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穆新山

关键词:拜糖平,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拜糖平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的比对照组好(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拜糖平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症状可以显著的进行改善,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述评

    肝肾脾胃是糖尿病发病主要位置,热伤气阴是其发病的基本病机,所以治疗应该以清热益气养阴法为主.针对糖尿病的并发症,络脉瘀结是重要影响因素,治疗应该以散结消聚法为主.本文具体分析近些年通过中医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情况.

    作者:陈潜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究在冠心病诊断时,使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心电图)和观察组(动态心电图);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关检查后,统计分析其检查所得资料,随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疾病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出的阳性率85.71%高于对照组49.52%,且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心电图而言,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佩元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O2、PaCO2、PaO2、pH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且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23±2.74)d与对照组(16.82±5.43)d相比显著较短,且P<0.05.结论 急性加重期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各项血气指标,且还能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谢翠华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进展

    在普外科疾病中,腹股沟疝较常见,依照其类型可分为直疝与斜疝两种,前者指的是疝囊通过直疝三角区由后直接向前突出,不经过阴囊与内环;后者则主要是指疝囊由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并向前、向下以及向内斜行通过腹部沟管,再由腹股沟管浅环穿出,可进入至阴囊.当下临床用于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措施依旧为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式多种多样,现就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进展展开综述如下.

    作者:刘文兴;张黎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常规组实施复合型小梁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情况以及前房深度.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常规组低,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当中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极其显著,可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金土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中风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中风患者给予中医康复护理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蒋永红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 本文主要就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几点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存在问题的免疫学检查报告9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质量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影响到临床免疫质量的因素主要包含有环境、标本质量、试剂盒质量以及检验人员等.结论 只有对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免疫检验水平,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孔祥义;刘庆龙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心理问题探析

    实践表明,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心理疾病发生率高达12%~15%.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多发.据不完全统计,情绪波动的发生率占到45~64%,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18%~32%,其他心理问题有多疑、强迫、神经症等.对我院56名护士进行调查:24%护士患有头痛,78%有睡眠障碍,调查中还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占绝大因素,其中28~40岁是心理健康及神经疾病的发生率高发阶段,突出表现为抑郁等神经症状但是,护士本身因素在应激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相同的刺激并不都引起相同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理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管桂兰;王颖;赵桂珍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采取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其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51例,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6.08%,对照组有效率82.35%,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无明显差异.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明建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山西省太原市儿科医生紧缺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山西省太原市儿科医生紧缺现状.方法 笔者20余年儿科医生经历,各单位实地调研,参考媒体相关报道,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调查了太原市儿科医生紧缺现状,分析了儿科医生紧缺原因,并对如何缓解儿科医生紧缺提出了合理建议,结论 儿科医生荒已波及全市,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及时诊治,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科医生紧缺现状将日趋严重,所以缓解儿科医生紧缺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作者:杜旭红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高师微生物学教学初探

    在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对于教育行业,老师在教学上的质量水平关乎着其课程改革的发展.由于我国正在组织实施:高师教学计划,所以在培养优秀的高师势在必行.在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其体系已经相对完善,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都需要老师、学校以及学生的相互配合才可以促进其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对高师生物专业微生物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高师微生物学教学的改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微生物学的教学发展.

    作者:贺晓静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加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脑出血91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以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患者的生命,但通常对脑组织损伤也较大,而且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即使二次手术能挽救患者生命,其生存质量也明显降低,相当一部分患者家属会放弃再次手术,患者终死亡.本文总结了2015年6月~2016年12我科应用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加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脑出血9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在降低术后再出血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作者:孙庆华;常志田;景明;张显东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儿童手足口病临床诊治进展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类,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为常见.儿童手足口病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有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接触传播.对于确定为手足口病的儿童应该采取隔离治疗的方法.儿童手足口病严重时,患者体内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都会出现异常的状况.本文就主要对儿童手足口病临床诊治进展予以简单分析.

    作者:张美栋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MiR-193a-3p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

    微小RNA(microRNA,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参与蛋白质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miRNA参与到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miR-193a-3p在各类肿瘤中可调控其特定的靶基因,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miR-193a-3p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关于miR-193a-3p的表达,靶基因、生物学机制在疾病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都是研究的热点.

    作者:张錾;林茂松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体会

    目的 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口腔专科门诊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作为对照组阶段,在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口腔门诊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分析对比两个阶段护理质量的不同以及护理满意度的不同.结果 对照阶段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低于观察阶段,两个阶段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专科门诊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从而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增强口腔门诊的护患关系,从而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姜颖慧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听障患者肺功能检查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听障患者肺功能检查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听障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肺功能检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检查前可应用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应用多媒体或手册等方式为患者讲解肺功能检查过程中注意点,消除患者不安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中,5例患者不满意,一般满意患者为10例,十分满意患者为5例.实验组中,2例患者不满意,一般满意患者为11例,十分满意为7例.可得,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0%与7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给予听障患者肺功能检查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患者不安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红霉素治疗,观察组进行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淑君;蒋子蕾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效果.方法 采用FMEA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指数(RPN)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手术器械管理工作的RPN及管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管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管理工作中应用FMEA的方法,可对工作中的失效模式及失效原因展开前瞻性分析,并提出规范化的改进措施,充分促进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翟忠青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社区门诊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在社区门诊中对高血压患者采用非洛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社区门诊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9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6例,采用单一非洛地平治疗,联合组为46例,予以非洛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统计数据并分析研究,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48%),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非洛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健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癫痫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癫痫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6例本院自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早期癫痫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干预组(n=33),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干预组应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有效率对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均正确处理后,可有效缓解,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对早期癫痫患者实施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可有效缓解,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俊林 刊期: 2017年第85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