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王鲲

关键词:厄贝沙坦, 氨氯地平,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
摘要: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肾病患者行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肾病患者109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给予单纯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8.1%(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 探讨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B超诊断,在行B超诊断之后,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对其行B超检查的结果和行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B超检查后,有27例患者被确诊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其B超检查的特异度为66.67%(6/9),敏感度为91.30%(21/23),准确度为84.38%(27/32).B超检验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行B超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桂珍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个性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本文通过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得出结论:良好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将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同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韦树梅;李巧艺;涂鸿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脉血康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60例在我科门诊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脉血康胶囊口服3次/d,4粒/次,瑞舒伐他汀片口服1次/d,1片/次,每晚服,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口服1次/d,1片/次,每晚服,均连服6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6个月,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检查.观察二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二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明显减轻.结论 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有明显抑制组用,两药联合使用的效果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娜;袁世风;韩小雨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对上消化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结果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完全掌握上消化道相关疾病知识的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多,未掌握相关知识的人数较少,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根据评价指标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治愈患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对照组,且治疗无效的患者人数较少,此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四芬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抗菌药物PK/PD理论与2013年~2016年用药频度排名前十位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依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回顾性分析我院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有效、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本院2013年~2016年用药频度排名前十位注射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药物利用指数(DUI)、排序比、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销售比例以每年(1.37%~2.77%)的幅度递减.有七种药物的排序比接近1(0.5~1.5),同步性良好.结论 我院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孙彬;孙琦;高宇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在正常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治疗中护理工作下,在传统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治疗后,探究护理工作实践中的应用难题及其相应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一个城市的不同医院的神经内科作为实验基地,并需要对神经内科抑郁患者集中登记备案一大后续实验使用.选取2014年8月~11月于我院进行的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实验患者48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各24例,均为年纪轻的男性患者.A组进行优质的护理工作,B组进行传统护理工作(和其他病症护理工作相仿),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传统药物治疗、医疗护理、症状记录、结果分析等医疗护理工作.结果 通过分别作业,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实验结论出现显著的差异,A组患者通过较为优质的医疗护理工作,精神状态相比于在受治疗之前有明显的改善,表现为愿意主动与人交流,性格较为乐观;而B组患者,相对于A组患者状况就不是那么的乐观,虽然相对治疗之前症状有所改善,但是性格方面还是表现的较为封闭.结论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实验的具体情况,给予优质护理工作极高的重视等级,并正对优质护理工作实施困难这一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当前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丁玉华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对应急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9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护理1组和护理2组.为便于直观的进行比较研究,护理1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护理2组患者在护理1组的基础上加入应急护理干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后发现,采用应急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应急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也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此种护理形式具有显著的医疗价值,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焦文菊;廖之明;罗燕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随着腹腔镜发展,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治疗中,并在其手术指征不断扩大之下,已经成为妇科疾病主要治疗手段,但相关并发症亦逐渐增多,常影响临床预后,为此本文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予以总结,为进一步改善临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田雪;王虹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产房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临床护理中无法明确的有害因素间接或者直接造成患者伤残以及死亡结果的一种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范围广、复杂以及严重等特点.有效的护理与安全管理可确保母婴的安全,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风险,并采取积极的对策予以防治,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汪霞;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个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并对两组高血压知识掌握率和血压下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组高血压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压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对其身体存在明显的影响,给予健康教育可促进血压下降,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显著控制血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凤娟;赵春梅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疼痛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临床价值,并对其术后疼痛的改善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参照组运用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运用疼痛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判定.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护理后,比对24 h、48 h的VAS评分,研究组改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可以使术后疼痛和腰背下肢功能得以改善,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王雪蓉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胃肠外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Ⅰ组(常规护理)与Ⅱ组(循证护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现象.结果 Ⅱ组非计划性拔管与脱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运用在胃肠外科护理中有利于避免脱管和非计划性拔管机率,保障护理效果.

    作者:涂凤真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成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参与我院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案研究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检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患者对检验人员的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医学检验采用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检验人员医疗服务满意度.

    作者:金迪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法对血压进行控制;对照组使用仅硫酸镁对血压进行控制,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相比治疗前都有所下降,将两组在治疗后进行对比,对照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临床效果比只使用硫酸镁更加显著,加大对新生儿健康的改善,在医学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初探中医妇科疾病的整体与局部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来说,在中医的角度上看产生妇科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整体失调,导致冲、任、督带和胞脉失调,从而来发生经、带、胎等各种杂病.对于妇科疾病来看,这些病症虽然表现在局部,然而实际的根源却是产生在整体.本文主要是对中医妇科病的整体与局部治疗进行了分析语探讨,结合相关案例进行了阐述.

    作者:于淼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率的策略研究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0例,记录患者既往病史、下肢症状等情况,并实施静脉超声检查,对住院患者行D-二聚体检测.结果 53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479例患者在首次超声检查中被发现.结论 为治疗疾病提供确切的治疗方案及提供确切的超声表现;另外还应该调整D-二聚体的临界值及优化诊断流程使得患者获得更快捷的治疗.

    作者:郑晓辉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秋水仙碱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秋水仙碱、非布司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社区医院收治的5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25例.常规组应用秋水仙碱联合别嘌醇治疗,实验组应用秋水仙碱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实验组血尿酸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急性痛风发生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应用秋水仙碱、非布司他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凌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药品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当前医院药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管理质量不到位、进货渠道不规范、药品定价不一、药品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药品有效期监管不严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更好的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作者:王亚军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实施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07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急救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后发现,研究组抢救时间低于对照组,且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救患者的抢救时间,且抢救成功率较高,在临床急救中广泛应用.

    作者:牛梦 刊期: 2017年第63期

  • 浅谈人文关怀护理在街头首次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街头首次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血站在街头首次无偿献血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采血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并比较两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穿刺疼痛感及献血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和再次献血率高于对照组,穿刺疼痛感和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献血者由于存在恐惧心理,对疼痛感比较敏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较多,而采取全程人文关怀护理能帮助其保持佳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为无偿献血做贡献.

    作者:刘锁涛 刊期: 2017年第6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