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焦文菊;廖之明;罗燕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 应急护理,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 对应急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9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护理1组和护理2组.为便于直观的进行比较研究,护理1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护理2组患者在护理1组的基础上加入应急护理干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后发现,采用应急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应急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也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此种护理形式具有显著的医疗价值,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法对血压进行控制;对照组使用仅硫酸镁对血压进行控制,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相比治疗前都有所下降,将两组在治疗后进行对比,对照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临床效果比只使用硫酸镁更加显著,加大对新生儿健康的改善,在医学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脉血康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60例在我科门诊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脉血康胶囊口服3次/d,4粒/次,瑞舒伐他汀片口服1次/d,1片/次,每晚服,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口服1次/d,1片/次,每晚服,均连服6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6个月,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检查.观察二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二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明显减轻.结论 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有明显抑制组用,两药联合使用的效果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娜;袁世风;韩小雨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80例需要展开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对两组患者声带息肉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声带恢复时间、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声带息肉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声带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声带息肉围患者进行全麻支撑喉镜下的手术治疗时,采用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能够提升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手术成功率的增高.

    作者:王露露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人文关怀护理在街头首次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街头首次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血站在街头首次无偿献血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采血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并比较两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穿刺疼痛感及献血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和再次献血率高于对照组,穿刺疼痛感和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献血者由于存在恐惧心理,对疼痛感比较敏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较多,而采取全程人文关怀护理能帮助其保持佳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为无偿献血做贡献.

    作者:刘锁涛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养阴行血方对视网膜光损伤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养阴行血方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实验周期均为1个月.结果 分别测试视网膜中NF-kB、NOS、Caspase-3的含量,养阴行血方组的含量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养阴行血方对视网膜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郑丽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药品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当前医院药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管理质量不到位、进货渠道不规范、药品定价不一、药品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药品有效期监管不严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更好的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作者:王亚军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对应急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9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护理1组和护理2组.为便于直观的进行比较研究,护理1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护理2组患者在护理1组的基础上加入应急护理干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后发现,采用应急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应急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也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此种护理形式具有显著的医疗价值,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焦文菊;廖之明;罗燕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超声造影在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中的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 对超声造影在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患者各2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瘤样结核组与腹部肿瘤组.对两组患者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瘤样结核组平均年龄及病灶大小均明显低于腹部肿瘤组;瘤样结核组中76.19%的患者腹部瘤样结核边界不清晰,而腹部肿瘤组中71.43%的患者腹部肿瘤边界清晰;瘤样结核组病灶无高增强现象出现,而腹部肿瘤组中52.3.9%的患者病灶均表现为高增强;瘤样结核组病灶大多存在不均匀增强剂环状增强表现,而腹部肿瘤组病灶大多表现为均匀增强与不均匀增强.以上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患者病灶在大小、边界、增强强度与增强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对超声造影在两种病症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罗敏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电磁辐射和微波的生物学效应

    电磁辐射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人们在利用微波及电磁辐射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样关注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现阶段,电磁辐射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关键因素.本文围绕与癌症发生发展的关系、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与生殖障碍的关系、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电磁辐射和微波将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从而加强人们对电磁辐射的了解,尽可能避免其产生危害.

    作者:何微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8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研究

    目的 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研究分析两组病患的护理成效和其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综合组病患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改善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不仅能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还能更好的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作者:付宇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头孢噻肟钠治疗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头孢噻肟钠治疗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7日~2016年1月17日我院收治的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后分析肺炎患者使用该药物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本院50例肺炎患者采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00%(其中显效28例,占总例数的56.00%;有效21例,占总例数的42.00%;无效1例,占总例数的2.00%).本院50例肺炎患者采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其中恶心发生1例,占比2.00%,未发生呕吐及头晕现象.结论 采用头孢噻肟钠治疗肺炎患者,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

    作者:喻血龙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对上消化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结果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完全掌握上消化道相关疾病知识的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多,未掌握相关知识的人数较少,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根据评价指标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治愈患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对照组,且治疗无效的患者人数较少,此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四芬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秋水仙碱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秋水仙碱、非布司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社区医院收治的5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25例.常规组应用秋水仙碱联合别嘌醇治疗,实验组应用秋水仙碱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实验组血尿酸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急性痛风发生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应用秋水仙碱、非布司他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凌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高尿酸血症的形成机制简述

    高尿酸血症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病,慢性肾病,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人体尿酸主要来自核苷酸分解,并且主要经肾脏排出,分解与排除障碍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作者:韩笑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医院药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实践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药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实践效果.方法 我院药房从2015年7月起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同时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精细化管理模式之前作为比较.结果 在本研究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我院门诊药房单方调剂时间明显缩短,单人日调剂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则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药方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晓玲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转化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发展分析

    当前,转化医学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快速发展,尽管我国起步较晚,然而却获得了许多进展,而且创建了一些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这为我国中医药转化医学的研究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在此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缺乏创新能力、人才比较匮乏等,于是就会阻碍其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本文即对转化医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谢梁震;刘松江;王桂媛;赵楠;杨雪;李妍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探索

    目的 文章主要就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策略进行探索.方法 在本文研究中主要采取文献检索研究方法以及归纳总结法开展探讨.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以及笔者实践可知,通过运用加强健康管理知识的宣传,提升老年人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培养合格的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完善患者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健全健康档案以及及时评估和有效监督等举措能够实现较好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效果.结论 通过在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中运用以下三项策略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效,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华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疼痛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临床价值,并对其术后疼痛的改善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参照组运用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运用疼痛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判定.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护理后,比对24 h、48 h的VAS评分,研究组改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可以使术后疼痛和腰背下肢功能得以改善,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王雪蓉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对质量控制在实施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血液净化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质量控制.对两组患者的质量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血液净化护理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使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得到有效改善,并且保证消毒检测率达到标准.

    作者:袁艳波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风险护理管理在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探析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对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一般组与特殊组,进行区别护理.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性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特殊组患者进行风险护理管理,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经区别护理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区别护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特殊均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者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3.03%(特殊组)和18.18%(一般组).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成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风险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加大对患者的健康保障,值得借鉴.

    作者:宋海玲 刊期: 2017年第6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