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槐耳颗粒对肝癌栓塞化疗后患者的影响探讨

蒋蕊

关键词:槐耳颗粒, 肝癌, 栓塞化疗, 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槐耳颗粒对肝癌栓塞化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44例,依据入院单双号合理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2例.参照组采用栓塞单独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槐耳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0%)低于参照组(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实施栓塞化疗后并配合槐耳颗粒治疗,可使患者免疫功能得以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成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参与我院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案研究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检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患者对检验人员的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医学检验采用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检验人员医疗服务满意度.

    作者:金迪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对上消化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结果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完全掌握上消化道相关疾病知识的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多,未掌握相关知识的人数较少,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根据评价指标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治愈患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对照组,且治疗无效的患者人数较少,此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四芬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应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福利院门诊收治的6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3例.参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气促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疗法应用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王庆学;王莉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槐耳颗粒对肝癌栓塞化疗后患者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槐耳颗粒对肝癌栓塞化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44例,依据入院单双号合理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2例.参照组采用栓塞单独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槐耳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0%)低于参照组(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实施栓塞化疗后并配合槐耳颗粒治疗,可使患者免疫功能得以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蕊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个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并对两组高血压知识掌握率和血压下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组高血压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压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对其身体存在明显的影响,给予健康教育可促进血压下降,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显著控制血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凤娟;赵春梅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随着腹腔镜发展,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治疗中,并在其手术指征不断扩大之下,已经成为妇科疾病主要治疗手段,但相关并发症亦逐渐增多,常影响临床预后,为此本文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予以总结,为进一步改善临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田雪;王虹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并结合有效的护理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郝洁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通过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到我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将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对预后大有帮助,并能降低并发症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琳琳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结果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35±2.05)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43±2.12)d;同时观察组感染率仅为2.94%,对照组感染率则达到2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发现,其能够促进患者及时恢复,提高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减少切口感染事件发生,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杰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干性固定方法在腹腔引流管防脱管中的应用

    总结40例肝硬化腹水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经验,应用干性固定方法进行腹腔引流管固定.本组40例患者均无脱管,并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红侠;陈春红;黄美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不稳定骨盆骨折(IPF)急救处理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在急救治疗过程中对应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0.00%(32/40),低于观察组的100.00%(40/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使用有效急救处理护理配合可有效确保患者急救成功率.

    作者:杜春芳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抗菌药物PK/PD理论与2013年~2016年用药频度排名前十位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依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回顾性分析我院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有效、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本院2013年~2016年用药频度排名前十位注射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药物利用指数(DUI)、排序比、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销售比例以每年(1.37%~2.77%)的幅度递减.有七种药物的排序比接近1(0.5~1.5),同步性良好.结论 我院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孙彬;孙琦;高宇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高尿酸血症的形成机制简述

    高尿酸血症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病,慢性肾病,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人体尿酸主要来自核苷酸分解,并且主要经肾脏排出,分解与排除障碍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作者:韩笑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所接收的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而护理组则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感、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5.00%,常规组是85.00%,护理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疼痛感以及焦虑程度都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以及者焦虑,同时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杨福玉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产房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临床护理中无法明确的有害因素间接或者直接造成患者伤残以及死亡结果的一种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范围广、复杂以及严重等特点.有效的护理与安全管理可确保母婴的安全,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风险,并采取积极的对策予以防治,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汪霞;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宫腔粘连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针对宫腔粘连患者,研究临床疾病手术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导致患者罹患宫腔粘连的危险性因素.方法 选取200例由我院医生确诊及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医生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判断,分析常见的疾病影响因素,及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程度采取手术疗法的有效性.结果 患者出现宫腔粘连的原因较多,主要的因素为人工流产术所致的疾病.所有患者中,轻度宫腔粘连多,且其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中度和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患者在进行人流术时,由于手术操作的力度与器械吸力较大,对子宫内膜造成严重影响,使得子宫壁变薄,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宫腔粘连情况.针对此种疾病,患者需要定期体检,提前发现疾病,尽快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以此促进身体健康.

    作者:阮忠敏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探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六个月后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MHL各项评分基本相同,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都比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比对照组更大.两组的MHL评分都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2.5%,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作者:靳冬华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肾病患者行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肾病患者109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给予单纯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8.1%(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鲲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药品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当前医院药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管理质量不到位、进货渠道不规范、药品定价不一、药品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药品有效期监管不严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更好的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作者:王亚军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运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广泛应用于药品检验中.本文向读者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类和作用,已求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同,广泛应用于药品检验检测中.

    作者:乔桂芳 刊期: 2017年第6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