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造影在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中的诊断结果分析

罗敏

关键词:腹部瘤样结核, 腹部肿瘤, 超声, 造影剂
摘要:目的 对超声造影在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患者各2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瘤样结核组与腹部肿瘤组.对两组患者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瘤样结核组平均年龄及病灶大小均明显低于腹部肿瘤组;瘤样结核组中76.19%的患者腹部瘤样结核边界不清晰,而腹部肿瘤组中71.43%的患者腹部肿瘤边界清晰;瘤样结核组病灶无高增强现象出现,而腹部肿瘤组中52.3.9%的患者病灶均表现为高增强;瘤样结核组病灶大多存在不均匀增强剂环状增强表现,而腹部肿瘤组病灶大多表现为均匀增强与不均匀增强.以上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患者病灶在大小、边界、增强强度与增强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对超声造影在两种病症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与并发症控制研究进展

    本文针对锁骨骨折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发症的控制情况,根据相关研究进展,提出几点工作建议与意见,以供参考.

    作者:耿光路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80例需要展开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对两组患者声带息肉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声带恢复时间、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声带息肉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声带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声带息肉围患者进行全麻支撑喉镜下的手术治疗时,采用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能够提升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手术成功率的增高.

    作者:王露露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风险护理管理在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探析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对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一般组与特殊组,进行区别护理.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性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特殊组患者进行风险护理管理,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经区别护理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区别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特殊均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者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3.03%(特殊组)和18.18%(一般组).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风险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加大对患者的健康保障,值得借鉴.

    作者:宋海玲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探讨克拉霉素和地红霉素及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地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2250例使用过阿奇霉素、地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阿奇霉素组、地红霉素组和克拉霉素组,各750例.阿奇霉素组给予阿奇霉素疗法,地红霉素组给予地红霉素疗法,克拉霉素组给予克拉霉素疗法.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7%,地红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80%,克拉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0%.结论 阿奇霉素、地红霉素及克拉霉素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不良反应,应加强抗生素的用药监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传德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两组不同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各120例.给予不同的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管理,并对比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一般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研究组(P<0.05),且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艳芝;陈春梅;马艳萍;银梅;李波;杨玉霞;王丽;钱海波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就诊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外科护理中行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孟凡芹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各4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得以显著改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92%>83.33%)相对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4.67%<20.83%)、复发率(0%<8.33%)、中切全血粘度[(4.98±0.62)mPa?s<(6.02±1.12)mPa?s]、低切全血粘度[(7.04±2.62)mPa?s<(9.27±3.91)mPa?s]及血沉k值[(60.76±3.85)<(80.44±4.28)]相对更低(P<0.05).结论 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可加快慢性盆腔炎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方召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咪达唑仑联用芬氟合剂与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术中预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小剂量咪芬氟合剂与单次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术中预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6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拟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Ⅰ~Ⅱ级,年龄23~30岁,身高155~165 cm,体重60~80 kg.且因术中宫缩乏力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各40例:A组右美托咪定组,予以1μg/kg泵注10 min;B组咪芬氟合剂组,静注(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0.025 mg+氟哌利多1.25 mg)共3 mL.C组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3 mL.记录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记录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记录静脉给药后两组的改良警觉/镇静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咪芬氟合剂和单次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均可对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而咪芬氟合剂价格低廉,副作用小,不失为老药新用的好方法.

    作者:梁宇杰;杨香芳;王小青;贺兴义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处方点评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目的 我院自2011年开始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取得一定成效,进一步验证处方点评制度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6年上半年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不合理处方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有所降低.结论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我院处方质量,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周敬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法对血压进行控制;对照组使用仅硫酸镁对血压进行控制,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相比治疗前都有所下降,将两组在治疗后进行对比,对照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临床效果比只使用硫酸镁更加显著,加大对新生儿健康的改善,在医学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运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广泛应用于药品检验中.本文向读者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类和作用,已求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同,广泛应用于药品检验检测中.

    作者:乔桂芳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将其分为传统组(n=45,传统基础治疗)和吸入组(n=45,传统基础治疗+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分析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 吸入组退热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较优.

    作者:张春平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头孢噻肟钠治疗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头孢噻肟钠治疗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7日~2016年1月17日我院收治的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后分析肺炎患者使用该药物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本院50例肺炎患者采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00%(其中显效28例,占总例数的56.00%;有效21例,占总例数的42.00%;无效1例,占总例数的2.00%).本院50例肺炎患者采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其中恶心发生1例,占比2.00%,未发生呕吐及头晕现象.结论 采用头孢噻肟钠治疗肺炎患者,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

    作者:喻血龙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品管圈工具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率的应用体会

    目的 运用品管圈工具降低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方法 组建滴水圈,遵循PDCA步骤,运用头脑风暴法选定主题,拟定计划、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值、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加检讨.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静脉输液渗漏率为21.5%,活动后为2.1%,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形成标准,检讨与改进.结论 应用品管圈工具管理能有效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刘利;刘萍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在正常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治疗中护理工作下,在传统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治疗后,探究护理工作实践中的应用难题及其相应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一个城市的不同医院的神经内科作为实验基地,并需要对神经内科抑郁患者集中登记备案一大后续实验使用.选取2014年8月~11月于我院进行的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实验患者48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各24例,均为年纪轻的男性患者.A组进行优质的护理工作,B组进行传统护理工作(和其他病症护理工作相仿),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传统药物治疗、医疗护理、症状记录、结果分析等医疗护理工作.结果 通过分别作业,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实验结论出现显著的差异,A组患者通过较为优质的医疗护理工作,精神状态相比于在受治疗之前有明显的改善,表现为愿意主动与人交流,性格较为乐观;而B组患者,相对于A组患者状况就不是那么的乐观,虽然相对治疗之前症状有所改善,但是性格方面还是表现的较为封闭.结论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实验的具体情况,给予优质护理工作极高的重视等级,并正对优质护理工作实施困难这一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当前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丁玉华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秋水仙碱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秋水仙碱、非布司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社区医院收治的5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25例.常规组应用秋水仙碱联合别嘌醇治疗,实验组应用秋水仙碱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实验组血尿酸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急性痛风发生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应用秋水仙碱、非布司他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凌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进展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进展.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多样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对自身病情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自身病情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对自身病情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孙明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消毒供应室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自我和谐的现状调查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自我和谐的现状.方法 选取2017年4月~5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士10例作为研究对象.向消毒供应室护士发放自我概念和自我和谐问卷,当场回收,加以分析统计.比较消毒供应室护士专业自我概念、自我和谐的现状.结果 入选消毒供应室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87.45±9.56)分,自我和谐总分(79.25±7.57)分.结论 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自我和谐居于中等水平,专业自我概念相对积极,积极采取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其自我和谐程度.

    作者:张晓宁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对上消化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结果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完全掌握上消化道相关疾病知识的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多,未掌握相关知识的人数较少,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根据评价指标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治愈患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对照组,且治疗无效的患者人数较少,此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四芬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产房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临床护理中无法明确的有害因素间接或者直接造成患者伤残以及死亡结果的一种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范围广、复杂以及严重等特点.有效的护理与安全管理可确保母婴的安全,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风险,并采取积极的对策予以防治,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汪霞;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6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