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分析

万一

关键词:CT影像技术,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诊断,研究组采用CT影像技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确诊率为76.47%,对照组确诊率为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股骨头坏死严重程度分级情况虽在I级、II级、III级上未有差异(P>0.05),但I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诊断方式对诊断股骨头坏死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各有检查特点,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诊断,亦或两者联合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目的 对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施加喘可治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结果 两组在经过三周治疗之后,病情都有所好转,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辅以喘可治注射液的方式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俊军;钱静燕;丁奇龙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螺旋CT与MRI诊断乙肝肝硬化性小肝癌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CT和MRI在乙肝肝硬化性小肝癌中的应用,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前来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各52例.研究1组患者采用CT进行治疗,研究2组患者实行MRI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的不同结果.结果 研究两组患者的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的检出率明显优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MRI平扫检查乙肝肝硬化性小肝癌的检查结果显著高于研究1组,两种方法同时运用能提高准确性,因此MRI诊断疗法值得在医学中推广并使用.

    作者:任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无痛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与枸橼酸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2月10日~12月20日在我院行无痛肠镜检查并同时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62例,将其分为M组和N组,各31例.M组静脉注射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丙泊酚2 mg/kg诱导,后以丙泊酚4~6 mg/(kg?h)维持;N组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2 mg/kg诱导,后以丙泊酚4~6 mg/(kg?h)维持.结果 两组各时间段MAP、HR、RR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发生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发生的总例数少于N组(P<0.05),同时,M组中丙泊酚用量及术后30 min疼痛评分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麻醉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少,镇痛作用持久,麻醉效果好.

    作者:白洁;张培龙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血脂异常与乳腺癌的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关联

    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疾病研究的深入,其治疗方案不断扩充,目前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及内分泌治疗等.针对不同表型的乳腺癌患者这些治疗方案的单独或联合应用使得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随着治疗的广泛和长期应用,其不良反应逐渐浮出水面,主要包括血脂异常、骨质疏松、周围神经损伤等慢性副作用,临床上针对后两者普遍存在治疗共识,但对于血脂异常并没有足够重视.因此对血脂异常是否与乳腺癌的复发及远处转移有关联这一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赵杭;邹华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抓阄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配合社区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组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护理后,干预组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刘慧枝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药学理论分析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药学理论.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显著左心功能不全情况,能显著提升患者左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且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毅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评价其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结合肺功能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措施

    目的 研究结合肺功能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6例接受肺功能检查及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措施.持续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调查,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经肺功能检查后,均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8周的综合治疗后,总疗效率为98.48%(65/66),且各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结论 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积极结合肺功能检查,利于病况确诊,更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措施的针对性实施,进一步提高患者疗效.

    作者:宋洁;宋远春;杨忠宝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应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福利院门诊收治的6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3例.参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气促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疗法应用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王庆学;王莉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进展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进展.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多样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对自身病情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自身病情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对自身病情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孙明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处方点评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目的 我院自2011年开始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取得一定成效,进一步验证处方点评制度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6年上半年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不合理处方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有所降低.结论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我院处方质量,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周敬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早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以及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前瞻性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结果 计算后发现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而对照组为87.5%,相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成功后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瘫痪肢体功能康复.

    作者:李秀丽;李相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从高中生角度看牙齿卫生保健及常识

    近年来有很多高中生患有龋齿和缺齿的现象,严重的影响到了健康生活.作为高中生应该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对口腔保健有着重要意义.牙齿卫生对健康非常重要,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方法,把自己的健康放在首位.校医是我们师生的健康守护者,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传播健康知识,更有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作者:段欣彤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风险护理管理在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探析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对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一般组与特殊组,进行区别护理.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性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特殊组患者进行风险护理管理,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经区别护理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区别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特殊均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者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3.03%(特殊组)和18.18%(一般组).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风险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加大对患者的健康保障,值得借鉴.

    作者:宋海玲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在正常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治疗中护理工作下,在传统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治疗后,探究护理工作实践中的应用难题及其相应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一个城市的不同医院的神经内科作为实验基地,并需要对神经内科抑郁患者集中登记备案一大后续实验使用.选取2014年8月~11月于我院进行的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实验患者48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各24例,均为年纪轻的男性患者.A组进行优质的护理工作,B组进行传统护理工作(和其他病症护理工作相仿),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传统药物治疗、医疗护理、症状记录、结果分析等医疗护理工作.结果 通过分别作业,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实验结论出现显著的差异,A组患者通过较为优质的医疗护理工作,精神状态相比于在受治疗之前有明显的改善,表现为愿意主动与人交流,性格较为乐观;而B组患者,相对于A组患者状况就不是那么的乐观,虽然相对治疗之前症状有所改善,但是性格方面还是表现的较为封闭.结论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实验的具体情况,给予优质护理工作极高的重视等级,并正对优质护理工作实施困难这一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当前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丁玉华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随着腹腔镜发展,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治疗中,并在其手术指征不断扩大之下,已经成为妇科疾病主要治疗手段,但相关并发症亦逐渐增多,常影响临床预后,为此本文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予以总结,为进一步改善临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田雪;王虹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对上消化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结果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完全掌握上消化道相关疾病知识的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多,未掌握相关知识的人数较少,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根据评价指标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治愈患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对照组,且治疗无效的患者人数较少,此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四芬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并结合有效的护理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郝洁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消毒供应室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自我和谐的现状调查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自我和谐的现状.方法 选取2017年4月~5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士10例作为研究对象.向消毒供应室护士发放自我概念和自我和谐问卷,当场回收,加以分析统计.比较消毒供应室护士专业自我概念、自我和谐的现状.结果 入选消毒供应室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87.45±9.56)分,自我和谐总分(79.25±7.57)分.结论 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自我和谐居于中等水平,专业自我概念相对积极,积极采取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其自我和谐程度.

    作者:张晓宁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脉血康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60例在我科门诊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脉血康胶囊口服3次/d,4粒/次,瑞舒伐他汀片口服1次/d,1片/次,每晚服,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口服1次/d,1片/次,每晚服,均连服6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6个月,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检查.观察二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二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明显减轻.结论 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有明显抑制组用,两药联合使用的效果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娜;袁世风;韩小雨 刊期: 2017年第6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