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突发神经性聋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艳

关键词:高压氧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 治疗, 突发神经性聋,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对高压氧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突发神经性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之间88例我院突发神经性聋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全部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并且分别采用高压氧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43例,治疗有效率为97.7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38例,治疗有效率为86.36%,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压氧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突发神经性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报考军校和国防生学生鼻科常见疾病初步调查

    对2015、2016年参加甘肃省军校及国防生招生体检的高中毕业生鼻科常见疾病检出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均较高,作者认为应加强鼻科疾病的宣传、预防和早期治疗以提高鼻健康水平.

    作者:裴文艳;严欣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概述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具有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极强的专属性等特点,和应用范围广、可提供结构信息等优势.本文对HPLC-MS联用技术的发展近况作简单介绍,并对HPLC-MS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领域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殷海霞;王宝春;马亚娟;平欲晖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针对生化检验在诊断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的临床效果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016年所接受的该类治疗和体检的患者中随机挑选80例,并且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对比组(A组)和观察组(B组).其中,A组为体检指标为健康的人群,B组患者为肝硬化患者,对两个试验组进行生化检验治疗法.结果 本次研究中,B组在检测过程中的清蛋白、总蛋白(由清蛋白和球蛋白组成)的指标均要A组患者低,B组患者在检测丙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TP)、胆红素(胆色素)、谷丙转肽酶指标要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测,为后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玉晗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清咽饮代茶饮治疗慢性咽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清咽饮的疗效效果,并对其治疗慢性咽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50例,盲选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治疗.另25例采用清咽饮治疗,作为研究组.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间的差异性进行比对.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可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8.00%(7/25)高于对照组的88.00%(2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运用清咽饮代茶饮治疗慢性咽炎患者,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赵艳华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浅谈护理专业学生实践学习措施与建议

    众所周知,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实践技能.本文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努力探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指导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作者:贾海云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初探高校急救技能培训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校的医疗急救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对突发事件和防灾避险的自救和急救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为了有效提高高校广大师生的自救互救水平,为了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高校的急救技能水平.就是要对在校的大学生和教师进行相关的应急救援的培训,组织急救技能知识和实际操作演练的训练,并对训练的结果进行考核.从而有效的提高高校的整体急救技能的水平.

    作者:赵丽明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护理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

    目的 分析护理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门诊注射室收治的患者分100例为甲组、乙组,各50例甲组不展开护理沟通,乙组配合全面的护理沟通,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是(82.8±1.6)分,低于乙组的(98.8±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重视沟通技巧,并是不是全面的护理沟通,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金香兰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像学功能评价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成像及评价技术越来越多,例如有创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无创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但是缺陷是不能对狭窄进行功能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功能改变的程度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血运重建,而冠状动脉的狭窄与心肌功能的相关性较差,为了给予临床更好的治疗依据,心肌功能的影像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黄晓姗;孙艳秋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究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小鼠30只,将其分为健康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和小檗碱治疗组,每组小鼠的数量为10只.建模成功后,对健康组和2型糖尿病组的小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的方法,对小檗碱治疗组采用小檗碱灌胃的方法,于两周后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和快速细菌鉴定法对各组小鼠的粪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健康组和小檗碱治疗组小鼠的粪便菌群数差异不大,健康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与小檗碱治疗组的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小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小鼠的肠道菌群环境.

    作者:顾融融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奥曲肽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 UGIH)是急诊中入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对于UGIH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的研究中,选取了于我院就诊的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键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3例服用祖卡木颗粒致使尿吗啡测定阳性的病例分析

    为了保证入编公务员特殊岗位的质量,2017年将尿吗啡检测纳入体格检查必测项目.其阳性结果往往表示判断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的依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3例检测者并无吸毒史,但尿吗啡检测显示阳性结果,经调查这3例检测人员均在服用祖卡木颗粒期间.

    作者:陈艳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苯巴比妥治疗,研究组采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 h、12 h、24 h时的惊厥控制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6 h、12 h、24 h的惊厥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小儿热性惊厥采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惊厥症状,且能有效降低病症的复发率.

    作者:王培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中药饮片发展现状及质量管量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针对于中医防病治病而言,中药是非常重要的武器.在中医临床上,应用的物质基础就是中药饮片,对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具有保障的作用.但是,中药饮片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给中药饮片的良性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工业生产和安全用药也具有很大的隐患.

    作者:史达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浅谈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体会

    目的 总结了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法 包括科室岗前教育,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临床培训和重视教学,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加强沟通能力等方法对实习生进行临床带教.结果 学生在出科时儿科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和专科理论知识及整体素质有所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梯队建设,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带教效果.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使儿科护理的临床带教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张燕;王祎;李淑芳;何瑛;李娟;包金喜;张丽娟;高虹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五苓散加减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41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五苓散加减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1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20例,参照组患者21例,两组患者均运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运用五苓散加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和ALT与AST水平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参照组,并且ALT和AST水平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苓散加减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会玲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分析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分析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后,选择46例于2010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3例患者,观察组2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指标为患者的身体质量、社会适应情况、心理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影响的因素较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症临床疗效较好,可以进行推广研究.

    作者:张乘云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及优越性分析

    目的 解析丙种球蛋白与地塞米松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患儿临床治疗期间联合应用效果,验证其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患儿8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丙种球蛋白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与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类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与地塞米松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患儿临床治疗期间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类临床症状,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在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疾病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普及与推广价值.

    作者:陈勇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乳腺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随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此同时对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后与石蜡病理组织学进行比对.结果 经分析后可知,患者的肿瘤组织疾病等级越高,会提升冰冻诊断符合率,肿块直径明显变化,也会提升符合率.另外,切片流程越精准,且病灶组织染色资料具有较高的清晰度也会提升符合率.后将冰冻病理诊断结果和石蜡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前者准确性比例可达99%.结论 虽然冰冻病理可以将乳腺癌疾病程度进行判断,但是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使诊断准确性进行显著提升.

    作者:张东英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99mTc-MDP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鉴别脊柱良、 恶性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99mTc-MDP全身平面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对39例患者的62个脊柱病灶行99mTc-MDP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全部病灶均以病理或6个月以上的影像学随访结果作为终诊断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比99mTc-MDP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以及局部显像的效能.结果 SPECT/CT可以把断层脊柱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良好的显示出来,且结果均显著高于99mTc-MDP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组(P<0.01).前者各项值分别为:93.1%、90.9%,84.0%、90.0%、93.4%;后者各项值分别为82.8%、69.7%、52.5%、70.6%、82.1%.结论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脊柱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虞翌;夏亮;陆涤宇 刊期: 2017年第61期

  • 在医院药学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探索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PDCA循环在医院要血管理中的应用探究,发现PDCA循环在医院药学管理效率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高更高质量的医学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结论显示PDCA循环在医院药学管理中具有非常卓著的效果,对医药管理者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作者:李清桂 刊期: 2017年第61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