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梅花;乌音吐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布地奈德, 阿奇霉素,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时使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的效果.方法 收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共82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阿奇霉素,观察组联合布地奈德,将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症状,恢复其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肌骨超声评估与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自身抗体及临床评估之间的关系,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完善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体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5例,结合患者关节疼痛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类风湿关节(RA)炎关节痛组30例、RA无关节痛组15例.利用肌骨超声对患者各关节处的积液情况、滑膜增生情况、骨侵蚀情况以及腱鞘炎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结合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肌骨超声评分与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CCP)、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DAS28评分等指标存在相关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关节受累频率低的为膝关节,其次为近端指间关节,再次为掌指关节,受累频率高的为腕关节.结论 利用肌骨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评估具有较好的效果,既能保证评估过程的安全性和无创性,又能降低患者的诊疗成本.肌骨超声评分与患者自身抗体在指尖存在正相关关系,能够准确的评估患者的各项指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石云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超声诊断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价值

    目的 研究并探讨超声诊断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共120例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儿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其淋巴结分布及其他声像图特点,分析超声对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结果.结果120例患儿在超声图像中均可见肿大淋巴结,经测量,淋巴结的长径为0.9~2.6 cm,短径为0.4~1.2 cm,主要包括炎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核、淋巴瘤,分别有100例、15例、5例.结论超声检查可对小儿腹腔内肿大淋巴结予以有效检出,可通过分析患儿的肿大淋巴结分布情况和声像图特点,对各类腹腔淋巴结肿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谈贞岚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信息化对手术室护理记录的支撑作用探讨

    目的 分析信息化对手术室护理记录的支撑作用.方法 分析84例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情况,由责任护理人员分别完成患者的手写护理记录、电子护理记录;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记录状况调查,对比两组护理记录的科学性、专科性、实用性及完整性,综合评价信息化对手术室护理记录的支撑作用,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电子护理记录的科学性、专科性、实用性及完整性占比均显著大于手写护理记录;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子护理记录的工作负担评分显著低于手写护理记录,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手写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显著短于手写护理记录;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信息化对手术室护理记录的支撑作用显著,进一步体现护理的科学性、专科性、实用性及完整性,缩短手术室护理记录的书写时间,减轻工作负担,提同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朱敏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观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20例)、乙组(n=30例),给予甲组患儿常规治疗,乙组患儿则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乙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甲组,且临床总有效率(96.67%)也明显高于甲组(75.00%),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儿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刘福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加强疫苗管理的实践途径分析与研究

    当前,疫苗是疾病防治过程中为重要与特殊的药物之一.加强疫苗管理,提高疫苗管理工作水平是目前临床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的一项课题.本文即从疫苗管理实践的角度着手,分析加强疫苗管理水平的相关实践途径,望能够不断改进疫苗管理质量,保障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

    作者:林冬梅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 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

    目的 探析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儿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作甲组与乙组各30例.对甲组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乙组则于甲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分析可见,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呈80.00%和96.67%,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优,数据比较得P<0.05,说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作治疗时,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可显著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可见其用药方案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正斯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我院2016年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门诊对中成药合理使用的情况.方法 我院2016年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806张处方,对所选处方进行合理性点评分析.结果 随机抽取的2806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总共140张,占4.98%;其中用药不合理处方100张,占不合理处方71.43%,超常处方11张,占不合理处方7.86%,不规范处方29张,占不合理处方20.71%.结论 中成药在使用时,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医务人员应进一步学习,做到辨证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症;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患者临床表现合理用药.同时医院应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有效避免不合理处方的产生.

    作者:李久锋;李杰;张金良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时使用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的效果.方法 收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共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硝苯地平,观察组联合硫酸镁.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

    作者:刘珍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现状与研究

    骨科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对骨科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骨科康复训练护理在临床得到了显著发展,在康复医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通过阐述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发展现状,将进一步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旨在提高骨科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项华春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中治疗体会

    目的 探究并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中的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34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手术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100.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具有优良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苏志勤;高晓波;崔利军;杨静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探讨经腹部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经腹部超声诊断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6例为研究组,育龄不孕女性46例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超声显示结果与对照组有明显信号差异.两组患者的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VI)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V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能很好的显示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和女性卵巢情况,能反应较为客观的诊断信息.

    作者:高峻岭;玉素甫江·吾布力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15例手足口病患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应用注射用炎琥宁治疗,观察组应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比对照组77.19%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邱静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盐酸异丙嗪与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诊眩晕症患者146例,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使用血塞通,治疗组给予盐酸异丙嗪与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使用,比较两组各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耳聋耳鸣(2.21±1.13)d、出汗(3.15±0.73)d、眩晕(3.19±0.55)d以及恶心呕吐(1.27±0.31)d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9%低于对照组的3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异丙嗪与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服用治疗急诊眩晕症,既可加快各不良症状的改善,且明显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兆军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衰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给予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衰,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治疗心衰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耀武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于收治的68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盲选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芪胶升白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4.12%,明显要比对照组的67.65%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白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水平均有所改善,便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取芪胶升白胶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刘才;李智芬;朱惠琼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放射技术在放射科的重要性及现代影像质量控制体会

    放射科室的所有工作技术和诊断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放射科室例需要良好的放射技术为医生诊断提供优质的影响,医生能因此作出为正确和科学的影像学结论.另一方面,影像诊断能够对医师起到指导作用,对技术起到监督作用并对其有提高、进步的功能.以上学习都需要以现代化放射质量控制来实现.本文就放射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质量控制的体会展开讨论.

    作者:陈曦;李聪聪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X线诊断分析

    目的 讨论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X线特点.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患儿因外伤第一次X线平片发现骨折的X线和CT资料,分析复查前后肘关节的骨质变化.根据回访结果分为隐匿性骨折组和无骨折组,分析两组隐匿性骨折的发生率以及隐匿性骨折的x线征象.结果 56例患儿经过随访以后发现有明确诊断的为52例,其中20例脂肪垫征呈阴性且均未发现骨折,32例脂肪垫征呈阳性,其中18例出现隐匿性骨折(56.25%),14例未发现骨折.脂肪垫征呈阳性患者的隐匿性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脂肪垫征呈阴性的患者.结论 针对于隐匿性肘关节骨折的儿童,经过X线检查中经常发现脂肪垫征阳性,对于诊断具有参考意义,同时骨皮质棘状、丘状凸起,骨小梁出现中断或者紊乱,皮质凹陷征象以及肱骨前线阳性也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一种国产丙肝抗体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通过与核酸检测(NAT)以及一种基于间接法免疫检测原理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相比较,评估另一种基于双抗原夹心法免疫检测原理的ELISA试剂在献血者丙肝检测方面的表现.方法 用NAT和两种免疫检测原理的ELISA试剂分别对39976份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平行检测,并采用丙肝病毒抗体重组免疫印迹(HCV RIBA)试剂进行补充实验,分析比较结果.结果在检测HCV Ab上,夹心法原理ELISA试剂特异性优于间接法原理ELISA试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与NA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夹心法原理ELISA试剂与NAT结合应用于献血者丙肝病毒筛查,可以有效减少漏检和降低由假反应性造成的血液报废.

    作者:范加诚;华玉娟;苏涛;范风涛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并总结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探究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分别使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和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持续14天,对14天的治疗和结果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分析两组畸形脑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从中总结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经过为期14天的治疗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率分别为95.8%和83.3%,观察组患者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治疗组血清含量较对照组高,治疗血清MDA含量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数据存在差异,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在临床上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张峰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所产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霉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在红霉素序贯疗法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之后,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在不良反应方便,观察组也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延彬;全伟欣 刊期: 2017年第4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