

    作者:丁敏芳;谢图强;莫丽君;刘志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电话回访出院产妇效果评价

    目的 以人为本,解决产妇出院后遇到的各种身心问题.方法 产妇出院后2~7天内,护士电话回访,回访内容包括伤口护理指导、饮食及卫生指导、婴儿护理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心理护理等.结果 电话回访的800例产妇回访前后,掌握伤口护理、饮食及卫生知识、婴儿护理、母乳喂养技巧,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分别经x2检验,P值均<0.001,有明显差异,说明电话回访能及时解决出院后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产褥期的质量.结论 电话回访能增加护患双方的主动性及亲切感,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曾海英;蒙萍;李美银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46例无创正压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衰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PaCO2(42.24±6.22)mmHg、呼吸频率(21.2±1.3)次/分、PaO2(89.26±9.27)mmHg,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衰患者,能有效的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提高PaO2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进雄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比较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左旋布比卡因组(LB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所有病人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2 ml,记录各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新生儿1 min和5 minApgar评分和麻醉并发症.结果 LB组病人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4.1±1.6)min,要晚于B组(8.9±2.7)min(P<0.05),术中运动阻滞级别、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术后感觉和运动消退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作者:秦治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缓解(CR)、持续缓解(CCR)时期、部分缓解(PR),无效(NR)和复发的LD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分析LDH水平与白血病各时期的的关系.结果 在急性自血病治疗前,LDH水平升高率达到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当CR后LDH水平下降至正常的比例达到100%,在CCR时期亦持续下降,仅有1例LDH水平升高,仅占5.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部分缓解(PR)患者中LDH水平升高的比例仍有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无效及复发病人血清LDH水平均升高,占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LDH可作为判断成人急性白血病病情的一个敏感指标,在不同时期追踪检测血清LDH值对临床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俏敏;陈少通;梁彩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2002-2006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2-2006年门诊、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用量及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芬太尼透皮贴的用量及销售金额大呈逐年上升趋势:哌替啶注射液用量逐年下降,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麻醉药品口服剂型和透皮贴剂将成为用药主流.

    作者:林新群;万波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GL组)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观察12周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C肽的变化.结果 GL组治疗后FPG(6.3±1.4)mmol/L,2hPG(8.7±1.4)mmol/L,HbAlc(6.7±0.61%;NPH组治疗后FPG(6.4±1.0)mol/L,2hPG(8.8 4±1.2)mmol/L,HbAlc(6.6±0.7)%,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但GL组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5).且GL组治疗后C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且可能改善胰岛功能.

    作者:谢彬;熊晓清;冉建民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芥穗10g、黄芪10g、羌活8g、艾叶8g、枳壳8g、厚朴8g、甘草5g),每日一剂煎服,用2~3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孕妇临床症状显效39例,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同生儿预后改善,好转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显著.

    作者:何婷瑛;黄燕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FPS-R在胃镜检查患者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FPS-R疼痛评估量表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胃镜检查病人的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年3月至12月进行胃镜检查的60例成年病人,分别使用评估疼痛强度的直观模拟量表(VAS)、数字评定量表(NRS)、词语描述量表(VDS)、修改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进行疼痛强度评分.结果 胃镜检查结束后患者使用FPS-R对自己检查中疼痛强度进行评估的得分为(5.40±1.487)分,护士使用FPS-R对患者胃镜检查中疼痛强度进行评估的得分为(5.47±1.321)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且相关关系较为密切(相关系数为0.594).o结论由护士使用修改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对胃镜检查患者进行疼痛强度评估的方法,可作为暂时丧失说、写能力胃镜检查患者疼痛强度评估的首选工具.

    作者:黄瑞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健康体检人群乙肝血清标志物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9年度14 865名健康体检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流行特点,初步探讨体检医师在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关注和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益.方法 抽取14 865名健康体检人员全血标本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 共抽查14 865人,男女性别比1.47:1,20~40岁者占82.41%,HBsAg阳性率为14.43%,男性阳性率16.46%.女性阳性率11.45%,男女差异有显著意义(x2=14.59,P=0)).其中抗-HBs阳性率64.58%,五项血清学指标全阴性占19.61%.结论 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健康体检人群年龄相对集中,以20~40岁为主,HBsAg阳性率要高于2006年广东省调查水平,且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仍有19.61%的患者需接种乙肝疫苗,体检医师应在加强乙肝防治、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权益的工作中起更为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妙霞;唐香成;罗敏琪;王自明;陈燕铭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股骨干骨折牵引56例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骨牵引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56例股骨干骨折骨牵引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有效提高治愈率.结果 本组56例股骨干骨折牵引病人无畸形愈合,无致残病例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骨牵引后功能锻炼是否及时、正确,直接影响骨折的恢复和预后.早期功能锻炼对避免发生肌纤维变性、挛缩、粘连,保持其活力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促进静脉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康复起到关键性作用.

    作者:徐丽瑶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某棉纺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的调查

    目的 研究棉纺厂中高强度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茂名市某棉纺厂工作场所进行卫生学调查及对195名接触噪声工作人员的听力进行分析,并与108名对照组人员进行比较.结果 作业场所共检测110个噪声点,噪声强度为80.1~96.0(85.3±2.6)dB(A),其中有42个点超过国家标准,超标率为38.2%,作业人员听力损失为2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P<0.01),并且听力损伤随接触噪声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棉纺厂作业人员在该作业环境下工作,听力有明显损失.

    作者:周惠胡;饶成全;卢建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调脂及MMP-9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调脂及人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1次/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MMP-9的变化.结果 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TC、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0.01),血清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不仅具有调脂作用,还明显降低MMP-9的作用.

    作者:钟楚锋;曹小宝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CHO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1%,对照组总有效率88.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7例,对照组发生8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生存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建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CT骨密度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CT骨密度扫描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临床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组使用中药(自拟补肾健骨汤加减:方用熟地、党参、山药各30 g,茯苓、杜仲、山萸肉、菟丝子、牛膝各15 g,田七10g、甘草各6 g)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CT骨密度扫描的变化.结果 CT骨密度扫描,骨矿物质密度(包括骨小梁和骨皮质)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后骨矿物质密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治愈率65.2%(15/23),与对照组35.0%(7/2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91,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增加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矿物质密度,延缓骨质疏松进展,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进军;娄勍;宁景春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所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30例(包括非脱垂全子宫18例,脱垂子宫12例)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25例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 阴式组中术中出血量(100.5±55.6)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8±0.09)min,无1例术后用止痛药,术后住院(4.22±1.00)d,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手术时间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尤其适用合并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者,明显优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作者:马凤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护士长后备人才的选拔和管理述评

    目的 通过对护士长后备人才的选拔与管理,加快护士长的角色转变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方法 制订参选条件,公开选拔,确定入库人选,建立轮训目标,实施多方位培训,择优选任护士长岗位.结果 通过4批110位护士参选,入库培养55人,45位获选用,上任后均得到科室的肯定及社会好评.结论 公开选拔、入库培训、择优录用是医院、护理部选用护士长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彭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130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

    目的 从产科角度寻找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本院出生并发生新生儿窒息130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全及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24.6%、23.1%、21.5%,重度窒息率以产前出血比率高,占41.7%,其次为羊水过少、胎盘功能不全、早产.结论 做好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妊娠并发症,加强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及B超检查,及时防治胎儿宫内窘迫.

    作者:蓝利文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观察

    目的 报告26例感染性休克应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探讨其疗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分析2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48h、72 h的pH值、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各时间点多巴胺的使用状况,观察病情进展.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的pH值、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浓度、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明显改善;其中多巴胺停用48 h内血压正常者共6例,72 h内共10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8例,8例中4例在感染休克后48 h后作cBP治疗,治愈1例.本组共治愈19例,死亡7例,7例中并发MODS 5例.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显著,及早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可避免发生不可逆性脏器功能损害,明显降低死亡率.及时的观察、有效的护理是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保证.

    作者:胡琼华;朱仲生;李艳艳;黄琴;徐佳卿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