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工具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率的应用体会

刘利;刘萍

关键词:品管圈, 静脉输液外渗,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运用品管圈工具降低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方法 组建滴水圈,遵循PDCA步骤,运用头脑风暴法选定主题,拟定计划、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值、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加检讨.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静脉输液渗漏率为21.5%,活动后为2.1%,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形成标准,检讨与改进.结论 应用品管圈工具管理能有效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造影在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中的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 对超声造影在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患者各2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瘤样结核组与腹部肿瘤组.对两组患者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瘤样结核组平均年龄及病灶大小均明显低于腹部肿瘤组;瘤样结核组中76.19%的患者腹部瘤样结核边界不清晰,而腹部肿瘤组中71.43%的患者腹部肿瘤边界清晰;瘤样结核组病灶无高增强现象出现,而腹部肿瘤组中52.3.9%的患者病灶均表现为高增强;瘤样结核组病灶大多存在不均匀增强剂环状增强表现,而腹部肿瘤组病灶大多表现为均匀增强与不均匀增强.以上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患者病灶在大小、边界、增强强度与增强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对超声造影在两种病症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罗敏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诊断,研究组采用CT影像技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确诊率为76.47%,对照组确诊率为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股骨头坏死严重程度分级情况虽在I级、II级、III级上未有差异(P>0.05),但I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诊断方式对诊断股骨头坏死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各有检查特点,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诊断,亦或两者联合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万一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法对血压进行控制;对照组使用仅硫酸镁对血压进行控制,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相比治疗前都有所下降,将两组在治疗后进行对比,对照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临床效果比只使用硫酸镁更加显著,加大对新生儿健康的改善,在医学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尿结石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尿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诊治的尿结石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24.2±3.6)h,血尿缓解时间为(21.6±3.2)h;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为(70.6±8.9)h,血尿缓解时间为(50.9±5.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诱发因素、症状表现、营养搭配及运动的认知度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结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其症状缓解,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廖敏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结合肺功能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措施

    目的 研究结合肺功能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6例接受肺功能检查及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措施.持续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调查,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经肺功能检查后,均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8周的综合治疗后,总疗效率为98.48%(65/66),且各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结论 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积极结合肺功能检查,利于病况确诊,更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措施的针对性实施,进一步提高患者疗效.

    作者:宋洁;宋远春;杨忠宝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处方点评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目的 我院自2011年开始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取得一定成效,进一步验证处方点评制度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6年上半年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不合理处方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有所降低.结论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我院处方质量,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周敬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风险护理管理在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探析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对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一般组与特殊组,进行区别护理.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性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特殊组患者进行风险护理管理,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经区别护理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区别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特殊均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者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3.03%(特殊组)和18.18%(一般组).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风险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加大对患者的健康保障,值得借鉴.

    作者:宋海玲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 探讨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B超诊断,在行B超诊断之后,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对其行B超检查的结果和行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B超检查后,有27例患者被确诊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其B超检查的特异度为66.67%(6/9),敏感度为91.30%(21/23),准确度为84.38%(27/32).B超检验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行B超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桂珍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肾病患者行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肾病患者109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给予单纯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8.1%(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鲲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各4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得以显著改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92%>83.33%)相对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4.67%<20.83%)、复发率(0%<8.33%)、中切全血粘度[(4.98±0.62)mPa?s<(6.02±1.12)mPa?s]、低切全血粘度[(7.04±2.62)mPa?s<(9.27±3.91)mPa?s]及血沉k值[(60.76±3.85)<(80.44±4.28)]相对更低(P<0.05).结论 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可加快慢性盆腔炎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方召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文主要从设备的论证、采购、使用中的质量控制、计量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管理、维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模式,通过我们高效的管理,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率,以便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使用医疗设备各项功能和效益得到大发挥.

    作者:桑红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电磁辐射和微波的生物学效应

    电磁辐射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人们在利用微波及电磁辐射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样关注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现阶段,电磁辐射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关键因素.本文围绕与癌症发生发展的关系、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与生殖障碍的关系、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电磁辐射和微波将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从而加强人们对电磁辐射的了解,尽可能避免其产生危害.

    作者:何微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某院急诊护理人员100名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对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 急诊护理管理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后,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团队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结论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非常明显,促进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飞;王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人文关怀护理在街头首次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街头首次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血站在街头首次无偿献血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采血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并比较两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穿刺疼痛感及献血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和再次献血率高于对照组,穿刺疼痛感和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献血者由于存在恐惧心理,对疼痛感比较敏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较多,而采取全程人文关怀护理能帮助其保持佳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为无偿献血做贡献.

    作者:刘锁涛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运用《内经》理论治疗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型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脊柱、膝、髋等处,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其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后期可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上通过运用《内经》理论对本病早期进行治疗,可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莉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对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狂犬疫苗接种后,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发生疼痛、红肿、瘙痒和硬结现象,发热、乏力症状和眩晕、头痛症状等,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石静;田瑞英;徐群英;李燕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医院药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实践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药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实践效果.方法 我院药房从2015年7月起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同时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精细化管理模式之前作为比较.结果 在本研究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我院门诊药房单方调剂时间明显缩短,单人日调剂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则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药方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晓玲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槐耳颗粒对肝癌栓塞化疗后患者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槐耳颗粒对肝癌栓塞化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44例,依据入院单双号合理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2例.参照组采用栓塞单独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槐耳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0%)低于参照组(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实施栓塞化疗后并配合槐耳颗粒治疗,可使患者免疫功能得以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蕊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探讨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究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作为A组,患有地中海贫血的患者作为B组,各47例;再将我院的健康检测者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液检验对A组与B组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者进行检验,观察并对比三组受试者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A组患者的Hb、RBC、RBC/MCV、MCH水平均低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MCV、RDW高于B组患者;A组与B组的Hb、MCV、MCH指标与对照组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有利于提高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为预后干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应予以推广.

    作者:李姣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产房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临床护理中无法明确的有害因素间接或者直接造成患者伤残以及死亡结果的一种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范围广、复杂以及严重等特点.有效的护理与安全管理可确保母婴的安全,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风险,并采取积极的对策予以防治,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汪霞;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6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