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勤;高晓波;崔利军;杨静
目的 针对临床麻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体会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50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能够对脑血流量、脑代谢产生降低作用以及对心血管抑制作用较为轻微的药物.结果 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全体患者均能够维持良好的循环,始终处于安静的状态,未发生由于麻醉原因而导致死亡的状况.结论 在针对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运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开展容量治疗,对血压进行实时的监控,将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阿达莱提·纳迪尔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时使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的效果.方法 收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共82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阿奇霉素,观察组联合布地奈德,将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症状,恢复其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花;乌音吐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并总结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探究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分别使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和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持续14天,对14天的治疗和结果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分析两组畸形脑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从中总结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经过为期14天的治疗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率分别为95.8%和83.3%,观察组患者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治疗组血清含量较对照组高,治疗血清MDA含量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数据存在差异,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在临床上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张峰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观察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器械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6年4月~2017年3月选取的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案的80份资料设为研究组,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案的80份资料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灭菌物品、手术器械包装、除锈及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CSSD手术室器械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手术室器械感染,进而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邓宝文;王瑞娟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应用特定因子诱导猪胎儿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多能性细胞.方法 应用经典的Yamanaka方法,诱导猪胎儿成纤维细胞重编程,创建形态以及特征与猪上胚层细胞来源相似的猪多能性细胞(pig induced pluripotent cells,piPCs).结果应用特定因子诱导猪胎儿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piPCs.该细胞AKP染色阳性;体外长期传代都保持正常的染色体核型.结论 成功的应用特定因子诱导猪胎儿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猪多能性细胞.
作者:李雪;王玉阁;文丽波;王滨;姚宏波;赵堃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分析比较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3例)接受腹腔镜治疗手术,对照组(32例)接受开腹治疗手术,比较2组患者在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术后的平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3年后的2组患者的局部发生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术后的平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8.4±8.8mL、3.0±0.3d、10.8±2.5d、9.1%;141.6±9.7mL、5.1±0.6d、16.8±3.4d、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的局部发生率、远处转移率、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12.1%、30.3%;12.5%、21.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治疗直肠癌能够降低患者出血量,减少排气及住院时间,由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曾昊;袁波;何茂梁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布地奈德,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斯特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状况以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肺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6.74%),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显著,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全伟欣;杨延彬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使用瑞格列奈和格列齐特的效果.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248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124例)和观察组(12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格列齐特,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瑞格列奈,将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更优,P均<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瑞格列奈的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疆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探讨中长链丙泊酚辅助腰麻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66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儿行常规腰麻,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丙泊酚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长链丙泊酚辅助腰麻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念玫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对比华蟾素和传统西药治疗口腔癌的疼痛缓解差异,对两种治疗方式的镇痛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总体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口腔癌病人88例,并分为两组,研究组使用华蟾素胶囊,对照组使用硫磺吗啡,对比两组的KPS和NRS评分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对疼痛缓释率进行统计,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细致分析,对华蟾素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性研究.结果 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有所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RS评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更为明显,研究组治疗后NRS评分为(3.12±0.23)低于对照组的(5.01±0.30),P<0.05;研究组的总缓释率为95.45%远远大于对照组的84.09%,P<0.05,其中研究组的CR为63.63%,远远高于后者的36.3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分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是研究组评分更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语言能力、工作、生活乐趣、情绪、日常生活和独立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3.53±0.63)、(3.10±0.72)、(3.01±0.65)、(3.20±0.62)、(2.90±0.45)、(3.50±0.72)、(3.22±0.61),评分均小于4,因癌痛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华蟾素具有迅速止痛的疗效,安全有效,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癌痛的缓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毅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舒利迭治疗的效果以及临床指标进行研究观察.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舒利迭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米克令舒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舒利迭进行治疗后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程传红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和宫缩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产后出血患者给予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能够有效提升疗效,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潘素贤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先对其进行B型超声检查,再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 B型超声共检查出病灶54个,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型者41个,低回声型者9个,混合型回声4个.诊断为肝血管瘤者35例,诊断符合率为74.47%(35/47),余者12例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误诊率为25.53%(12/47).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查出病灶59个,诊断为肝血管瘤者44例,检出率为93.62%(44/47),余者3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癌,误诊率6.38%(3/47).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显著高于B型超声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血管瘤中检出率高,且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性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晶;杨晓飞;倪春苗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探讨研究前列地尔联合注射用腺苷钴胺治疗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78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联合使用前列地尔与注射用腺苷钴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59.55%,显著优于对照组4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中低频型与平坦型患者有效率较高,分别为93.75%、92.86%,其次为高频型(29.73%),全聋型(12.50%)差,平坦型、低频型、高频型和全聋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注射用腺苷钴胺治疗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效果较好,且以低频型和平坦型患者的疗效佳.
作者:王心悦;邓学倩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研究分析盐酸异丙嗪与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诊眩晕症患者146例,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使用血塞通,治疗组给予盐酸异丙嗪与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使用,比较两组各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耳聋耳鸣(2.21±1.13)d、出汗(3.15±0.73)d、眩晕(3.19±0.55)d以及恶心呕吐(1.27±0.31)d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9%低于对照组的3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异丙嗪与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服用治疗急诊眩晕症,既可加快各不良症状的改善,且明显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兆军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分析在喉显微手术麻醉中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麻醉科收治的需行喉显微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式,观察组在常规麻醉前预注右旋美托咪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T0~T3HR及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丙泊酚用量为(127.6±15.2)mg,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45.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喉显微手术麻醉中预注右旋美托咪啶临床效果优良,可明显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军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探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15例手足口病患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应用注射用炎琥宁治疗,观察组应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比对照组77.19%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邱静 刊期: 2017年第42期
放射科室的所有工作技术和诊断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放射科室例需要良好的放射技术为医生诊断提供优质的影响,医生能因此作出为正确和科学的影像学结论.另一方面,影像诊断能够对医师起到指导作用,对技术起到监督作用并对其有提高、进步的功能.以上学习都需要以现代化放射质量控制来实现.本文就放射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质量控制的体会展开讨论.
作者:陈曦;李聪聪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探析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儿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作甲组与乙组各30例.对甲组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乙组则于甲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分析可见,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呈80.00%和96.67%,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优,数据比较得P<0.05,说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作治疗时,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可显著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可见其用药方案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正斯 刊期: 2017年第42期
目的 研究肌骨超声评估与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自身抗体及临床评估之间的关系,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完善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体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5例,结合患者关节疼痛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类风湿关节(RA)炎关节痛组30例、RA无关节痛组15例.利用肌骨超声对患者各关节处的积液情况、滑膜增生情况、骨侵蚀情况以及腱鞘炎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结合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肌骨超声评分与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CCP)、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DAS28评分等指标存在相关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关节受累频率低的为膝关节,其次为近端指间关节,再次为掌指关节,受累频率高的为腕关节.结论 利用肌骨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评估具有较好的效果,既能保证评估过程的安全性和无创性,又能降低患者的诊疗成本.肌骨超声评分与患者自身抗体在指尖存在正相关关系,能够准确的评估患者的各项指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石云 刊期: 2017年第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