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药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实践分析

魏晓玲

关键词:医院, 药房管理, 精细化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药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实践效果.方法 我院药房从2015年7月起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同时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精细化管理模式之前作为比较.结果 在本研究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我院门诊药房单方调剂时间明显缩短,单人日调剂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则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药方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内经》理论治疗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型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脊柱、膝、髋等处,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其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后期可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上通过运用《内经》理论对本病早期进行治疗,可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莉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探讨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究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作为A组,患有地中海贫血的患者作为B组,各47例;再将我院的健康检测者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液检验对A组与B组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者进行检验,观察并对比三组受试者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A组患者的Hb、RBC、RBC/MCV、MCH水平均低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MCV、RDW高于B组患者;A组与B组的Hb、MCV、MCH指标与对照组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有利于提高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为预后干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应予以推广.

    作者:李姣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探索

    目的 文章主要就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策略进行探索.方法 在本文研究中主要采取文献检索研究方法以及归纳总结法开展探讨.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以及笔者实践可知,通过运用加强健康管理知识的宣传,提升老年人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培养合格的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完善患者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健全健康档案以及及时评估和有效监督等举措能够实现较好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效果.结论 通过在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化中运用以下三项策略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效,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华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并结合有效的护理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郝洁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诊断,研究组采用CT影像技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确诊率为76.47%,对照组确诊率为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股骨头坏死严重程度分级情况虽在I级、II级、III级上未有差异(P>0.05),但I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诊断方式对诊断股骨头坏死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各有检查特点,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诊断,亦或两者联合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万一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比较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95.2%,显著优于比较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8.23±2.5)分、(59.4±5.21)分,显著优于比较组的(13.5±3.4)分、(42.5±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1.9%,显著优于比较组的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涛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两组不同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各120例.给予不同的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管理,并对比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一般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研究组(P<0.05),且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艳芝;陈春梅;马艳萍;银梅;李波;杨玉霞;王丽;钱海波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干性固定方法在腹腔引流管防脱管中的应用

    总结40例肝硬化腹水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经验,应用干性固定方法进行腹腔引流管固定.本组40例患者均无脱管,并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红侠;陈春红;黄美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抗菌药物PK/PD理论与2013年~2016年用药频度排名前十位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依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回顾性分析我院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有效、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本院2013年~2016年用药频度排名前十位注射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药物利用指数(DUI)、排序比、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销售比例以每年(1.37%~2.77%)的幅度递减.有七种药物的排序比接近1(0.5~1.5),同步性良好.结论 我院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孙彬;孙琦;高宇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就诊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外科护理中行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孟凡芹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成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参与我院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案研究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检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患者对检验人员的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医学检验采用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检验人员医疗服务满意度.

    作者:金迪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急性脑梗死给予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2016年8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接受依达拉奉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患者评分改善情况更加良好,且有着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施以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恢复患者受损神经.

    作者:单鹏;寻玉君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结果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35±2.05)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43±2.12)d;同时观察组感染率仅为2.94%,对照组感染率则达到2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发现,其能够促进患者及时恢复,提高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减少切口感染事件发生,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杰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不稳定骨盆骨折(IPF)急救处理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在急救治疗过程中对应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0.00%(32/40),低于观察组的100.00%(40/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使用有效急救处理护理配合可有效确保患者急救成功率.

    作者:杜春芳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某院急诊护理人员100名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对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 急诊护理管理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后,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团队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结论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非常明显,促进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飞;王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将其分为传统组(n=45,传统基础治疗)和吸入组(n=45,传统基础治疗+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分析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 吸入组退热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较优.

    作者:张春平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我院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13例,经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痊愈10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救治成功率为76.9%,临床效果满意.笔者认为在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中,有效的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对提高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钢;吴乐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目的 对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施加喘可治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结果 两组在经过三周治疗之后,病情都有所好转,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辅以喘可治注射液的方式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俊军;钱静燕;丁奇龙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术的护理进展

    目的 总结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术护理方面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方法 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术护理方面所对应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结果 导致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困难的原因包括生理解剖结构特殊性、患者自身配合度与依从性不足、护理人员缺乏操作技巧与经验这三个方面.为尽可能提高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一次性成功率,要求护理人员做好插管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呼吸道干预,以及对胃管的护理这几个方面工作.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术属于侵入性操作,具有一定风险.护理人员必须在做好插管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呼吸道干预以及对胃管的护理,以尽可能改善患者对胃管置入操作的配合度与依从性,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大限度提高胃管一次性置入成功率.

    作者:曾德兰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对手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手术整个过程,给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到治疗结束的一个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康复有关键性的作用,更让患者认识到手术治疗的目的,消除其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精心护理,使患者减少或减轻痛苦,早日康复.本文就肾上腺肿瘤患者的术前护理、并发症处理和护理及术后护理做出分析.

    作者:范铃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