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PK/PD理论与2013年~2016年用药频度排名前十位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孙彬;孙琦;高宇

关键词:抗菌药物,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依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回顾性分析我院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有效、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本院2013年~2016年用药频度排名前十位注射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药物利用指数(DUI)、排序比、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销售比例以每年(1.37%~2.77%)的幅度递减.有七种药物的排序比接近1(0.5~1.5),同步性良好.结论 我院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抓阄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配合社区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组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护理后,干预组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刘慧枝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实施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07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急救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后发现,研究组抢救时间低于对照组,且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救患者的抢救时间,且抢救成功率较高,在临床急救中广泛应用.

    作者:牛梦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多巴胺及呋噻米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多巴胺及呋噻米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院内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予以对照组患者螺内酯及呋噻米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均为5.26%,两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及呋噻米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天慧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对应急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9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护理1组和护理2组.为便于直观的进行比较研究,护理1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护理2组患者在护理1组的基础上加入应急护理干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后发现,采用应急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应急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也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此种护理形式具有显著的医疗价值,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焦文菊;廖之明;罗燕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文主要从设备的论证、采购、使用中的质量控制、计量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管理、维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模式,通过我们高效的管理,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率,以便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使用医疗设备各项功能和效益得到大发挥.

    作者:桑红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所接收的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而护理组则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感、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5.00%,常规组是85.00%,护理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疼痛感以及焦虑程度都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以及者焦虑,同时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杨福玉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处方点评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目的 我院自2011年开始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取得一定成效,进一步验证处方点评制度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6年上半年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不合理处方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有所降低.结论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我院处方质量,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周敬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血脂异常与乳腺癌的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关联

    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疾病研究的深入,其治疗方案不断扩充,目前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及内分泌治疗等.针对不同表型的乳腺癌患者这些治疗方案的单独或联合应用使得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随着治疗的广泛和长期应用,其不良反应逐渐浮出水面,主要包括血脂异常、骨质疏松、周围神经损伤等慢性副作用,临床上针对后两者普遍存在治疗共识,但对于血脂异常并没有足够重视.因此对血脂异常是否与乳腺癌的复发及远处转移有关联这一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赵杭;邹华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抗菌药物PK/PD理论与2013年~2016年用药频度排名前十位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依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回顾性分析我院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有效、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本院2013年~2016年用药频度排名前十位注射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药物利用指数(DUI)、排序比、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销售比例以每年(1.37%~2.77%)的幅度递减.有七种药物的排序比接近1(0.5~1.5),同步性良好.结论 我院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孙彬;孙琦;高宇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8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研究

    目的 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研究分析两组病患的护理成效和其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综合组病患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改善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不仅能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还能更好的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作者:付宇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探索

    目的 文章主要就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策略进行探索.方法 在本文研究中主要采取文献检索研究方法以及归纳总结法开展探讨.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以及笔者实践可知,通过运用加强健康管理知识的宣传,提升老年人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培养合格的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完善患者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健全健康档案以及及时评估和有效监督等举措能够实现较好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效果.结论 通过在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中运用以下三项策略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效,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华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槐耳颗粒对肝癌栓塞化疗后患者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槐耳颗粒对肝癌栓塞化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44例,依据入院单双号合理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2例.参照组采用栓塞单独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槐耳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0%)低于参照组(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实施栓塞化疗后并配合槐耳颗粒治疗,可使患者免疫功能得以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蕊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肾病患者行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肾病患者109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给予单纯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8.1%(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鲲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我院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13例,经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痊愈10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救治成功率为76.9%,临床效果满意.笔者认为在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中,有效的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对提高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钢;吴乐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两组不同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各120例.给予不同的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管理,并对比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一般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研究组(P<0.05),且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艳芝;陈春梅;马艳萍;银梅;李波;杨玉霞;王丽;钱海波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产房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临床护理中无法明确的有害因素间接或者直接造成患者伤残以及死亡结果的一种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范围广、复杂以及严重等特点.有效的护理与安全管理可确保母婴的安全,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风险,并采取积极的对策予以防治,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汪霞;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比较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95.2%,显著优于比较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8.23±2.5)分、(59.4±5.21)分,显著优于比较组的(13.5±3.4)分、(42.5±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1.9%,显著优于比较组的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涛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宫腔粘连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针对宫腔粘连患者,研究临床疾病手术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导致患者罹患宫腔粘连的危险性因素.方法 选取200例由我院医生确诊及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医生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判断,分析常见的疾病影响因素,及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程度采取手术疗法的有效性.结果 患者出现宫腔粘连的原因较多,主要的因素为人工流产术所致的疾病.所有患者中,轻度宫腔粘连多,且其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中度和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患者在进行人流术时,由于手术操作的力度与器械吸力较大,对子宫内膜造成严重影响,使得子宫壁变薄,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宫腔粘连情况.针对此种疾病,患者需要定期体检,提前发现疾病,尽快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以此促进身体健康.

    作者:阮忠敏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尿结石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尿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诊治的尿结石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24.2±3.6)h,血尿缓解时间为(21.6±3.2)h;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为(70.6±8.9)h,血尿缓解时间为(50.9±5.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诱发因素、症状表现、营养搭配及运动的认知度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结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其症状缓解,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廖敏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无痛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与枸橼酸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2月10日~12月20日在我院行无痛肠镜检查并同时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62例,将其分为M组和N组,各31例.M组静脉注射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丙泊酚2 mg/kg诱导,后以丙泊酚4~6 mg/(kg?h)维持;N组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2 mg/kg诱导,后以丙泊酚4~6 mg/(kg?h)维持.结果 两组各时间段MAP、HR、RR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发生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发生的总例数少于N组(P<0.05),同时,M组中丙泊酚用量及术后30 min疼痛评分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麻醉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少,镇痛作用持久,麻醉效果好.

    作者:白洁;张培龙 刊期: 2017年第6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